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電影《妖貓傳》中的長安盛景與歷史是否吻合?

電影《妖貓傳》為廣大觀眾展現出了恢弘的盛唐氣象,電影上映後引發了許多討論,本文不對電影本身做過多評價,只根據真實歷史當中長安在電影所講述的時間下是怎樣的景象。

電影《妖貓傳》中的長安盛景與歷史是否吻合?

電影《妖貓傳》中的長安盛景與歷史是否吻合?

為了更好的說明問題,我們先來捋清楚時間線。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電影中主要講述的是他在長安任職的時期,歷史上白居易有多次在長安任職的經歷,第一次於公元807年,任進士考官、集賢校理,授翰林學士,在808年任左拾遺;第二次於公元811年母親陳氏去世,丁憂三年歸下邽,於814年回長安,授太子左贊善大夫;第三次在公元827年,至長安任秘書監。結合電影剛開始老皇帝(唐德宗李適(kuò)779年―805年在位)駕崩,可知時代背景應為公元805年,當年太子李誦繼位,是為唐順宗,可知電影中的而故事應集中發生在公元805年,這明顯與白居易在長安任職的時間不符,當然電影有藝術加工,不可苛求,且電影本身就是改編自日本魔幻系列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電影中所塑造的白居易應該更接近於公元808年其任左拾遺的時候。電影中陳導力求展現盛唐風情,在美工,道具,服飾等方面都精益求精,這也是電影的一大亮點。其中長安城恢弘的景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在真實時空下(公元805年)長安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

電影《妖貓傳》中的長安盛景與歷史是否吻合?

長安城自李唐建立之始就作為國都(武則天期間國都遷到洛陽),至唐玄宗天寶15年(公元756年)一直在繁榮發展,而在天寶15年發生的一件徹底改變唐朝國運的事件也深深的改變了長安,那就是安史之亂。天寶15年六月叛軍攻入長安,玄宗倉惶出逃,長安徹底淪陷,這座當時世界上最偉岸的城市陷入了巨大的混亂之中,《舊唐書•郭子儀傳》記載:“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楱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東至鄭、汴,達于徐方,北自覃、懷經於相土,為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幾乎包括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說明安史之亂期間長安遭到了巨大的破壞,盛唐氣象一去不返!

電影《妖貓傳》中的長安盛景與歷史是否吻合?

而這座城市的苦難此後並沒有結束,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恢復對長安的統治,但元氣還遠未恢復的時候,長安再遭重創。吐蕃利用唐朝衰弱的時候乘虛而入,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一度攻佔長安,據長安15日後退走。吐蕃人時處奴隸制下,民未開化,野蠻兇殘,在長安城內大肆擄掠,嚴重的破壞了長安。長安經此兩次淪陷再也不負當年恢弘氣象,至公元805年雖有四十幾年的恢復,當安史之亂對唐朝經濟的打擊是致命的,此後又陷入藩鎮割據當中,各地連年戰爭,此時的長安是不可能恢復到開元盛景的。

也許,恢弘的長安已經徹底埋沒在歷史的塵埃當中,當唐朝銳意進取,昂揚向上的開拓精神依然值得我們後世子孫去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