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與其拍攝一個東西,不如拍攝一個意念。

與其拍攝一個意念,不如拍攝一個幻夢。

——超現實主義攝影大師 曼·雷

我們每拍攝一張照片的時候都像是一次捕獵,這種捕獵是根據每個人的不同喜好來決定的。換句話說,當你拍攝一張照片的時候你總希望它能夠呈現出你想表達的語言。隨著數碼影像的進步,今天的攝影早已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再也不是什麼有錢人用來打發時間的興趣愛好。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更讓每個人可以“隨手拍出一張照片”。可這對熱愛生活的我們遠遠不夠,我們想要的是“隨手一張大片”,不過可惜的是,“大片”一般都很難隨手獲得。

在說正題前,先給大家看一張手機拍的圖。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1.當我們要拍攝一組大片的時候,我們拍攝的是什麼?

“善書者不擇筆”,適用於攝影,也不適用於攝影。這是說攝影這門藝術的獨特性就在於人和工具之間的聯繫相比於其他藝術門類更密切。這也就造就了兩種截然相反的類型,有的人叫做“器材黨”,褒義上是說那些熱愛相機收藏,痴迷機械和光學;貶義上說那些“唯器材論”,看到一張好照片從來都是隨口而出“什麼相機拍的”,以至於當你說起用手機拍攝、拍照時更是滿滿的不屑。而另一種,他們更信奉:任何的鏡頭都不如思想重要。但無論哪一種,都存在著極端,因為對於攝影而言,並不是“器材”和“技術”的孰輕孰重,更應該是“在嫻熟的掌握相機的基礎上為我所用“。而對於手機攝影而言,更重要的是“你需要像用相機一樣,去看待手機”,當你拿起手機拍照的時候,它已然已經是一部相機了。

因為,手機攝影,歸根到底還是攝影。

所以,當你想要拍攝一組照片的時候,就是用你的審美,表達你的意念。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使用一加5拍攝 焦距:4.10mm 白平衡:自動 光圈:f/1.7,曝光時間:1/136,ISO:100 VSCO後期)


2.“技術決定下限,審美決定上限”

曝光的操作

相對於傳統的攝影技術,甚至是對於今天的數碼攝影技術而言,手機攝影最大的特點就是快速直接。去掉了所謂的對焦,測光,只要輕按一下快門,全部搞定。這也讓很多人在潛意識裡以為拍照本該就是如此。其實恰恰相反,手機攝影的原理和數碼相機的基本原理並無二致,數碼相機需要調節的數值,手機一樣可以。

在數碼攝影中,曝光有三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被稱為曝光鐵三角,他們之間互相影響,又互相牽制,而也正是這三個數值的存在,讓攝影師即使是拍攝同一場景,也會有不同的感覺。而為了能夠更加形象生動的理解曝光的幾個因素,我們可以展開想象:

任何的數碼相機,其實都由幾個重要的部分組成,分別是一個密不透光的盒子,在盒子的一側有一個透光的小孔,以及在小孔對立的面上一個小的可以記錄光影的紙片。

那麼,關於一張照片的曝光主要有三個數值可以影響,分別是光圈,快門速度,以及感光值。光圈,就是剛剛“盒子”上小孔的大小,孔徑越大進光量也就越大,畫面也就越亮。光圈的話,f數值越小光圈越大,例如光圈f/1.7大於f/2.2(因為本質是光圈其實是倒數,即1/1.7和1/2.2)。但是,對於手機而言,光圈是不可以更改的(有一些所謂的光圈更改是算法模擬)。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數值對手機攝影不重要,恰恰相反,這會是你選擇一部優秀手機的關鍵因素,因為更大的光圈才能保證更充足的進光量,也就是更好的畫質,更好的夜拍等等。一加的f/1.7就是屬於足夠大的光圈,這也為優秀的成像奠定了基礎。

關於光圈

光圈,就是剛剛“盒子”上小孔的大小,孔徑越大進光量也就越大,畫面也就越亮。光圈的話,f數值越小光圈越大,例如光圈f/1.7大於f/2.2(因為本質是光圈其實是倒數,即1/1.7和1/2.2)。但是,對於手機而言,光圈是不可以更改的(有一些所謂的光圈更改是算法模擬)。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數值對手機攝影不重要,恰恰相反,這會是你選擇一部優秀手機的關鍵因素,因為更大的光圈才能保證更充足的進光量,也就是更好的畫質,更好的夜拍等等。一加的f/1.7就是屬於足夠大的光圈,這也為優秀的成像奠定了基礎。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使用一加5拍攝 焦距:4.10mm 白平衡:自動 光圈:f/1.7,曝光時間:20s,ISO:100 VSCO,這張照片拍攝於太陽落山後)

關於快門速度

除了盒子上小孔的大小會對成像有影響,小孔打開的時間長短也會,也就是當我們準備拍攝一張照片的時候,這個小孔從打開到關閉的時間。其他條件相同時,時間長,自然進光量多,畫面越亮。對於手機攝影而言,快門速度是你拍攝一張與眾不同照片的關鍵。當你使用高速快門抓拍時,你可以獲得如下圖的瞬間動態: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使用一加5拍攝 焦距:5.50mm 白平衡:自動 光圈:f/2.6,曝光時間:1/643,ISO:125 VSCO後期)

如果你使用長曝光,你可以獲得美妙的星空: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使用一加5拍攝 焦距:4.10mm 白平衡:自動 光圈:f/1.7,曝光時間:30s,ISO:800 Lightrrom後期)

