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中國鋼鐵金融衍生品國際大會,大宗商品市場展望,他們說……|會議紀要

2018年6月21-22日,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主辦,中國期貨業協會特別支持,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清算所協辦,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冶金行業分會和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我的鋼鐵網)承辦,新加坡交易所、華泰期貨有限公司、北京華融啟明風險管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支持的“2018年(第三屆)中國鋼鐵金融衍生品國際大會”在上海浦東香格里拉酒店舉行。

6月21日,同期論壇在滬隆重舉行,各大協會領導、上海鋼聯分析師分別對建築鋼材、板材、不鏽鋼、廢鋼、鐵礦石、煤焦、鐵合金等大宗商品市場進行分析與展望,下面小編為大家奉上論壇中的精彩乾貨:

上海鋼聯板材分析師胡賽男:

2018年板材市場年中產量創下三年內新高,預計上半年熱軋產量增加300萬噸,儘管2018熱軋板卷產量雖增,但庫存卻連續19周的下降,維持在歷史相對低位,供需處於極度平衡。由高價格背後引發的市場變化主要有,板材品種間價差分化,冷軋夾縫中求生,2018年冷熱價差不斷縮小至320元/噸,鍍冷價差卻在迴歸後繼續增加至530元/噸,冷軋整體“高不成、低不就”。

2018年預計產能將達到29890萬噸,新增10條產線2930萬噸;未來19年之後預期新增3條產線、產能1450萬噸;2018年預計產能將達到13533萬噸,新增3條產線150萬噸;未來19年之後預期新增3條產線、產能260萬噸。而由於區域價差趨於常態化,也導致生產區域結構的改變、區域資源結構的改變,如華南湛江、防城港、莆田的資源投放、華東市場本土資源的爆發,北方鋼廠資源投放策略的改變,由於華南是主要家電等終端消費市場,而北方則是貿易為主,將很有可能導致華南地區的板材價格持續處於偏低的狀態。在利潤支撐、需求支撐下,2018年下半年熱軋產量仍維持高位運行、熱代冷產品狀態下普冷勢必承壓運行、區域價差區域呈常態化發展。

展望後市,三季度季度熱軋、冷軋均價預計在4050-4150元/噸、4600-4750元/噸;三季度熱軋樣本企業達產率在83-85%之間波動,鋼廠產量將會維持高位;冷軋樣本企業達產率在82-84%之間。此外三季度板材出口量維持低1、2季度低位的水平,主要緣於內貿價格高位運行,出口意願不強;下游需求量會出現略增,汽車行業會逐步轉好。

大連商品交易所工業品事業部高級經理 敬銘軼:

中國鐵礦石期貨市場極具活力,價格發現功能初步顯現。鐵礦石期現價格相關性高達0.98,境內外價格聯動性日益增強。基差較穩定,期貨結算價在合約到期前能夠有效收斂。2017年,套保效率高達88.87%,能夠有效為產業客戶規避風險。

鐵礦石國際化總體思路是:原則以我為主、風險可控、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立足現有平臺,保持原有合約、基礎制度。核心技術系統、清算和風控模式不變。路徑是直接委託+轉委託,暫不允許直接接入交易。人民幣計價結算,美元作為保證金,暫不允許境外個人客戶參與。人民幣計價結算,美元作為保證金,暫不允許境外個人客戶參與。實物交割(保稅、完稅並存),倉單置換業務——境外客戶接到保稅倉單。

I1809開始使用新的標準品質量調整,固定的期貨升貼水價差已無法覆蓋的異常擴大的現貨價差,最便利交割品改變。低品礦交割,影響期貨標的的代表性和穩定性,影響產業客戶參考定價和套保效效果,有悖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此外,有實質性改變的是,S:有害雜質,影響鋼材質量(熱脆性),而且對環境造成汙染;90%以上的樣本,其硫總量在0.03%以下。《高爐鍊鐵工藝設計規範》,近大部分進口礦的粒度檢驗體系,主流礦絕大多數的粒度分佈在此範圍內。

