06.24 乾旱致蟲鼠攻佔內蒙古草原 損失6個億


由於前期氣候乾旱,今夏內蒙古草原鼠蟲害提早發生。目前,全區草原鼠害危害面積達6132.4萬畝,草原蟲害危害面積達4244.4萬畝,均較去年有所增加。特別是中西部部分地區蟲鼠危害密度大、危害區域形成大面積連片危害的現狀,各相關部門已採取多種辦法進行防治。預計未來三天,中西部以晴到多雲為主,氣溫適宜,天氣條件對開展滅蟲鼠活動有利。建議相關部門加強草原生態監測及草原蟲鼠害防治。

乾旱致蟲鼠攻佔內蒙古草原 損失6個億

近日,內蒙古二連浩特市氣象局工作人員進行了拉網式滅鼠活動。圖為向鼠洞投放煙炮。(程有英 攝)

6月中下旬以來,內蒙古高溫少雨,旱情進一步發展,據內蒙古生態與農業氣象中心資料顯示,截至6月25日,全區牧區發生乾旱面積38.3萬平方公里,佔牧區總面積的63.6%。其中,特旱面積7.3萬平方公里,重旱面積10.6萬平方公里,中旱面積14.9萬平方公里,輕旱面積5.6萬平方公里,分別佔牧區總面積的12.1%、17.6%、24.7%、9.3%。

由於旱情嚴重,全區草原鼠蟲害偏早發生。據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廳消息,截至目前,全區草原鼠害危害面積達6132.4萬畝,草原蟲害危害面積達4244.4萬畝,分別較去年同期增加312.0萬畝和1855.4萬畝,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等地鼢鼠危害嚴重,錫林郭勒盟等地布氏田鼠危害嚴重。乾旱引發的各類次生災害已導致直接經濟損失6.09億元。

同時,受前期乾旱少雨天氣影響,巴彥淖爾市蟲害較為嚴重,目前全市天然草原已發生43萬畝草原蟲害,嚴重危害面積達29.3萬畝,害蟲種類以蝗蟲、春尺蠖為主,另有沙蔥螢葉甲和古毒蛾等。根據當地蟲害危害密度大、危害區域形成大面積連片危害的現狀,巴彥淖爾市主要採取了飛機防治方法,沙蔥螢葉甲和古毒蛾危害主要採取了人工和機械防治相結合的辦法進行防治。

另據內蒙古氣象臺預計,未來三天,全區降水範圍逐漸收縮,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錫林郭勒盟南部、赤峰市西南部和東北部、通遼市中部和東南部、興安盟東北部、呼倫貝爾市東北部有中雨,其餘地區以晴間多雲為主。中西部地區白天的最高溫在25—32℃之間,夜間氣溫在15—20℃,天氣條件對開展滅蟲鼠活動有利。

目前,全區各級草原部門正嚴密監測害蟲發生、發展動態,並調動農牧民測報員的積極性,加強監測力度,發現蟲情第一時間上報,保證蟲情信息及時準確。另外,氣候乾旱將引起蝗蟲的繁殖和生長,各地農牧部門應完善草原生態監測,及時開展防治工作,建議在成蟲前期開展滅蝗工作,嚴防蝗蟲起飛成災。(文:郭敏 張曉梅)來源: 中國天氣網內蒙古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