關於感光值

剛才的模型中,還有一個記錄光影的紙片,而這個感光值(也就是ISO)就是這個紙片記錄光影的能力,感光值越高,記錄光影的能力越強,其他條件相同時,畫面也就越亮。但是,更高的感光值會讓畫質下降。這也是夜晚快門速度受限、不得不提高感光值的原因,但是對於一加5這樣的大光圈鏡頭,很大程度上可以彌補這樣的問題。

3.任何時候,首先嚐試簡化畫面

很多人之所以喜歡用相機拍攝照片,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相機大光圈鏡頭帶來的淺景深,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虛化好”。但是由於手機的天然劣勢,不能在光學上實現,因此,一加5使用了雙鏡頭進行算法模擬。這讓我們可以在手機上實現非常好的虛化效果。那麼,為什麼這樣的虛化就是好照片?很簡單,就是因為模糊了背景之後,簡化了不必要的信息,突出了主體,例如下面兩張人物的肖像: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對於拍攝這樣的一組人像,有幾個關鍵的因素:

(1)保證足夠的進光量

當我們想要拍攝到所謂的“焦外如奶油般暈開,焦內如刀鋒般銳利”的照片時,儘量選擇非常合適的時間,光線最好的時間當然是室外晴天的午後,這時候光線充足,保證了足夠的進光量。

(2)選擇合適的距離

一加5提供了一個合適的距離指示,一般情況下半身人像的距離最佳。可以適當的調整,直到背景虛化效果幾個字顯示綠色,即說明虛化成功,就可以按下快門。

(3)背景避免複雜紋理

一般街頭以及純色背景效果最佳。對於愛拍照的姑娘來說,帶上你的男朋友,在陽光燦爛的午後,在人來人往的街上,使用人像模式,你會發現無論是他的心裡還是鏡頭裡,都只有你,這就是虛化的魅力。

(4)虛化的不僅僅是人像,相對於iPhone的苛刻,一加5的人像不僅僅適用於人,任何與背景有一定的距離的物體都可以嘗試,例如食物: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簡化畫面的方法除了虛化還有改變鏡頭焦段。在相機上,焦段拍攝的越遠,畫面內容也就越少。對於手機來說也是如此,例如一加5的雙鏡頭,長焦鏡頭不僅僅能夠拍攝更遠的物體,還能拍攝更少的物體,從而有效的簡化畫面。

例如: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上述兩張照片是相同場景的不同焦段拍攝,可以看出長焦對畫面的簡化是十分明顯的,沒有了雜亂的樹枝和房屋,讓畫面更加純淨。

4、擁有一雙攝影眼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如何進行構圖是拍攝一張照片的重點。優秀的構圖不僅能夠昇華主題,更能在視覺上有著極強的衝擊力。但有意思的是,攝影構圖絕對不僅僅是記憶各類法則,任何的法則都會被大師告訴你“是需要打破的”。

那到底該如何構圖?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見解和回答,但如果你是入門的學習,你可以理解為一種“秩序感”,即畫面中的各個元素是被安排的。例如以下幾張照片的構圖以及畫面元素的安排: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單純的樹林並不會精彩,但是林中小屋的出現絕對是點睛之筆,並且小屋的位置更是重要,置於中間會稍顯呆板,這時候應用黃金螺線構圖會起到很不錯的效果。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梯田的線條和畫面上半部分的村莊遙相呼應,讓整個畫面十分靈動。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單純的山和雲霧略顯單調,可配合上前景的樹木,僅佔畫面的三分之一,沒有搶佔主體,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

綜上,不難發現,當我們舉起相機想要拍攝一張照片的時候,如何合理的安排畫面中的元素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把對應的物體抽象成為不同的形狀,當問題歸結為不同形狀的物體如何在長方形的畫框內擺放的問題的時候,就不會無從下手。

5.攝影是用“光”的藝術

總是有人問,為什麼同樣的場景,攝影師拍攝出來的和普通人有著很大的差別?因為,其實除了場景是一樣的,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就是光線。

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接受著光線的變化,從清晨到傍晚,又或者是陽光和雲的配合,讓光線的變化豐富多彩。因此,當我們想要拍攝照片的時候,除了拍攝地點,更要考慮拍攝的時機。日出和日落時分,陽光有著非常好的色彩環境,有時候還由於光線有一定角度,從而呈現出非常優秀的光感,例如下面幾張照片: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遠處的霞光和雲的層次更加清晰,動感。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太陽剛要落下山頭,配合雲彩,很容易出現耶穌光。

6.別人眼裡的壞天氣,攝影師眼裡的好天氣

當我們出去旅行遇到壞天氣的時候,不是一件開心的事,但是對於攝影師而言恰恰相反。很多時候,越是不好的天氣反而更容易拍攝出很棒的照片。這是因為,天氣晴朗的畫面往往十分常見,極難獲得很棒的視覺衝擊力。另一方面,一些惡劣天氣會出現奇特景觀,例如雨後的雲霧,彩虹,以及潮溼街面帶來的反射等等。尤其是中國的山水,只有擁有了精彩的雲霧才能夠更精彩。例如下面幾張照片: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放下偏見,手機也能拍大片

兩張照片都是在一場暴雨之後拍攝,暴雨過後,山間升起了不同程度的雲霧,這些雲霧讓山間的村莊若隱若現,極大的增加了照片的趣味性。

這是一個未完待續的話題,就像我們開頭說的,隨手一張照片易,隨手一張大片難,是因為我們想要拍攝一組大片的時候,學習和探索的道路才剛剛開始。但一次兩次不行,也許第三次你的照片就是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