引入境外交易者後,國際化後結算體系不變,保證金依舊實行封閉運行管理。國際化後的資金管理,從結算帳戶開立的角度來看,一個是境內機構的,包括交易所和國內的期貨公司,需要開立本外幣帳戶。第二個是直接委託結算的機構也需要在境內開立NRA人民幣期貨結算帳戶、NRA外匯專用期貨結算帳戶。

境外客戶的實物交割方面,倉單置換可使境外買方接到保稅倉單,即倉單服務商註冊保稅倉單,與境內交割賣方的完稅倉單置換,交割賣方持置換後的保稅倉單,配對交割給境外買方。他指出,最後交割日後第7個交易日閉市前,未提交發票的,在當日結算時按貨款的5%預扣相關款項。賣方未按期交倉單,買方未按期補足貨款的,構成交割違約。違約方支付違約部分合約價值20%的違約金給守約方。如果雙方均違約,對雙方分別處以違約部分合約價值5%的罰款。

上海鋼聯焦炭分析師 熊超:

從2018年煤焦的供需來看,環保利潤雙驅動下供需緊平衡。2017年我國共產原煤34.89億噸,增2.4%;焦炭產量4.36億噸,降3.0%;2018年1-5月共產原煤13.97億噸,增0.2%;焦炭產量1.76億噸,降3.5%。2018年上半年焦煤進口情況:2017年我國煉焦煤進口總量6990萬噸,同比增長15.2%,但受進口煤限制因素影響,進口增速逐步放緩。2018年1-5月我國共進口焦煤1952萬噸,同比下降35.36%,除5月份同比增加之外,1-4月進口量均大幅下降。從庫存端來看,近兩年焦炭價格變化較大,參與的貿易商和資金也是越來越多,導致目前港口庫存上升也是較快的。

2018年上半年焦炭出口情況方面,2017年我國焦炭出口總量809.48萬噸,同比減少211.53萬噸,降幅20.7%。2018年1-5月我國焦炭出口總量386.79萬噸,同比增加47.26萬噸,漲幅13.92%。

國家政策主導雙焦市場,環保高壓下雙焦企業停限產呈現常態化,雙焦價格全年跟隨鋼廠利潤波動,寬幅高位震盪。焦煤結構性價差繼續擴大。

從供應來看,截止6月19日,288口岸蒙煤通關量97.29萬噸,環 比5月減35.01萬噸,1-5月通關552萬噸,同比去年降33%。5月從蒙古進口焦煤301萬噸(含策克口岸),環比四月增17.2%。後面如果政策寬鬆,對我們供應也是有一定影響的。同時目前在澳洲影響力較大的企業有必和必拓、力拓礦業、嘉能可、英美資源、博地能源、捷琳巴集團、兗礦、South32 等8家公司,上述公司生產原煤總量佔澳煤炭總產量的90%以上。4月份澳洲煤成交最為密集,從5月份的進口數據可以看出,5月從澳洲進口291萬噸,環比4月增 29.9%;同理可推測,由於5-6月進口成交情況相對 較差,6-7月進口焦煤到港環比將下降。

從焦煤需求來看,結構分化,環保要求嚴厲,提升鋼廠對焦炭的品質要求,從而提升焦化對低硫煤需求增加。

從價格來看,本週全國焦企平均噸焦盈利大幅上升,上週末至本週,全國焦企陸續掀起新一輪漲價,漲幅均在100元/噸上下,部分焦企略有不同,受焦炭價格上調影響,全國焦企利潤再破新高。本週焦煤價格出現分化,漲跌互現,部分煤礦地銷價格下調50-60元/噸,這對焦企成本方面並未造成明顯變化。據Mysteel最新消息,目前焦炭提漲情緒濃厚,環保限產繼續發酵,焦企影響較為明顯,短期供需矛盾仍在,後期焦炭大概率仍有1-2輪上漲可能。焦企盈利情況將持續偏好。同時熊超指出,運輸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汽運費對焦炭的影響也是較大的。

