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醒醒吧,旅行改變不了世界

醒醒吧,旅行改變不了世界

1

日日酒足飯飽的當下

人類大腦已然不能滿足於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單生活

於是開始思考

開始效仿,開始追求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

自然的

旅行就成為大多數人可抵達這

“詩和遠方”的捷徑

醒醒吧,旅行改變不了世界

21世紀以來的近10年

中國人將世界的旅遊經濟帶入頂峰時代

新的旅遊城市和旅遊路線為中國人設計

免簽證國家已達到58個

為中國人放寬入境條件

為什麼

因為世界人民都知道

中國人在尋找遠方的詩

醒醒吧,旅行改變不了世界

旅行是他的夢

也是她的想

有人說

世界這麼大,我要去看看

有人說

人生一定要經歷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和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有人說

旅行就度假,看世界,解壓

有人說

旅行讓他治癒心靈、獲取知識、補充精神養分

醒醒吧,旅行改變不了世界

然而我們的思維慣性

卻在不自覺中把旅行變成了生活的縮影

活著活著,忘了為什麼活著

走著走著,忘了為什麼要旅行

我們總想利用有限的時間

去做更多的事情

去看更多的風景

卻忘了初心

不論是自駕遊、跟團遊還是自由行

無處不在上演著打卡式的行走

出門興沖沖

回家累成狗

一閃而過的各種地標建築

名字及歷史意義不知道沒關係

若未留下一張做為“到此一遊”的剪刀手就遺憾了

朋友圈裡曬風景曬美食曬幸福

回頭問問自己

旅行到底為我們帶來了什麼

旅行的初衷,實現了嗎

2

醒醒吧,旅行改變不了世界

知乎上比較熱的話題

《曾經環遊世界的人們,現在過著怎樣的生活?》

看到標題時想到的是

積極且充滿陽光的生活態度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

只有少數人認為旅行的正面影響很大

改變了認知從而改善了生活的方向

多數人沒有改變什麼

甚至個別人旅行結束後患上抑鬱症

這不科學啊

這個調查結果完全顛覆了我的想象

作為一個雖未能完成環球旅行夢想

但也經常出門浪的人

思考良久得出結論

旅行後抑鬱

可能是接受不了旅行生活和現實生活的巨大落差

3

醒醒吧,旅行改變不了世界

《鋼琴家》裡的男主角阿德里安·布勞迪

在經歷影片中饑荒和迫害演繹之後

他甚至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從劇本中脫離出來

電影殺青後

阿德里安用一年半的時間恢復正常生活

他的投入令他成為奧斯卡史上最年輕的影帝(獲獎時 29 歲)

醒醒吧,旅行改變不了世界

旅行像是一場電影

我們是主角

電影是看別人的故事

旅行是上演自己的期許

旅行結束

我們迴歸現實

需要繼續面對和承擔的責任

不會因為旅行而減少一分

甚至可能因為旅行花費的時間

要加倍的付出精力

有些人一直活在旅行的理想中

軀體回到現實,內心卻在逃避

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巨大反差讓人難以接受

甚至抑鬱

人生雖然像是一場旅行

但不是隻有旅途中的快樂、休閒

而是探索、流汗、付出、遇見

等等十萬八千種的經歷

所以我們的旅行

也只是人生中的一段經歷

並不是完整的人生

人生如戲

但不是戲

精彩的人生像電影

劇本里一定有童話般的幸福快樂

也必然會有磨難甚至殘酷

醒醒吧,旅行改變不了世界

《白日夢想家》裡

生活窘迫的大齡屌絲男

經常做白日夢

然而生活中嚴謹刻板,安分守己

從不敢把心裡的瘋狂付諸行動

後來因為一張膠片的影響

一位女神的鼓勵

踏上一場歷險的孤獨旅途

醒醒吧,旅行改變不了世界

旅行回來後繼續失業,單身,賣掉鋼琴

生活貌似依舊沿著以前的軌跡在延續

可一切都變了

旅行讓他尋找到開啟美好生活的鑰匙

有了直面現實的勇氣

更重要的是他把白日夢變成生活的信心

醒醒吧,旅行改變不了世界

人類的 一切能量體皆源於內心

內心世界儲存無盡的智慧和能量

它們足以滿足我們可以做到的一切

然而強大的能量體需要我們去發現和釋放

4

《華嚴悲智偈》裡說道

“如入火聚,得清涼門”

旅行改變不了人生

旅行可能會讓我們發現

自我價值、生活的意義

前進的動力、情感的歸屬

豐富生命的維度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

當我們安靜下來

感受時間的流動

放慢腳步

靈魂跟上軀體

旅行才真正具有意義

旅行是人生的縮影

人生的終點是離去

旅行

卻是為了更好的歸來

醒醒吧,旅行改變不了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