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當西安摩的已成往事

當西安摩的已成往事

當西安摩的已成往事

一個優秀的摩的司機,美好的一天要從等待開始,而這種等待一直在尋找著動靜皆宜的平衡感。

靜時,它像街頭上的一隻獵豹,眼神犀利,尋找獵物;

動時,它像街頭上的一道閃電,風馳電掣,來去自如。

人生漫長,我們總在等待……

地鐵裡安檢的隊伍要排多長,公交車裡擁擠的乘客還有多少,打到的滴滴離我們還有多少距離......

當你不想等待時,你會不會想起曾經在街頭上肆意逆行、闖紅燈、飈速、霸道地凌駕於一切交通法規之上的,西安摩的。

1

“夥計!揍不揍!”

摩的的江湖名號,已興起二十多年。說短不短,說長不長。

它有“速度”和“激情”的外衣開過去就帶著張狂的內裡

載著年少的人們穿行百里

火車站,是第一批摩的師傅的駐紮地。從出站口到圍欄,每走幾步就能看到穿著皮衣夾克的西北大漢,他們帶著捨我其誰的表情,說著行話:“夥計!揍不揍!”聽不懂的人會犯怵,總會埋下腦袋,邁著小碎步快速前行,生怕跟摩的師傅對上眼。後來很多人才知道,“揍”就是“走”的意思。

第一次坐摩的的人,總會迎來不知從何說起的安靜,還有那雙不知何處安放的雙手。那一刻的安靜,讓街景倒退得更快,感受風吹髮絲的慌亂。師傅突然踩一腳剎車,我們的臉粘上了皮衣,又迅速抬起,雙手無意間準確地抓住了後座的把手。

終於,我們融入了摩的的溫度。

當西安摩的已成往事

從今天天氣怎麼樣,哪條街上有交警開始,我們和師傅的聊天可以延伸到,誰家的涼皮比較好吃,房價漲到了多少錢一平米。大部分時候,摩的師傅說了很長一段話,我們坐在後座上,只能靠猜想去交流。穿行在馬路上,風太大,說出口的話一下就被風吹得七零八落,我們扯著嗓子大聲回應一句:“對!”管他說了什麼,算是有了回應。

江湖氣力到達鼎盛時我們可以搭乘的交通工具都小而隨意自如地勾勒著城市道路

三輪車變成機動車,機動車又改成電瓶車,有的還加裝了車篷用來遮風擋雨。不僅讓你享受到專車福利,還能體驗一把敞篷的快感。

當你上班遲遲等不到公交時,在地鐵口、小巷口、路邊,這一股江湖勢力在為你爆燈,如預料般等待著你,開始奔走於江湖,幫助“上班遲到”的落難人士。

他們江湖路子野,集合據點多,記錄的是每一個人短暫的行程。

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摩的的穿行,摩的的奔波,西安摩的已經被揉進了這座城市的血肉之中。

2

“有錢的話,誰還跑摩的”

江湖路遠,摩的師傅總喜歡在各大學校門口等待,用師傅們的話來說,“娃們家家是最有錢的。”

生活不易,會開摩的也算是掌握一門生存技能。過去,雖然摩的師傅瘋狂飛馳看似不羈,但骨子裡,他們從未停下對生活的追求,他們用一輛摩的,貼近地面,貼近最殘酷的現實。

有位師傅,曾經告訴我他的孩子在外地學藝術,我問他,“學藝術可得花不少錢吧?”師傅笑著回答我:“可是有盼頭啊,額開摩的也算是有份工作,忙活一輩子不就是為咧額娃。但額怕他一個人在外面不安全,他還需要額,所以額開摩的也開得慢。”

我說:“那安全肯定還是第一位。”

他說:“那沒辦法啊!額掙娃們的錢,給自己的娃,有錢的話,誰還跑尼!”