因此,2018年雙焦市場以環保驅動為核心,全年焦炭供應將呈現下降趨勢,整體價格預計高位運行。行業利潤也將重新分配,焦化利潤較往年或將繼續好轉。

浙江熱聯中邦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原料事業部總監丁國平:

基差貿易是伴隨著大宗商品貿易存在的,交易的是標的物價格和對應期貨的基差,而貿易利潤則是與基差波動有關。

基差貿易的優勢方面:能有效的降低貿易過程中企業承擔的風險,提高經營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差波動主要是受商品當前供需平衡的影響,即物流和庫存,可以充分發揮貿易商的比較優勢;好的保值操作可以通過期貨的溢價來獲得無風險收益。劣勢方面:收益率相對較低、基差貿易的專業性較強、對資金管理的要求較高、相對於傳統貿易是一個理念的挑戰。

在鋼鐵產業鏈基差貿易的六個貿易模式,分別為:優化庫存成本的基差貿易模式、優化採購成本/模式的基差貿易模式、以獲得基差波動為目的的基差貿易、以獲得貿易利潤的基差貿易模式、以區域差/規格差為主要目的基差貿易、基於生產經營企業鎖定加工利潤的基差貿易。

在基差貿易中需要注意到以下六方面的細節。一是需要弄清期貨標的及其估值。以鐵礦為例,要了解品位交割、品種之間的升貼水、交割地點、交割費用和時機。二是要有完善的交易方案。三是利潤核算,以現貨和期貨兩邊的利潤/虧損加總評估總體收益為原則。四是資金管理。五是增值稅。六是這種貿易模式不是無風險的貿易模式。

中國煉焦行業協會會長崔丕江:

自2016年以來,伴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漸復甦和中國宏觀經濟的穩中向好,中國的煤焦鋼產業也呈現出由冷變暖的新變化。儘管這2年焦化行業市場起伏波動較大,但全行業也總體實現盈利。煤焦鋼行業市場的供需變化,價格和效益的明顯改善,最關鍵的因素是幾年來1億多噸“地條鋼”的取締,企業庫存、社會庫存的縮減、違規企業、部分僵死企業的退出,使市場的供需達到了新的平衡,從而推動煤焦鋼價格的大幅回升。

2018年,焦化行業的經濟運行總體向好,但市場仍不穩定,焦炭價格起伏波動較大。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一是,焦化行業集中度偏低,產能還處於嚴重過剩狀態,以價格為主要手段的同質化競爭沒有本質性改變。二是,獨立焦化企業與市場用戶的互利共贏關係還沒有真正建立,為用戶創造價值、科學合理的定價機制還沒有形成。三是,環保治理督察的限產規定在不同地區,執行力度差異較大,以及市場信息的不對稱,市場的供需平衡調節滯後。

目前的環保治理對焦炭市場供需狀況的影響已不容忽視。目前來看,山東地區環保限產強度不大,各市焦企開工幅度淄博、聊城、德州在80%,濟寧90%,其他市焦企大部分處於滿產狀態。山西地區: 焦企限產僅在局部地區,臨汾、長治、晉中地區有10%-30%限產幅度,其他地區實際開工率接近滿產。 河北省全省焦化企業的限產率基本在30%-50%。江蘇徐州地區:當地政府採取了強制性措施,10多家焦化企業已經將焦爐推空停產。5月份以來,從焦炭主產區利潤情況看,山東、河北、山西焦企利潤在200元/噸左右,內蒙地區焦企利潤100元/噸,個別在200以上,焦企與鋼企利潤相比差距縮小,鋼價企穩小降,焦炭價格繼續上行。

2018年我國焦化市場的供需狀況還將處於供過於求的局面,焦化企業的調整分化還將繼續演變。市場的波動變化除了用戶市場的穩定性影響外,環保合規達標的監管影響將是重要因素。

