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高考落幕,別說成績不重要

別說分數不重要!分數很重要!

說分數不重要,那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對於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它是你人生一個重要的起點。

它決定你能上什麼學校,它能讓給你更多可選擇的機會,它能給你更廣闊的視野,能給你的人生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高考落幕,別說成績不重要

01

央視名嘴白巖松曾這麼告訴他的師弟師妹:

為了讓別人看到你卓越的才能,你必須先擁有優秀的成績。如果你說,我現在有很多卓越的才能,只有學習成績不好,那麼,在目前這個年齡段,你就擁有不了讓別人接受你的機會。

新東方董事長俞洪敏,出生於一個農村家庭,爸爸是木匠,母親是生產隊隊長,姐姐是一名赤腳一生,他歷經三次高考,考取了北京大學。

京東的劉傳東,是1992年江蘇宿遷的高考狀元,他家境貧寒,父母以駛船為生。

百度CEO李彥宏,出生在山西陽泉一個普通的家庭,1987年,李彥宏以陽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圖書情報專業。

這些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高考無疑成了他們實現人生逆襲關鍵。

高考落幕,別說成績不重要

如果你覺得這樣涅槃的幾率真的是太低了,可看看我們周圍,高考的成績也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十年前,表妹參加了高考。分數連本科線也沒過,不想再復讀,就去了省會的一所專科院校,三年後繼續努力考取了一所普通本科。大學四年一晃而過,畢業找工作時,她問:“為什麼那些知名的企業不來我們學校招聘呢?”後來她弟弟的經歷,讓她知道了原因。

之後表弟參加高考。雖然算不上學霸,但也是班級前幾名的學生,高考正常發揮,考取了武漢的一所211院校。受到周圍同學的影響,他的大學時光不敢虛度,大學期間一直不放鬆學業。之後考取了浙江大學的研究生。去年畢業開始找工作,他所面試的公司是:網易、騰訊、阿里、滴滴、招行。而且面試的結果是三選一。表弟說,沒有這紙文憑,我連面試的資格都沒有。

同樣的家庭出身,因為高考的差別,他們的人生起步,就開始了不同。

別說分數不重要。

這個分數,最起碼影響你五到十年。

不過也就十年,十年內,你吃著高考分數的福利,止步不前,它將是身後的一座高峰。

十年內,你繼續攀巖,它將是你前進途中的墊腳石。十年後,你將站在另一座高峰,回望你的青春。

02

可當人生拉長,你發現,分數真的沒那麼重要。

回頭望,它就是,結束中學時代的重大的一個儀式。

它沒有改變你的命運,因為真正改變命運的是自己。

十年,二十年後,當和曾經的同學,重聚一堂。

你發現天道酬勤真的是對的。

你發現曾經的名人名言,真的是所言不虛。

高考落幕,別說成績不重要

還記得那個參加《超級演說家》奪冠的劉媛媛嗎?她在演講中曾說:

我們家就是出身寒門的,我們家都不算寒門,我們家都沒有門。現在想想,我都不知道我爸跟我媽那麼普通的一對農村夫婦,他們是怎麼把三個孩子我跟我兩個哥哥從農村供出來上大學、上研究生。”

劉媛媛從山村考上北大、一路殺到《超演》冠軍、當上CEO。

這樣一個逆襲是人生,其實在她的高考年是失敗的。在他高中時她曾是一個差等生,是那種全年級200多人,她會考180名的差等生。而這個差等生,有一天異想天開想要考北大。

她像發了瘋一樣的努力,可結果她還是沒考上。可她沒有放棄,四年後,她考研來到了北大。

高考是人生一個重要的節點,而真正讓她人生開掛的,是她一路上的不懈的努力,不屈服,不認輸,不放棄。

在我身邊有太多太多的這樣的人,他們不見得是取得了多麼讓人矚目的成績。但也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證明了 ,高考是人生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我有一位初中同學,也是學渣逆襲。

初中時,他的成績最好也就是中游水平,英語直接是差得慘目忍睹。

每次被老師點到回答問題,答案肯定是:“I don’t konw”

總會引來鬨堂大笑。

初中畢業,上了中專,後來就進入社會工作。

十多年後,偶然的碰面是在機場。讓我驚奇的是,當初那個只會說“I don’t konw”的他,跟外國人交談絲毫沒有壓力。

我們敘舊之後,才知道,他現在在一家外企做到了中層的領導。

現在已經在一座二線城市穩定了下來,有車有房,有一雙兒女,妻子全職在家照顧孩子。

提到自己的經歷,他說,我走的路比你們這些學習好的要辛苦一些,“曾經10塊錢過一個星期”。

這樣的人,在我同學之中,並不少見。

因為高考的拉開的差距,有的5年,有的10年,就追上了。

03

當你的下一代,在你面前呱呱墜地。當你肩負著孩子的起點,你開始踐行你收穫的真理。

努力讓孩子有更高的起點,託舉孩子成了你人生重大的意義。

高考落幕,別說成績不重要

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在接受採訪時說了一段話,警醒了很多人。他說:

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裡厲害、又有能力的人。

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

而今年的高考狀元們,表現出同樣的特質。他們大多是出生在中產階級,接受良好的教育,個人還有這樣或那樣的特長。

安徽文科狀元鄭辰筱,初中時就跑遍10多個國家

四川理科狀元高考狀元,家境殷實,家教極好,還有個在北大醫學院讀書的姐姐。

當我們走出高考,當我們的下一代要面對高考的時候,情況有了不同的變化:寒門再難出貴子。

但難不代表沒有可能,我們期望孩子成為命運之網的漏網之魚。不是奢望他們取得成為“劉強東,李彥宏”般的成就,但總是期望孩子比我們生活的更好,有更多的機會,更多的可能。

我們儘自己所能,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審視和修正自己的三觀,恨不得為了孩子重新做人。

我們盡力給孩子提供一個高的起點,也成了自己的又一個起點。我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或者下一代的下一代,高考不在成為他們的獨木橋,那時他們可以說,高考真的沒那麼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