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學講話·品典故丨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學講話·品典故丨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6月10日,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在講話中,總書記說:“‘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面對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新形勢,為更好推進人類文明進步事業,我們必須登高望遠,正確認識和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

学讲话·品典故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古語“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盡心上》,意思是孔子登上東山後,便覺得魯國變小了,登上泰山後,便覺得天下都變小了。

中國人自古崇拜泰山,將其尊為“五嶽之首”,將德高望重的長者尊稱為“泰山北斗”。不過,這裡所說的泰山,不僅僅是一處自然的風景,更具有文化的隱喻——孟子想要表達的,當然不是泰山在地理高度上帶給人的視角之高、方位之高,而是泰山在文化高度上教給人的眼界之高、心境之高。所謂“站得高,看得遠”,所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孟子的話,體現了一種廣闊的視野、一種大氣的格局、一種高遠的境界。這種登高望遠的眼界、海闊天空的心志,是泰山以它恢弘的氣勢給予人們的啟示,也是中國文化一直引導人們去養成的人生的恆常姿態。因此,古往今來,與孔子有著同樣體會的人不在少數:

荀子在《勸學》中說:“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麼高,無論怎樣踮起腳向遠處望,卻總是不如登到高處見得廣;

王勃也在登泰山時有感而發:“登泰山而覽群嶽,則岡巒之本末可知也”,登上泰山之高去博覽群山,就能將山脈起伏盡皆瞭然,唯有佇立在這樣的高峰上,才能縱覽山川走向,看到全局,看到長遠;

杜甫則在《望嶽》詩中吟道:“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當步足於泰山之頂、凌駕於群峰之巔時,這種高遠的境界讓他不禁頓生“蕩胸生曾雲”的壯志和“一覽眾山小”的豪情。

此外,還有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孟郊“試登山嶽高,方見草木微”,王溥“登山始覺天高廣,到海方知浪渺茫”等,這些生活在不同朝代、有著不同際遇的文人志士們,用不同的表達,闡述了同樣的道理——站得高,看得遠。要望見別人難以看到的風景,只有身處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這種登高望遠的智慧與境界,不僅文人志士有,普通老百姓也有,從古時重陽節登高的民俗中便可看出。自西漢起,每當秋季尤其是重陽佳節來臨,老百姓們會傾室出遊、登高踏秋,在秋水長天的景象中領略山遠雲淡的氣象,蓄養天高地闊的胸懷志向。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一民俗:在一年行至秋暮的階段,登上高處,回望來時的路,遠眺未來的路,沉澱行路所得、判斷所處局勢、樹立前景所願,繼續攀登進階、繼續登高向前。古時的老百姓們把這一最樸素的生活智慧變成了一種習俗而流傳至今,告訴我們應時不時讓自己在垂首趕路的惶急中抬起頭,登一登高、望一望遠,找一找方向、想一想計劃;讓自己在日常匆忙的瑣碎中停下來,開開眼界、養養心志,從而能夠更自信、更堅定、更有力地向前走。

從古時到今朝,從看山望遠到做事做人,道理是相通的:要觀大勢,謀大局,既看局部,更看全局;既看當前,更看長遠;既看前路,也看來路。今天我們謀劃發展,同樣需要這樣的大眼界、大胸襟、大氣魄、大追求——著眼全局和長遠,才能看到何為時代潮流、何為人心所向、何為大勢所趨、何為共同願望,才能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把握人類進步大勢、順應人民共同期待,擔負起時代使命。

在這久沐齊魯之風的黃海之濱,感受著中國傳統文明的“和合”底蘊,我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登高望遠對正確認識和把握世界大勢和時代潮流的重要性和深遠意義。當前,國際局勢複雜多變,保護主義思潮迭起,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安全威脅依然嚴峻,面對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新形勢,上合組織肩負著促進和平與發展的時代重任。當此之時,尤其需要我們登高望遠,高舉“上海精神”旗幟,加強團結協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此次峰會提出的五項建議,同舟共濟、精誠合作,齊心協力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我們才能攜手邁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学讲话·品典故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以下是上文中提到的詩詞古語,收藏起來吧!

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原典: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原典:

勸學(節選)

先秦·荀子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3.登泰山而覽群嶽,則岡巒之本末可知也

原典:

八卦大演論(節選)

唐·王勃

然天下之理,不可窮也;天下之性,不可盡也。有窮盡之地者,其唯聖心乎?有窮盡之路者,其唯聖言乎?故據滄海而觀眾水,則江河之會歸可見也;登泰山而覽群嶽,則岡巒之本末可知也。

4.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原典:

望嶽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5.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原典: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6.試登山嶽高,方見草木微

原典:

上河陽李大夫

唐·孟郊

上將秉神略,至兵無猛威。

三軍當嚴冬,一撫勝重衣。

霜劍奪眾景,夜星失長輝。

蒼鷹獨立時,惡鳥不敢飛。

武牢鎖天關,河橋紐地機。

大將奚以安,守此稱者稀。

貧士少顏色,貴門多輕肥。

試登山嶽高,方見草木微。

山嶽恩既廣,草木心皆歸。

7.登山始覺天高廣,到海方知浪渺茫

原典:

謝進士張翼投詩兩軸

宋·王溥

清河詩客本賢良,惠我新吟六十章。

格調宛同羅給事,功夫深似賈司倉。

登山始覺天高廣,到海方知浪渺茫。

好去蟾宮是歸路,明年應折桂枝香。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