要認清環保治理今後發展的趨勢。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了“三大攻堅戰”,汙染防治是其中之一,國家環境治理的意志和決心前所未有。

據中焦協調查,目前全國規模以上焦化生產企業有455家,冶金焦產能4.45億噸,再加上蘭炭企業,大致有500多家,產能超過6億噸,也是產能嚴重過剩行業。2017年全國焦炭產能4.31億噸,消費煉焦精煤5.85億噸左右,化石能源消耗量大,也意味著汙染物的排放量也比較大。但是500多家焦化企業真正能達到“煉焦化學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的企業還是少數,如果考慮幹熄焦二氧化硫和焦化全流程VOCS排放達標可能是寥寥無幾,焦化企業的環保冶理水平如何與國家總體目標、大的發展格局相統一,要有緊迫和責任感。

上海鋼聯礦石分析師俞晨:

2018年鐵礦石市場的供應端來看,2018年一季度全球主要礦山產量3.31億噸,環比去年四季度下降3626萬噸,2017年一季度環比2016年四季度下降5644萬噸。礦山整體產量基本持平,高低品礦結構性調整。

2018年前5月,澳洲鐵礦石累計發運3.41億噸,同比增2045萬噸。詳細來看,力拓累計發運1.39億噸,同比增812萬噸;BHP累計發運1.14億噸,同比增770萬噸;FMG累計發運0.69億噸,同比增465萬噸;其他礦山累計發運0.17億噸,同比基本持平。巴西前5月累計發運1.41億噸,同比降35萬噸;Vale累計發運1.24億噸,同比增350萬噸。綜上,前5月澳洲巴西發運同比增2010萬噸。

深入來看,前5月中國鐵礦石淨進口鐵礦石同比約增1600萬噸。詳細來看,2018年前5月,26港口鐵礦石累計進口4.38億噸,同比增1973萬噸。澳洲巴西鐵礦石累計進口3.73億噸,同比增2803萬噸。另外,印度、塞拉利昂因政策和成本影響進口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中國鐵礦石出口222.9萬噸,同比增200.4萬噸,去年全年累計出口545.1萬噸。

前5月國內鐵精粉產量同比下降約1900萬噸。2018年前4月中國礦山冶金企業協會重點企業精粉產量累計3560.9萬噸,同比降102.8萬噸。2018年前5月Mysteel統計266座礦山企業鐵精粉產量累計5866.4萬噸,同比降1077.2萬噸。國內大型礦山生產平穩 中小型礦山產量大幅下降,產量下降主要集中在河北、山東、安徽、江蘇、四川等區域。

從需求端分析,2018年前四月中鋼協統計重點企業生鐵產量累計1.96億噸,同比去年降767.3萬噸。2018年前5月Mysteel統計全國生鐵產量累計3.24億噸,同比去年降1694.9萬噸。一季度冬季限產,3月份後邯鄲、唐山非限產季限產政策、江蘇環保以及青島上合峰會等影響下產量同比下降明顯。政策擾動下高爐復產不及預期,鐵水產量同比降幅較大。

前5月鐵礦價格高位回落後窄幅震盪運行。5月底,Mysteel62%澳粉指數為64.3美元/幹噸,當前全年均值70.47美元,同比下跌7.15美元。

當前市場的關注點主要是:港口高品礦與貿易商庫存對價格的影響,高利潤驅動下,高品粉庫存對價格呈現密切的負相關趨勢。港口貿易份額佔比提升,貿易礦庫存對價格的影響增加。同時要關注的是中小型貿易商對價格階段性產生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鋼廠補庫節奏對價格的影響,高利潤下鋼廠由被動補庫轉為主動補庫,對價格的影響和先行性增加。當前鋼廠庫存處於高位狀態,但環保限產頻繁導致日耗仍處在低位。同時,區域需求不同導致的港口間價差,一季度華北地區受冬季限產影響疏港影響較大,但沿江和華南地區疏港量同比增加明顯。當前45港口鐵礦石日均疏港量283.5萬噸,達去年同期高位。

