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成都市成華區:老工業城區的新經濟實踐

6月初,成都在全市對外開放大會上提出:把握機遇,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高水平建設西部國際門戶樞紐和內陸開放高地,加快建設面向西部服務全國的國家中心城市。

這為正加速從老工業城區向對外開放窗口跨越的成都市成華區帶來新機遇、新動力。在成都市新一輪對外開放和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進程中,成華區具有交通、人才、空間等諸多優勢。轄區擁有西南最大的綜合交通樞紐成都東站、電子科大、成都理工大學以及中國電子十一院、航天科工通信技術研究院等“五院三司”科研總部……

成都市成華區:老工業城區的新經濟實踐

▲成華區龍潭新經濟產業聚集區,已彙集了智能製造等一大批新經濟產業形態。

“面對新的機遇,我們有信心以六大產業功能區為主陣地,以新經濟為主攻方向,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支撐,打造以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為主要方式的新發展格局。”成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華正以“文旅成華”為發展定位,以六大產業功能區為主戰場,19項重點工程為主抓手,推進城市的產業、功能、民生等轉型升級。

樞紐經濟借勢加速形成

6月1日,國際化醫療健康“鉅艦”——成都鵬瑞利國際醫療健康中心正式在成華區起航。依託成都東客站,搶先入駐成都鵬瑞利國際醫療健康中心的八大醫療健康服務機構,正構建一個覆蓋人全部生命週期的國際化醫療綜合體。

除此之外,成都東客站周邊還聚集了通威夢魔方廣場、明宇創客廣場、中迪禾邦廣場、天祥港澳中心、劍恆國際廣場、井泰東方廣場、佳年華廣場等10多個大體量城市綜合體建設項目,在建商業面積達240多萬平方米。

數據顯示:目前,成都東客站西成方向動車組列車每日開行總數增至67對,汽車客運站始發班線達到173條,預計今年總客流量將突破1億人次……成都東客站正在不斷刷新歷史紀錄,多條鐵路、公路、地鐵客運線在此交匯,海量的人流、物流、商務流、信息流在此匯聚,以東客站為核心的樞紐經濟發展區正借勢加速形成。

“成華具備交通、通信‘雙樞紐價值’。成都東客站,目前日客流量達30萬人次,未來將達100萬人次;全省IP互聯網和成都通信大數據服務‘總樞紐’安家成華,這兩大樞紐優勢疊加,將會迸發出巨大動能。”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汪小琦表示。

不僅如此,成南高速、成渝高速、成綿高速等5條交通要道也在成華區彙集——這也是兩倍體量於成都城南的宜家家居成都第二店選址成華,富森·美家居等行業巨頭繼續增資擴能的原因所在。

據瞭解,目前,成都東客站正加速打造城市級百億商圈,預計今年銷售總額將突破100億元。

“年內形成特色樓宇3個以上;培育顧連、鵬益、聖丹福等一批總部類企業;確保酒店會展業營業額突破3億元,舉辦具有全國性影響力的特色會展活動10次以上;累計引進醫療康養企業15家以上,累計引進新興金融企業120家以上,累計註冊資金120億元以上;2018年銷售總額突破100億元。”成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經濟向產業高端邁進

今年4月25日,“智創未來·成就繁華”2018成都市成華區新經濟發展(深圳)投資促進大會在深圳舉行,成華區現場簽約落地11個重點項目,投資總額達267億元,涉及智能終端、新金融、文化創意、商務商貿等多個新經濟領域。而就在此前幾天的4月21日,成華區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的四川成焊寶瑪、成都卡諾普兩家專注於人工智能系統研發的企業,摘得2017年度優秀機器人零部件獎、汽車行業十大系統集成商、傑出創業者獎3項機器人行業“諾貝爾獎”,榮登4月21日在上海舉行的第四屆恰佩克頒獎典禮舞臺。

一方面是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不斷入駐,一方面是技術標杆不斷取得新的突破——成華的新經濟發展,正加緊聚集和不斷拓展更深遠的發展空間。

