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山東GDP突破7萬億元,福建GDP為3萬億,你怎麼看?

我就是我9973


雖說對比兩個經濟體的首要指標是GDP,但是GDP不能作為比較兩個省份經濟的唯一標準。

2017年山東GDP總量72678.18億元,福建32298.28億元,山東比福建多出40380億元(差額比四川還要多)。

山東總量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山東各地相對比較均衡,2017年百強市榜單中,山東有15城進入百強市,上榜城市數量佔山東17市的88%,上榜總數為全國最多。而百強縣市榜單中,山東佔了15席,位居全國第二。其中,青島經濟總量上萬億,煙臺、濟南、濰坊經濟總量都在5000億元以上。此外,經濟總量4000-5000億元城市3個,3000-4000億元城市3個,2000-3000億元的城市5個。

而福建在2017年百強市榜單中,只有4席——福州、泉州、廈門、漳州,佔比福建9市的44%。而在百強縣市榜單中,福建共有7個縣上榜,而且各地市分別的GDP總量比山東要低不少。

但如果看人均,山東面積15.58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常住人口10005.83萬人,人均GDP達到72851元;

福建面積12.4萬平方千米,2017年末常住人口3911萬,人均GDP達到82582元。

福建人口數量不到山東的4成,山東雖然總量佔優,但是人均GDP福建比山東多出近1萬元。

再看下人均可支配收入,這是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中能用於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部分,是作為反映一個地區居民收入水平和城市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是瞭解居民生活變化情況的基礎。福建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多於山東。

所以,山東勝在總量和均衡發展,福建勝在人均。


濟南時報


山東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經濟大省,2017年山東經濟總量為72678億人民幣,首次突破7萬億大關,位居全國第三。全國經濟總量前100強城市,山東就有15個城市上榜,位居全國第一,全國50強縣,1/5在山東。所以山東的經濟實力還是很強的。

福建2017年GDP為32298億元,也是首次突破3萬億大關,位居全國第十。相比山東省,福建省的經濟總量在全國的排位是一步步提升。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經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從1976~2016年全國GDP排名情況就可以發現,山東經濟總量一直穩居全國前列,而福建穩步提升到目前全國第十。



人均GDP方面,兩省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省份。2017年山東省人均GDP為7.26萬元(1.08萬美元),福建省的人均GDP為8.26萬元(1.22萬美元)。下圖是全國各省份經濟情況:

放眼全球,山東和福建省的經濟實力也不遜色。根據2017年人民幣兌美元平均匯率6.7518:1計算,山東省經濟總量摺合成美元為10764億美元,是我國第三個經濟總量突破1萬億美元的省份。而福建省的經濟總量摺合成美元為4784億美元。如果把這兩個省看成一個經濟體參與世界排名,那麼山東省經濟總量超過印度尼西亞位居世界第16,而福建省的經濟總量接近歐洲發達國家比利時,位居世界第26,所以整體上看,兩省的經濟實力都比較強。


錦繡中源


還能怎麼看啊,山東GDP突破7萬億,福建GDP達到3萬億,這並不能證明山東的經濟要比福建好。為什麼?我們接著看,上海GDP也是3萬億,北京GDP是2.8萬億。莫非山東經濟比上海和北京都要好?

不是的。

我是山東人,咱山東人自己要清醒,在東部沿海省份中,山東的富庶度排名是第九,而不是第三。這個成績是很差的,枉費了那麼長的海岸線,那麼好的地理位置。山東人口9947萬,福建人口3874萬,上海人口2420萬,北京人口2170萬,一對比立馬知道人家為什麼排名靠後了。就好比我們這邊10個人,一個月總收入是2萬塊錢。人家那邊是3個人,一個月總收入是1萬塊錢。乍一看是咱這邊更有錢,但實際上,哪邊的人更富有呢?

這邊一人一月拿2000塊,那邊一人一月拿3300元,當然是人家那邊富。這也正是為啥浙江、福建、上海、北京等地的GDP總值排在山東後邊,但明顯感覺人家更富有的原因。

還有個不太好的消息是,山東的第三產業已經落後了,沒有什麼知名的IT企業,這類企業在未來社會一定是佔據巨大經濟體量的。山東再不想辦法,與第一、二名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普通百姓可能不知道一個省份的經濟好壞的標準,有個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就業崗位的多少。當該省經濟很差的時候,人人就想著當公務員、事業編,經濟好的地方,因為企業有活力,故而崗位很多,選擇很多,就不會爭破頭皮想要擠進去。這就是所謂的,“官本位思想濃厚的地方都比較窮”的原因。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年輕人會逃離經濟越來越差的地方。