根據歷史數據總結,鋼廠利潤在600元以上時鋼廠並不會考慮高低品間性價比問題,因此高低品價差不斷提升,反之亦然。由於鋼廠庫存週期的原因,高低品價差變化較利潤變化通常有30-40天的週期。目前港口庫存在1.6億噸附近,利潤下降時鋼廠配礦變化對礦價壓力較大。最後值得一提的就是廢鋼與鐵水的替代性影響,當前江蘇地區電弧爐噸鋼毛利潤在479元/噸,長流程噸鋼毛利噸1238元/噸。轉爐廢鋼比列高企及電弧爐新增產能陸續投放,使得廢鋼與鐵水價差收窄,電弧爐逐漸成為利潤邊際企業。

2018年鐵礦石的供應端來看,全球礦山產量不及預期,2018年初預估全球主要礦山產量增加4000萬噸,目前全球礦山預計產量下降980萬噸。中小型礦山減產,預計國內環保加碼對生產影響較大。四大主流礦山增產約4000萬噸,力拓Silvergrass礦山達產後將增加1000萬噸產量,預計2018年新增產量1000萬噸,年產量達3.4億噸,BHP鐵路運輸改進後,產量將增加670萬噸,預計年產量達2.74億噸,Vale的S11D項目繼續放量2000萬噸,預計年產量達3.82億噸,RoyHill今年繼續達產至5500萬噸,增加1250萬噸。此外,高品粉礦供應壓力增加,2017年澳洲發往中國主流高品粉礦共計3.03億噸,較2016年增加2091萬噸。2018年一季度澳洲高品粉礦同比增加950萬噸至7842萬噸,2018年高品粉礦預計增加2800萬噸。國內礦山生產受環保影響較大,2017年國內鐵精粉產量約2.65億噸,2018年預計2.4億噸左右。環保壓力下露天礦山生產受到影響較大,同時因環保設備不達標停產礦山明顯增加。

從需求來看,高爐開工受環保政策的影響全年降幅較大。2017年淘汰在產產能2612萬噸,影響明年產量約1168萬噸。2017年新增產能846萬噸,明年新增產能1472萬噸;影響明年新增產能約1064萬噸。2018年一季度全國高爐鐵水產量同比下降1200萬噸。2018年全年鐵水產量預計下降2250萬噸。

從成本端深入分析,品種結構性矛盾導致中低品礦山成本增加,全球鐵礦石需求量約在19億噸左右,對應2018年Q1成本曲線在60美元。高低品價差拉大導致中低品礦山成本抬升。50-60美金附近對應約3億噸鐵礦石產能。

鐵礦石過剩矛盾仍未緩解,高品增加或至均價回落。2018年中國鐵礦石淨進口量10.9億噸,較2017年增1700萬噸;國內鐵精粉產量2.4億噸,降2500萬噸。生鐵產量全年降2250萬噸,需求約減少3600萬噸,至年底港口鐵礦石庫存有望達1.68億噸。全年鐵礦石55-75美金內區間震盪,全年均價在65美金。

永安期貨宏觀分析師王鵬闡述宏觀經濟分析與大宗商品價格展望:

債券和股票,從定價理論角度,利率均與價格負相關。其中,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與債券收益率相關性較強,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上升將使得標普500出現調整。此外,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與標普500市盈率也有負相關性。中國市場利率與債券收益率相關性較強,與上證綜指走勢和上證綜指PE相關性較弱,說明中國股票價格走勢更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利率與資產價格的市場表現主要是通過供需基本面影響的,利率到大宗商品價格主要是通過需求傳導的,且分析指出,利率長期趨勢下行將帶來大宗商品長期牛市,自然利率趨勢變化的核心因素是人口結構的變化,趨勢性下行對利率的壓制已經見底,經濟增長的趨勢開始推升利率中樞,利率大趨勢正在迎來改變,貨幣政策迴歸正常狀態。從利率的角度長期看,大宗商品價格可能迎來長期熊市。

