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活水進城 水潤安陽”系列報道之三:彰武水庫生態水 清波潺潺入洪河

□記者 李杉

6月28日,晴空萬里,記者在洪河黃河大道橋段看到,水面寬闊、河水清澈。

“洪河治理得不錯。你看,河裡還有野鴨子捕食呢!”家住安陽工學院家屬院的市民武大爺一邊散步一邊高興地對記者說。

洪河發源於安陽市區西南淺山丘陵區,自西向東流經龍安區、高新區,在安陽縣(示範區)高莊鎮入羑河,如今已是我市南部地區的一條“金絲帶”。記者在洪河六孔橋附近看到,洪河流水潺潺,清波盪漾,水環境質量明顯好轉,河底水草豐茂。

沿著洪河岸邊繼續向上遊走,記者在五八渠龍安區馬投澗鎮宋家堂洩水閘閘口看到,從彰武水庫引來的生態水以每秒約4立方米的流量通過五八渠進入洪河。

萬金渠管理處五八渠管理所所長馬振山介紹,五八渠以前是一條土渠,以農灌為主。渠道內常年淤泥堆積,每到農忙時放水,水還沒有流到田間,大部分都滲漏了。“2013年,我們開始對五八渠實施技術改造,對30多公里的乾渠進行渠道襯砌、清淤和閘門改造等,並於2015年完成技改工程。今年首次向市區調水,五八渠既起到了生態補水的作用,又保障了沿線農業灌溉。”馬振山說,為確保生態調水正常運行和渠道安全,眼下,全所十餘位幹部職工日夜奮戰在第一線,加大巡渠力度,做好管護工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2018年6月6日8時,我市首次引調彰武水庫生態水通過五八渠注入洪河,為洪河補充生態水和景觀水,有效改善了洪河的水環境質量。

據瞭解,2016年,我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對“兩庫一泉”網箱養魚進行了徹底清理整治,彰武水庫、小南海水庫的水質得到明顯好轉。截至目前,我市引用彰武水庫水向洪河進行生態補水累計達1000萬立方米,不僅提升了洪河水生態景觀效果,還為市民休閒娛樂提供了良好的水環境。

如今,從彰武水庫引調生態水注入洪河,使這條“金絲帶”重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生活在洪河沿岸的百姓擁有了更多獲得感和滿足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