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捷越聯合發力集團化戰略 網貸備案做持久戰準備

互聯網金融行業洗牌加劇,馬太效應愈加明顯。在堅守合規底線之餘,部分互金行業頭部企業開始推進“集團化”戰略佈局,將此作為企業進階的重要途徑。

捷越聯合發力集團化戰略 網貸備案做持久戰準備

捷越聯合創始人王曉婷在7月3日舉辦的“無與倫比——捷越五週年媒體溝通會”上透露,未來捷越將在橫向拓展方面持續發力,形成集團化戰略佈局,實現多業務模塊一體化發展。同時,捷越旗下網貸平臺向上金服、向前金服將進一步深化整改,推進合規進程,爭取早日通過驗收,拿到合規身份。

集團化戰略尋找新藍海

提及集團化發展的初衷,王曉婷表示,隨著行業監管的日趨嚴格,單純依靠網貸單一業務,企業的發展空間受限。而集團化有利於增強合力,形成互相配合的趨勢,使企業向規模化、規範化、專業化方向邁進。通過逐步去槓桿化、去風險化,尋找更廣闊的藍海,有利於捷越的穩健成長,同時也為投資人樹立了信心。

她指出,目前捷越已經完成人才、資源的積累,為集團化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我們從去年開始大規模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建立了以首席風控官金可冶、首席技術官王玉良、量化風控科學家王歡歡為首的科技團隊。同時投資千萬元用於私有云、大數據等平臺的建設,以捷越大數據智能風控平臺‘聽風者’、捷越私有云‘獵戶’為代表的平臺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捷越在人才和技術資源方面已經完成了初步積累。”

據瞭解,目前捷越已經形成了集網貸、股權投資、保險經紀、房貸中介平臺、資產清收、電銷、技術輸出七大業務板塊於一體的集團化架構。

在國家推進普惠金融的發展上,網貸平臺在改善當地普惠金融生態環境、促進普惠金融效率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捷越自成立以來,就致力於為傳統金融機構所不能覆蓋到的長尾人群提供普惠金融服務。截至目前,向前金服已累計撮合交易金額263億元,幫助32萬長尾人群解決了資金難題;向上金服累計成交業務額達468億元。除網貸業務外,捷越在其他業務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房貸中介業務方面,捷越的房貸業務定位於把不動產變成流動性資產,去年已實現交易額50億元,業務覆蓋全國13個城市。

網貸備案做持久戰準備

除了制定集團化戰略尋找新藍海,捷越也在持續推動合規進程。

備案是網貸平臺合規經營的“通行證”,針對備案延期,王曉婷認為,網貸平臺在備案這件事上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網貸平臺進行合規整改涉及的工作眾多,整改是一個細緻而複雜的工作,監管對企業的驗收也需要慎之又慎。“針對備案,我們做好了三年持久戰的準備。”王曉婷表示。“我們也理解監管對網貸備案的謹慎態度,但這種懸而未決的監管環境對企業審慎、可持續經營是一個挑戰。最近網貸行業密集的‘爆雷’也是這種監管背景下的一種趨勢,並且在一段時間內,這種趨勢還會繼續,備案無望或者經營承壓無法盈利的平臺會逐步退出市場。”王曉婷補充到。

降槓桿是今年宏觀經濟的主旋律之一,除合規整改外,捷越也順應趨勢,降低槓桿率。日前,捷越及向前金服雙雙完成增資操作,捷越和向前金服的實繳註冊資本均由1億元增至5億元,這也是捷越不斷向監管靠攏的具體表現。“我們期望通過增加註冊資本不斷提升綜合實力,在提高自身合規性的同時,保障投資人利益。”

根據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P2P發展監測報告》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共有2835家正常運營平臺,上半年新增平臺僅36家,消亡721家。

從行業鼎盛期的6000多家平臺,到如今的不足3000家平臺,面對加速洗牌的網貸行業,王曉婷表示,經歷過跑馬圈地、幾何增長的發展階段,行業逐漸趨於理性。未來捷越將繼續嚴格遵循監管要求,堅持小額分散原則,逐步降低獲客成本、增強流動性管理,通過標準化經營向管理要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