消費是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部門,未來短期可能維持;基建短期有反彈可能,中長期要等待經濟壓力盡顯時出手;談到房地產的長期壓力與短期期待時,房地產有長期需求、剛需、以及政府調控,從目前情況來看,人口剛需特徵顯著,但明顯減弱。

城鎮化對房地產需求的支持整體漸弱,短期有支撐但在放大差異,改善需求已經體現,但居民負債對改善需求有壓力。低庫存成為房地產業鏈核心驅動因素,生產端收縮拐點可能已過,就業和收入是消費的支撐,也可能成為風險點。另外,需密切關注房地產新開工持續啟動對大宗工業品價格的提振,房地產方面需要跟蹤國家政策,另外談到未來房地產公司有個坎--現金流,從邏輯推理上說,這個坎過去,結論不會太悲觀。

最後,大類資產配置建議是,債券估值中短期變動不大,長期繼續高估,與歷史均值比較,目前10年債收益率繼續高估。與國債收益率相比,股票上證50和滬深300比較不錯。5月大宗商品收益下降,工業品下行比較明顯。6月測算結果顯示,金屬板塊吸引力最強,建議關注金屬板塊。

鄭州商品交易所非農產品部經理袁偉傑介紹鐵合金期貨運行情況:

鐵合金由鐵煉成鋼過程中,用量少,但不可或缺。就硅錳、硅鐵產供銷情況進行簡單分析介紹之外,還表示引起價格變動的有政策因素,以及下游需求、黑色系價格聯動。

倉單細節方面,有倉當非通用,倉單有效期和倉單用途。倉當非通用是指買方只能到倉單載明的倉庫或廠庫提貨,其中倉庫倉單為提貨制,廠庫為送貨制。送貨地點為指定交割倉庫或協商地點。客戶可以與廠庫協商交割貨物規格、品質以及送貨地點。

鐵合金期貨特點有產業鏈條長,合約規則簡單,交割品級確定以及交割區域集中。近期交割單位稍作修改,交割單位由35噸改為5噸,自1901合約開始施行。另外,錳硅廠庫倉單由原來的每年2、6、10月退出,修改為每年10月退出,與錳硅倉庫倉單有效期一致,該倉單自新倉單年度施行(已施行)。硅鐵倉庫入庫日期要求由30天以內改為90天以內。廠庫交割流程細節有得到優化,《提貨通知單》由開出10個工作日內到廠庫辦理提貨手續,改為開出20個工作日內到倉庫或廠庫辦理提貨手續。

近期運行情況來看,硅鐵成交持倉顯著增加,錳硅成交持倉趨於穩定。硅鐵客戶數量顯著增多,硅鐵期貨2018年1-5月,每月參與交易客戶數量平均超4萬個。錳硅客戶數量較為穩定,2018年1-5月,每月參與交易客戶數量平均3.1萬個。另外,法人持倉佔比趨於穩定,價格發現功能良好,就成功交割經驗而言,合金企業、貿易商、鋼廠、機構種類全覆蓋。

上海鋼聯硅錳分析師査佐棟發佈及解讀2018年Mysteel硅錳半年報:

2018年錳礦原料漲幅高於硅錳均值,硅錳價格雖高,但廠家利潤一般,3月甚至出現虧損,錳礦底部價格上抬、生產廠家底部成本上升、但產品漲幅未及原料。同時,2017年錳合金廠的穩定盈利,使得南北較多關停廠家復工,對於錳礦需求逐步上揚,2018年 2-3月南非礦進口減量,導致價格出現明顯異動,帶動其他礦種價格聯漲,UMK南非礦對華報價持續走高,較多商家不得不接手高價礦,給2季度商家經營埋下隱患。

而從2季度表現來看,隨著硅錳價格的小幅回落,錳礦跌勢更為嚴重,導致了錳礦商家整體盈利不佳的現狀。回顧來看,基本2018上半年硅錳合金走勢可以概括為環保成常態、鋼廠需求北弱南強、礦價大幅漲跌、硅錳價升利減、供應增加,價格承壓。

