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月活躍過萬,人均付費113月,這款遊戲或超越《第二人生》?

想要了解更多的VR遊戲資訊 一定要關注VR陀螺!

編譯/VR陀螺

繼《VRchat》、《Rec Room》之後,又出現了一款VR社交產品——由英國團隊Sinewave Entertainment開發的《Sinespace》,與前兩者不同的是,這款應用是面向開發者的,並且開發者可以在其中獲得收益。

月活躍過萬,人均付費113月,這款遊戲或超越《第二人生》?

“為開發者而生的虛擬世界平臺”

這是《Sinespace》開發者Adam Frisby對這款應用的定位。這款VR社交應用由英國團隊Sinewave Entertainment開發,這家成立於2014年的公司,一直在VR社交產品上進行嘗試。

在這款應用中,用戶可以在虛擬世界中玩遊戲、購物、模擬訓練、舉辦虛擬活動、創建自己的空間……這是一個極其開放的世界。

月活躍過萬,人均付費113月,這款遊戲或超越《第二人生》?

模擬培訓場景

月活躍過萬,人均付費113月,這款遊戲或超越《第二人生》?

大型多人活動

現在《Sinespace》的月活用戶約1萬人,其不僅支持HTC Vive、Oculus Rift等VR設備,同時也支持單純的PC用戶,可以跨平臺使用。據悉,使用VR頭顯的用戶約佔十分之一。

PC端的用戶在遊戲中使用第三人稱視角,而VR用戶則可以使用第一人稱視角來體驗。

用戶之間交易獲得盈利

在Sinespace中,不論是運營的公司還是用戶都可以在其中獲得收益。據悉,Sinespace的用戶每次平均使用時長約2小時,平均每月的付費額為17美元(約113元人民幣)。

Frisby曾經參與到《第二人生》的開發當中,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遊戲,不過與其說是一款遊戲,其更像是一個平臺。Frisby稱,《Sinespace》是基於《第二人生》開發,但是功能要比後者更為豐富。

在《Sinespace》中的內容大部分都是由用戶自己開發。而他們開發的內容,可以在Unreal、Unity以及其他的開發平臺上使用,從這些內容上獲取的收益,開發者可以獲得70%,剩餘的30%將被平臺方抽走。

在《Sinespace》中,用戶可以購買服裝、載具、建築物等道具,這一設定與《第二人生》非常相似。據稱通過這些道具交易,有些開發者每個月能夠獲得數百美元的收益,而且隨著用戶的增長還將不斷提升。

而與《第二人生》不同的是,在《Sinespace》中,用戶可以通過攝像頭來識別面部表情,將用戶的表情同步到虛擬形象中。不過這個功能目前還不支持VR用戶,未來將對所有用戶開放。

月活躍過萬,人均付費113月,這款遊戲或超越《第二人生》?

超越《第二人生》?

《Sinespace》與其他VR社交應用相比,最大的特點在於其不僅能夠為平臺的運營方帶來收益,同時用戶也可以利用這個平臺來賺取收入。這與《第二人生》如出一轍。

現在《Sinespace》還只支持HTC Vive和Oculus Rift,所以如果用戶要體驗VR版本的成本相對比較高,不過據悉,這款遊戲未來還將支持Oculus GO、Gear VR、Daydream等平臺,計劃在未來幾周或幾個月內發佈iOS和Android版本。

此前開發過《第二人生》的開發商Linden Lab據稱目前也推出了VR社交應用《Sansar》的beta版,而《第二人生》的開發者Philip Rosedale則自創公司,推出了《High Fidelity》這款VR社交應用。

社交VR從2017年年末,在《VRchat》的帶動下開始備受矚目,用戶數量也是一路攀升。而市場上的VR社交應用也各自為營,用差異化玩法來吸引用戶。《Sinespace》這款社交應用能否超越《第二人生》雖然還難以斷言,不過從目前這款產品的勢頭來看,未來還是非常有潛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