譬如農村年輕人口的逃離。

譬如窮縣年輕人的逃離。

譬如某些省份的人口外流。

相反,經濟發達的地方,是吸引年輕人口的。

下圖中,棕色越深,人口外流的越厲害,藍色越深,則人口流入越多。

山東省內部的人口,除了大量湧向北京、上海以外,還大量湧向濟南、青島、威海、東營三地。其中又以青島和濟南最多。江蘇省,蘇北人口大量流向江南等地(蘇州、揚州、杭州、上海等),這也是本地沒啥工作機會導致的:

整個山東,人口是外流的,但外流較少,局面較好。只好把握好這次產業轉型的機遇,未來不是沒有真正拔尖的可能。至於福建,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都很上進,思想不僵化,很有生意頭腦,是山東學習的榜樣。


豆子人民藝術家


首先看山東,山東是我國人口大省,最新數據統計,山東省常住人口在10005.83萬人,是我國除了河南,第二個人口破億的省份,在看我國的百強市,山東佔了多少個?答案是15個,除了兩個袖珍城市萊蕪和日照沒有進入百強市,其餘都進入百強市,百強市數量居全國所有省份之首。

那很多人好奇,既然山東這麼牛,為什麼經濟總量落後於廣東和江蘇,答案告訴你,那是因為山東發展非常均衡,雖然百強市全國最多,但是山東沒有一個超級城市,就好比廣東有深圳、廣州,江蘇有蘇州、南京,而山東經濟最好的城市青島,也只能排在全國第十二位。所以總量跟廣東和江蘇有一點差距。

好了,再來說說福建,福建地處東南沿海,地形卻複雜,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小編去過福建,水果很好吃,但是福建的經濟中心,基本上集中在福州、泉州、廈門、漳州、龍巖等幾個城市,2016年福建常住人口為3839萬人,2017年預計GDP總量為31000億元,人均GDP略低於山東,為74287.97元,全國的百強市福建僅有4個,分別是福州、泉州、廈門和漳州。

那造成福建常住人口和經濟總量偏低的原因是?

第一,福建可開發的面積本來就少,西部和北部都是山區,沿海部分閩江三角洲才是平原,還有福建的大山,同時也阻礙了交通的發展,從全國各地到福建,坐火車都要繞。即便開通高鐵,福建的區位優勢還是落後於其他周邊省份。

第二,也是國防軍事方面的考慮,福建省的軍事戰略位置顯著,與臺灣隔海相望,未來一旦發生武力統一臺灣,福建會受到重創,所以,也是經濟發展受阻的原因。

綜上所述,福建與山東的差距已經很明顯了,而且也是常態,我們不用關注經濟總量,兩省的人均GDP是差不多的,這就說明兩省差距並不大。只不過山東佔了人多、開發面積廣的優勢而已。


蔣昊說經濟


一篇小文章說明不了啥,只能算是表達下個人觀感。

也許也能這樣看:山東比福建強;福建人比山東人富。就這麼簡單。

從實力上看,山東比福建要強大。山東的GDP是福建的一倍以上,可以說山東比福建牛逼多了。

山東在家電行業,更是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湧現出大量的品牌,比如海爾、海信、澳柯瑪等。

山東位於華北平原,又叫黃淮海平原。地理環境優越,這又是優勢。

山東有一個弱項需要彌平:重工業比重過高,新經濟佔比過低。

山東長島

福建都是山,典型的沿海山區省份,以前交通非常不發達。這又是弱勢。不過,現在福建交通構建發展很快。

但山東主要是依靠重工業帶動,這是有歷史緣由的。新經濟比重較低,這也是現實。而且,山東民營經濟佔比基本上都在50%以下。

福建主要是靠福建人敢闖敢拼奮鬥出來的。因為福建山多地少,靠農業是養不活自己的,所以福建人在海外華僑多,全球閩籍華僑華人超過1500萬。福建民營經濟發達,因為國家少給錢,所以福建只能自力更生,民營經濟佔比長期未定在65%左右。

所以福建富人老闆多,民間財富雄厚。

山東人口9947萬;福建人口3874萬。山東人多,經濟總量大是可以理解的。但平均一下,山東人的年收入遠不如福建人。如果我們按照簡單粗暴的做法,按照人均GDP來計算,山東是7萬億/9947=7.03萬;福建是3萬億/3874=7.798萬。

也就是不管是從個人收入,還是財富創造力上來看,福建比山東都略有優勢。

福建平潭

從體量上來說,山東更具優勢,國企都是非常大的體量的;從政策面看,近年中央惠閩政策很多,比如平潭綜合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州新區、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等,福建也有後發優勢。

這兩個省份,是兩個發展模式的代表,一個是國企支撐力度大;一個是民間經濟活力足。

但是面對未來,這兩個省都有錦秀文章在做,值得期待。


波士財經


從GDP絕對量來說,山東領先福建不少。2017年山東GDP72678億元,排名全國第三;福建GDP32298億元,排名全國第十。福建經濟規模只有山東的44.4%,中國佔美國比重都有63%呢!