縱觀硅錳行業,雖總體產量佔比大,但價格仍易受下游鋼廠定價、錳礦、電費等因素影響,目前鋼廠利潤仍達到800元/噸到900元/噸,內地大約在500-800元/噸之間,電爐生產利潤則在200-400元/噸之間,高利潤刺激下,鋼廠生產積極性不減,產量仍有釋放空間,鋼廠利潤較好,增產意願較為強烈,但由於對中長期鋼市不看好的情況下,大幅上漲概率較低,預計鋼價震盪偏強。另外,南方和北方硅錳產區均有可能將華東鋼廠成為後期爭奪點。

就2018年下半年來看,硅錳新開工仍偏多,貴州地區將有幾家新增投產,進口錳礦供應大概率維持增加,錳礦價格仍有大幅波動可能,而下半年鋼材新標準,利好錳用量,環保普查成常態,小企業退出 ,暫能緩解供需矛盾,南北形成規模化產業,近幾年盈利頗豐,扛價格,減產力度可能不及預期,硅錳後期價格最關鍵的仍是解決供大於求的問題。

永安期貨黑色分析師陳濤對近期雙硅期貨基本面看法:

硅鐵方面,近期現貨小幅持穩,75B硅鐵現貨出廠報價6300-6400元/噸,6月鋼廠到廠承兌價在7000元/噸。從上游和利潤方面看,根據區域不同,電費在0.29-0.45元/度之間,成本構成差異較大。硅石和電極糊等雖然成本構成不高,但對生產影響較大,成本預估5602.5元/噸,利潤相對較高,盤面升水200。高利潤導致供應增加,產量維持高位。國內價格低於國外價格,從3月開始出口好轉,出口增加。

就需求來說,18年粗鋼利潤維持高位,粗鋼產量維持高位,對硅鐵需求保持旺盛。另外,金屬鎂產量近期恢復比較明顯,金屬鎂價格比較堅挺,月均需要硅鐵7-7.7萬噸。出口方面,由於3月份國內外價格倒掛,出口量明顯增加,7萬噸金屬鎂出口緩解了國內過剩的矛盾。

近期需關注的是青海地區供應增量,上合峰會結束後鋼廠進行補庫,還需關注出口情況。受環保影響,高利潤下後期供應會有增加,盤面小幅升水,短期現貨有所走弱,盤面隨現貨走弱,建議逢高做空,但警惕環保加碼對供應端的影響。

硅錳方面,受內蒙環保影響,現貨回暖。從供需來看,環保導致供應偏緊,而需求端需關注鋼廠復產,短期供需偏緊,待環保結束後供應恢復會有過剩。雖然上游錳礦港口庫存相對偏高,但近期硅錳大幅上漲,導致錳礦貿易商提漲礦石價格。從盤面估值來看,盤面平水,利潤中性偏高。他還強調,後期需關注環保結束後的供應恢復,以及需求復甦情況;環保短期帶動現貨上漲,環保結束後高利潤會導致供應恢復,短期供需偏緊,環保結束後供應恢復會有過剩,錳硅整體短多長空。

在新的發展機遇和經營形勢下

塑料產業的發展新動向是什麼?

2018中國塑料產業大會的同期論壇

華泰期貨主辦的“塑料產業新發展專題論壇”

2018年6月26日在杭州黃龍飯店隆重召開

(免責聲明:大宗內參力求使用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並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大宗內參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並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大宗內參無關。本文章版權歸大宗內參所有。歡迎分享本文,轉載請

1.憂慮情緒消退,焦炭期價震盪攀升,看看他們怎麼說?| 圓桌解盤

2.蘋果全線跌停!永安在黑色上上演乾坤大挪移 | 持倉八卦

3.

魯曉靜:需求淡季不淡疊加貿易戰下,鋼材路在何方? | 獨家專訪

4.三大做空蘋果主力出現,這次你做空了嗎? | 持倉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