當西安摩的已成往事

過去許多外來打工的人都做了摩的司機,用這種方式在西安立足。也有部分摩的司機後來轉行做了外賣員或者跑腿員,他們說:“麼辦法,除了騎車,撒也不會。”

我們往往用一群人去解讀一個時代,往往在江湖的這一端看著那一端的人。摩的流行的時代,那個時代下的人,從來都很清醒,他們知道這是怎樣的工作,知道所有的擔憂,可越接近他們的內心,越能體會到——

面對生活有太多無奈。”

3

“也太恐怖了吧”

有個小姑娘說:“其實小寨賽格到省體的路,本來不長不短,不坐摩的也沒有別的車了,坐公交要等好久,走路有點長,出租車又有點貴。可是這些摩的師傅太可怕了,到處超車,走的都是S型路。以後寧願在公交上哭,也不願意在摩的上笑!”

摩的司機個個兒都像披荊斬棘的將軍,千軍萬馬中取敵將首級,武藝高超、所向披靡。

當西安摩的已成往事

還有個女孩說:“大冬天坐摩的也太冷了吧,我都是怕遲到了坐的,還不如遲到了扣工資呢。有時候大早上剛洗完頭,不得不坐摩的,吹得吃一嘴頭髮不說,還白整了髮型;有時候穿著裙子高跟鞋,必須得側著坐,但是司機們不會顧及這些啊,搶道兒的時候感覺腿馬上要犧牲了。”

他們為了兩塊五,還真敢要錢不要命,只要你敢上車,法國巴黎也能把你拉過去。

4

“那是都市裡的珍貴的浪漫”

然而,速度終究輸給了安全。2000年,西安市政府發佈了禁摩令。曾經的他們為你爭分奪秒,漸漸的,他卻不再是你心中的英雄。

摩的出事的新聞越來越多,還有警察在各個路口設關卡,嚴防死守。摩的師傅們漸漸開始組建了一個個微信群,時刻交流交警動態,躲避官兵的追捕。

幹這行,不管是出了事還是被收車,對於摩的師傅的職業生涯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當西安摩的已成往事

2010年的一天,劉某和妻子領完結婚證後,坐在摩的上商量著什麼時候去拍婚紗照,卻不想與一輛貨車相撞,起訴獲賠164餘萬元,劉某致殘。

2011年的一天,廣東一名女子乘坐摩的發生車禍致死,法院判決司機承擔全部責任,保險公司無需賠償。面對鉅額賠償的情況下,摩的司機因承受不住巨大壓力,選擇臥軌自殺。

生活的無奈

呼之欲出的壓抑有時候是生命無法承受的苦楚

那天堵得厲害,摩的師傅一邊載著我像小魚一樣在車流中游來游去,一邊聽著微信群的交警動態。離一個十字路口還有一段距離時,師傅停下車說:“你先把錢一付,背好包側著坐,過了十字肯定還拉你呢。”但我還沒準備好,就踉蹌地跪在地上,來不及回頭就聽見發動機的聲音,師傅猛踩油門掉頭就跑,不見了蹤影。那一刻,才知道這原來就叫“摩的卸貨。”

而那一跪就跪別了摩的時代

當西安摩的已成往事

共享單車的出現,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促使摩的事業的末日降臨。

摩的不再是市民們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的唯一途徑,大家更願意選擇安全便捷,價格便宜的共享單車。市場更直接,它選擇放棄了摩的。以前城管整天頭疼摩的監管問題,而如今,他們都自動消失。

我和很多人聊過,他們雖然不再願意坐上摩的,但他們說:“我曾經願意坐摩的的日子是我對自己青春的消耗因為無畏因為放肆因為覺得那是都市裡珍貴的浪漫。”

當西安摩的已成往事

摩的的名號沒了,江湖,自然也就沒了。

或許在哪一天堵車的街頭,你想起了摩的當年的名號——“都市浪漫”。

也許終有一天,摩的會徹底消失。

但是,這時候的我們可以不再清醒。

因為你意識到,那段與摩的告別的路口,也是與你年少輕狂的告別。

摩的被消耗,你在被消耗,這個時代也在被消耗。

所以你得記得他們叫做西安摩的

當西安摩的已成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