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唐太宗李世民曾欲做何事,被認為“連隋煬帝都不如”?

唐朝的江山,是李淵家族趁亂從自家親戚隋煬帝的手中搶奪來的,所以,唐朝立國後,就對前朝的皇帝進行了褒貶,尤其是對隋朝的末代皇帝楊廣,更是大加抹黑,唐朝給楊廣的諡稱就是個為人無一是處的“煬”字。

唐太宗李世民曾欲做何事,被認為“連隋煬帝都不如”?

按照《諡法》中的解釋:“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 。”翻譯成現代文的表述就是:遠離人民,不尊重禮法,好大喜功,薄情寡義,無德,治國不得力之意。這是對一位君王的最徹底否定。

唐太宗李世民曾欲做何事,被認為“連隋煬帝都不如”?

其實,楊廣在位期間是幹了許多“大事”的:修建大運河(開通永濟渠、通濟渠,加修邗溝、江南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開創科舉制度,親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結果是各項工程全面開工,濫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亂,這才直接導致了隋朝的覆亡。

唐太宗李世民曾欲做何事,被認為“連隋煬帝都不如”?

人們在意別人的評價,是人性中繞不開的結,普通人如此,位高權重的帝王也是,他們都想在生前、死後都留個好名聲。古代臣子勸諫君王,往往會拿前朝或前前朝的“昏君”說事。

唐太宗李世民曾欲做何事,被認為“連隋煬帝都不如”?

作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他的前車之鑑,當是隋煬帝楊廣了。所以,他每做一個決定,內心是會拿來和楊廣進行一番比較的。但是,在位日久,也會心生倦怠或越軌的。

唐太宗李世民曾欲做何事,被認為“連隋煬帝都不如”?

據史料記載,在貞觀四年,李世民下詔發卒修洛陽之乾元殿以備巡狩。如此勞民傷財之事當然會有反對聲音,給事中張玄素就為此上書,以隋亡的教訓加以勸諫。

唐太宗李世民曾欲做何事,被認為“連隋煬帝都不如”?

唐太宗李世民看了奏摺之後非常生氣,問張玄素:“卿以我不如煬帝,何如桀、紂?”意思是你認為我連隋煬帝都不如,那麼跟桀、紂相比如何?張玄素絲毫不懼,從容答道:“如果乾元殿最終建了起來,那麼您就和他們一個樣。”

唐太宗李世民曾欲做何事,被認為“連隋煬帝都不如”?

唐太宗李世民聽了之後大加讚賞,他對宰相房玄齡說:“以卑幹尊,古來不易,非其忠直,安能如此?且眾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諤諤。可賜絹二百匹。”

唐太宗李世民曾欲做何事,被認為“連隋煬帝都不如”?

身邊有幾個敢言直諫的臣子,是李世民之福,不然,他所開創的貞觀之治也會大打折扣的。好在李世民從諫如流,這才沒落下如隋煬帝般的“惡名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