盛夏時節,位於龍潭新經濟產業集聚區的智能智造標準化廠房項目仍在熱火朝天地建設中。項目一期工程預計今年10月前竣工,年內即開始二期工程建設。該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著力打造集智能終端、物聯網、芯片、汽車電子四大板塊,自主安全可控裝備及其他軍民融合產業於一體的智能智造產業園,項目投產運營後三年內產值可達300億元。“成華正打造‘智慧生產空間’‘文化創意空間’‘辦公商務空間’等產業發展新載體,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先導、智能經濟為骨骼、創意經濟為靈魂、流量經濟為血脈、分享經濟為特色的新經濟產業體系和生態系統。”成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成華區正積極主動融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時代大潮,大力打造智能製造標準廠房、工程應用研發中心、聯合實驗室等“智慧生產空間”,引入航天科工智慧海派、北方光電總部、新銳3D研發中心等,構建智能製造產業生態圈,推動新經濟聚集壯大。

新經濟邁向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成華區有積澱:到上世紀90年代,成都東郊工業區2000人以上工業企業達160多家、從業人員15萬人,工業產值佔據了全市“半壁江山”,撐起了成都作為國家重點工業城市的脊樑,成華“工匠精神”源遠流長。成華區又推出“成華英才計劃”,吸引推動新經濟發展的更多“工匠”,創新“人才+項目+資本”協同引才機制,人才落戶數量在成都市各區(市)縣和各新區中排第四位。

“我們計劃未來3年,重點引進新經濟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商務服務產業等急需緊缺經營管理人才3000名、智能製造人才5000名、現代服務業人才4萬名、高技能人才4萬名、各類創新創業人才5萬名,將成華打造為人才匯聚之地、事業發展之地、夢想實現之地。”成華區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老舊廠房“長出”創意經濟

今年一季度,成華區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有完美世界文創產業園、萬科天薈等12個新建項目動工開建,總投資126.5億元。

“今年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確定了五大具體工作目標,將完成1個文創產業園區建設、建成2處特色商業街區、舉辦不低於3個國際性品牌節會活動、引進不少於4家總部企業、引進不低於50個優質文創企業或項目。”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管委會負責人馬健偉介紹。

如果說,在成都,寬窄巷子“最文化”,太古裡“最時尚”,那麼,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可以說“最娛樂”。作為成都市66個市級產業集聚區之一,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使得曾經的“老東郊”煥發出新的活力。

成都市成華區:老工業城區的新經濟實踐

▲成都市成華區利用工業文明遺址發展創意經濟,讓老舊廠房“長出”新經濟,獨具特色的東郊文化創意產業集聚

“成華區擁有成都豐厚的工業文明底蘊,有價值的工業遺蹟14處,佔全市50%,東郊記憶每年入園遊客達500萬人次,累計接待入園遊客超過3000萬人次,成為讓全球朋友認識成都和成華、讓天府文化通向世界的新窗口。”成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成都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實施規劃》中,成華區工業文明名片最多:機車廠片區、禾創藥業倉庫、109倉庫、103倉庫、華西混凝土供應站、原101貨運市場、錦江電器廠、機車車輛廠、燈光球場……

在成華,老廠房正“長出”新的創意經濟。

“文創方面,我們充分挖掘利用八里莊片區老舊廠房、倉庫等工業遺址資源,整體規劃建設機車1951創智天地、錦電1954創意大院、禾創1956影視聚落等主題聚落,將老舊廠房打造成創意工坊,在沒有增加建築密度和開發強度的同時,提供利於創新創意的大型空間。”成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瞭解,目前完美世界項目正加緊建設,預計今年10月底前完美世界文創產業園將建成移交。完美世界文創產業園依託始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禾創藥業倉庫,佔地面積約21.6畝,總建築面積約10103平方米,該項目將攜同中國愛樂樂團等一批音樂及文娛產業資源批量入駐,建設在泛娛樂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集音樂、表演、藝術培訓、產業展示、項目孵化為一體的綜合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