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近2年,為什麼有負債的人獲取財富的速度超過了沒負債的?

前幾天和一個朋友聊天,他住著爸媽的房子,無貸款,還擁有一份體制內的工作,生活壓力比較小。不過,他說,最近看上了北京的共有產權房,想用公積金貸款買一套,那樣公積金就不會浪費了。

朋友的這番話讓喵姐想到了一個問題,“身上沒有任何負債,是不是最佳選擇?"

無負債最大的好處是自由,此自由指的是可以按照自己意志行事的自由。不用為還債發愁的人,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來一次不用瞻前顧後的辭職。

喵姐身邊那幾個沒負債的朋友,小日子的確很滋潤,平時開著好車吃吃喝喝,每年還要出國遊玩一兩次。沒負債的人,有時候真的讓人羨慕。這麼看,無負債似乎是最佳選擇。

近2年,為什麼有負債的人獲取財富的速度超過了沒負債的?

和無負債相反,有負債最大的感受是不自由,做很多事情都要瞻前顧後。想出去旅遊,又怕花錢太多,工作不順心想裸辭,又怕沒了收入還債困難,總之,幹什麼都會有顧慮。

對比之下,無負債似乎是最佳選擇,但不知你發現了沒有,伴隨著房價的暴漲,那些善於運用槓桿的人,近兩年的財富增加速度要遠遠快於那些沒有任何槓桿的人。

2年前,假如手裡有300萬的資金,激進的人會選擇貸款購買總價500萬甚至更貴房子,北京樓市最高峰的時候,其房子總價會達到1000萬以上,賣掉的話其擁有了至少800萬的資金。

而厭惡負債的人,當初用300萬的資金買了總價300萬的房子,房價翻倍後再賣掉只能拿到600萬的資金,一來一去相差了200萬,財富差距就這樣一點一點拉大。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負債又談不上是最佳選擇。

近2年,為什麼有負債的人獲取財富的速度超過了沒負債的?

喵姐並不是在編故事,現實中這麼做的人很多。喵姐有個前同事,2015年的時候貸款300萬買入了北京一套500萬的房子,那時候大夥都說他瘋了,現在看看真聰明。還有個同學,靠放大槓桿接連買了幾套房,幾年前畢業的時候大家都差不多,如今資產已經差了幾百萬了。

近2年,為什麼有負債的人獲取財富的速度超過了沒負債的?

中國那些頂級富豪更是運用槓桿的高手,通過借錢創業慢慢起家的人不在少數,像娃哈哈的宗慶後當初就是靠借了14萬接手了一家瀕臨破產的工廠,然後把它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飲料企業娃哈哈。

當然,運用槓桿的前提是擁有持續還款的能力且趕上好時機,時機不對還盲目運用高槓杆,會深陷泥沼出不來,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公司資金實力不足還頻頻上馬電動汽車項目,終於滿盤皆輸。

說了那麼多,其實不管是有負債,還是沒負債,都是個人的選擇。如果問喵姐傾向於哪種,我會選擇有負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