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天然氣穩定供應助力環保升級

天然氣穩定供應助力環保升級

中宇資訊 深度觀察

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實施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改善空氣質量,順應群眾期盼和高質量發展要求。

要打贏藍天保衛戰,必須重點防控汙染因子即PM2.5。自 “大氣十條”實施以來,應該承認現在的大氣質量是有改善的。有數據為證:以北京為例,五年前北京霧霾指數年均值是93微克/立方米,而2018年5月這個數字降到了54微克/立方米。

2017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2403億立方米,同比增加了345億立方米,其中,“煤改氣”帶來的增量約為134億立方米。2017年比往年更多的高顏值藍天,宣告藍天保衛戰第一階段的勝利。 “煤改氣”功不可沒,但是也因此帶來了“氣荒”。

然而,中國富煤、少油、缺氣是現實,不能因此就否決用天然氣替代煤炭、石油的清潔戰略。而2017年急於求成的清潔戰術有待審慎,將天然氣作為化石能源的主力來發展是一場持久性戰爭。

未來,我們從產氣,進口,儲氣等幾個方面長久穩定的解決供應問題。

我國不論是陸地還是海洋常規天然氣蘊含豐富,未來的勘探潛力比較大,加大勘探投資力度,增加常規天然氣產量。另外,隨之勘探技術的進一步探索,頁岩氣、煤層氣、緻密氣、可燃冰等非常規氣源有望增加。

除了國產天然氣再探索推進階段,進口天然氣也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2019年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將投入運行,從東北向內陸延伸,增加天然氣進口的同時,多元化的天然氣供應降低對中亞天然氣的依懶性。隨著沿海接收站的陸續投運,進口LNG量多,且操作更加靈活、調配更方便。

另外,中石油加大馬力儲氣力度,且年底前,中石油將在重慶啟動建設銅鑼峽、黃草峽兩個天然氣儲氣庫,總投資為53億元。2022年項目建成後,將形成年調峰天然氣12.8億立方米,日調峰1058萬立方米的天然氣儲能。

充分發揮天然氣的清潔性、靈活性,加快推進天然氣在散煤置換、交通燃料、燃氣發電等領域的“煤改氣”“油改氣”的科學高效利用。讓天然氣助力我國打贏藍天保衛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