但是,在40年的改革開放中,福建是進步最快的省份。早在1978年,山東省以225億元的工業總產值(那是中國沒有GDP統計方式)排名全國第四,而地處對臺一線的福建僅有66億元,排名全國第二十三。福建佔山東比重只有29.3%。

到1994年,福建省GDP為1644億元,排名大陸第12位,和1978年相比上升了11位。山東GDP3844億元,排名全國第三。福建佔山東比重上升為42%。

之後,福建和山東的比值保持相對穩定,在44%左右,但經濟總量的差距卻在不斷擴大。從1994年的2200億元擴大到2017年的40380億元,23年擴大18倍!


我們從兩省各市的GDP就可以看出兩省經濟實力的差距。

福建經濟最發達的泉州市GDP7548億元,而山東最發達的青島已經達到了11037億元。4000億元以上的城市數量,山東有7個,福建只有3個。


財經知識局


上週五,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7年四季度和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核算結果如下:

由上圖看出,目前全國的農業、畜牧業、工業生產和服務業都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我們分別從第一、二、三產業等幾個部分來看下山東和福建的GDP:

第一產業為農業,包括農、林、牧、漁各業; 第二產業為工業 ,包括採掘、製造、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和建築各業; 第三產業分服務業和流通業。

山東省:

山東省經國家統計局審定,2017年山東全年實現生產總值72678.18億元,比上年增長7.4%。這是繼15年生產總值破6萬億元之後又一個臺階。山東也成為廣東、江蘇之後,全國第三個躋身“7萬億俱樂部”的省份,對全國經濟的貢獻率佔比近1成。

第一產業增加值4876.7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32925.12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34876.32億元,增長9.1%。人均GDP達到72851元,增長6.5%。經濟增長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變特徵更加明顯。三次產業構成為6.7:45.3:48.0,第三產業尤為矚目。務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2.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6.4%,拉動經濟增長4.2個百分點。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98.5億元,同口徑增長6.6%,其中稅收收入增長9.1%,佔比為72.5%,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金融信貸平穩增長,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67576.0億元,增長9.5%。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增速七年來首次回升,實現增加值增長6.9%,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山東全年糧食總產944.6億斤,較上年增加4.5億斤,是歷史第一高產年,穩居全國第三位,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居全國第一位。

福建省:

2017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32298.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1%,增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442.44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5770.32億元,增長6.9%;第三產業增加值14085.52億元,增長10.3%。從貢獻率看,第一產業貢獻率3.4%,拉動GDP增長0.3個百分點;第二產業貢獻率42.6%,拉動3.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貢獻率54.0%,拉動4.4個百分點。

2017年,福建全省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4603.85億元,比上年增長7.2%,增幅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

福建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4.0%,比同期第二產業貢獻率高11.4個百分點,也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2.5%,增幅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比同期規模以上工業高4.5個百分點。

總結:

通過以上讓人眼花繚亂的數據可以看出,福建與山東在各產業上的表現有較大差距,提高發展質量,增加效益仍任重道遠,經濟運行還有不少困難和挑戰。當然,在其所處的地理位置、政策及人文環境上也對其經濟發展有著制約(多山、丘陵、多自然災害、多臺風、與臺灣隔海相望,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國家在其工業、教育等領域的投資也少,很多人選擇外省打拼,或漂洋過海)。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需要破解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來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以上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福建省統計局、山東省統計局

淺說雜談


不用比較說句不好聽的,比所謂的經濟沒用,去南方和北方的農村看看你就會覺得所謂的GDP就是個狗屁,山東確實排全國第三但我認為除山東人自己認為很牛逼外,其它南方省份只是一笑,我一個朋友山東的老是說GDP高很自豪,我說你去自認為窮的南方農村轉轉你會發現你所謂的GDp就是狗屁,後面因工作原因真去了,湖北,湖南,浙江,江西這幾個省的農村,我就只問了他一句,這棟樓房頂你們那幾棟?從那以後再不聊GDP


智勇笑天下


雖然總體上山東比福建多了一倍,但是山東的人口是省附近的三倍,平均下來山東還是窮的地方。我是山東人到福建,但是這些年的經歷告訴我,山東人的思想比較保守,小富即安的私利,導致很多人走不出去。



福建萬景001


山東從78年第四,79年80年第三,81年第二,82~85第一,86,87第二,88,89第三,90~92第二,93~03年第三,04年~09年第二,10年~17年第三。改革開放以來基本在前三,一度排第一,難道山東三十多年一直在造假?你們都在黑吧?從淄博濰坊以東青煙威經濟都不錯,一直在強勢發展!青島西海岸新區(黃島區,黃島三鎮1975年從膠南縣分出,12年合併改稱黃島)更是日新月異,是山東第一大區(2017GDp3200億),帶動半島強勢前進。虛不虛自有公道,半島最能感受到,我們缺的是人、勞動力,不缺牛皮,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