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南三環啟動大修 一圈“新三環”10月底亮相

南三环启动大修 一圈“新三环”10月底亮相

7月11日零時30分,北京南三環啟動大修。本報記者 潘之望攝

繼西北三環、東三環先後完成大修後,南三環今天零時啟動大修。大修路段東起分鐘寺橋東,西至麗澤橋北,全長14.28公里,計劃於10月底前全部完工。屆時,整個三環路將煥然一新,一圈“新三環”即將亮相。

三環大修將完成閉環

三環路始建於上世紀70年代初期,上世紀90年代經快速化改造後形成環路,途經海淀、朝陽、豐臺三區,全長48.2公里,是北京市重要環城快速路,是中心城區交通主動脈之一。

“三環路上次大修時間為2003年,經過十餘年的使用,主路已經達到預期使用年限。”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副主任張愛軍介紹,隨著交通量迅速增長,三環路交通量長期飽和。另外,環路兩側用地強度的增加,也加快了路面病害的形成,部分路段破損較為嚴重。

本市從2016年開始對三環主路分階段進行大修改造,2016年完成了西北三環大修,2017年完成了東三環大修,今年南三環大修將使整個三環大修工程完成閉環。本次大修東起分鐘寺橋東,西至麗澤橋北,全長14.28公里,總面積50.6萬平方米。

60座橋樑穿“防撞衣”

張愛軍介紹,此次大修選用優質路面材料,表面層採用天然湖瀝青改性瀝青混合料,提高道路的結構強度和耐久性、抗滑能力,同時降低噪音。主路外側路緣石將全部更換為花崗岩路緣石,更換隔離帶公交站步道磚8262平方米,梳理、完善沿線公交站無障礙系統。

為了減少同一路段的維修次數,此次將對沿線60座橋樑同步維修,包括主線橋樑18座、匝道橋28座、人行天橋12座、主線跨河橋1座、上跨主線橋1座。通過橋樑外觀整治、加固橋樑防撞護欄、整修橋面鋪裝、維修橋樑伸縮縫、聯合交管部門整修標誌牌架等措施,消除橋樑病害。

沿線橋樑防撞墩穿上直徑2.5毫米的鋼絲繩網片“防撞衣”,同時增加鋼筋保護層厚度。大修後,市民駕車通行南三環各個橋區,壓過樑板接縫處時的顛簸、震盪等行車不適將減少。針對個別橋區梁板間伸縮縫保護帶反覆出現破損開裂的現象,此次將拓寬保護帶寬度,使用高溫穩定性、低溫抗裂性等性能更強的環氧樹脂混凝土澆築。

公交專用道優化避衝突

大修還處處為綠色出行著想,24座主路公交站臺將同步維修。具體來說,將完善沿線公交站臺無障礙系統,修整公交站臺步道,並在公交站臺鋪設盲道,引導視力殘疾者利用腳底觸感行走,將盲道連接至人行過街位置。對公交站臺與人行過街位置的路緣石及步道進行坡化處理,便於行動不便的市民出行。

目前,三環路上的公交專用道已經形成閉環,此次大修中,南三環主路外側公交專用道也將進行優化,避免個別出入口社會車輛與公交車的衝突。針對公交專用車道、港灣、出入口等功能性路面,進行專項材料設計,採用抗車轍瀝青混凝土,提高結構強度,保證路面平順。

三橋區同步“手術”治堵

值得一提的是,結合此次大修,交通部門還將通過“小手術”,對三環主路局部交通擁堵區域進行改造,包括右安南橋出口、分鐘寺橋西北側出口、劉家窯橋西公交車站。

施工項目負責人介紹,外環劉家窯橋西公交站距離主路出口較近,出站公交車輛容易與駛出主路車輛發生交織。此次改造中,公交站將西移80米,天橋步梯挪移至天橋西側,同時完善出口漸變段及減速段。

分鐘寺橋西北側出口及右安南橋則都對主路出口位置進行了調整,避免主輔路車流衝突。其中,分鐘寺橋西北側將封閉現有存在交通安全隱患的出口,在距離成壽寺匝道85米處新建一處出口;內環右安南橋東出口將向東挪移45米,並增設百餘米長的變速車道。

提示

凌晨壓縮車道或局部封路

南三環主路大修施工時間為每日零時至5時,將採用壓縮車道或局部路段封閉交通的方式組織施工。道路底層施工階段採用單側半幅施工、半幅導行方式,利用剩餘主路車道和輔路維持社會交通;道路表面層施工階段,根據周邊輔路通行條件,部分路段採用整幅斷路施工。

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將在二、三、四、五環路,以及豐臺北路、京港澳高速、京開高速以及京滬高速等重要聯絡線,提前設置施工交通提示標識,疏導車輛提前繞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