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資本集聚的萬億級城配市場,誰將成為獨角獸?

近日同城貨運平臺58速運宣佈完成獲得獨立以來的第一期2.5億美元的融資

,據悉,這是城配行業最大的一筆融資,也是“獨立”後的58速運的首筆融資。值得一提的是,58速運的本次融資,投資方之一為菜鳥。

這裡有個耐人尋味的關係得說一下,58速運原隸屬上市公司58同城旗下58到家的貨運板塊,2016年12月,速運業務拆分,58速運獨立。2017年七夕節,58速運與GOGOVAN宣佈合併,合併後國內業務叫“58速運”,香港及海外業務叫GOGOVAN。而在此之前,阿里巴巴是58到家的股東,阿里巴巴也通過香港的基金投資了GOGOVAN。

此次菜鳥參與投資使得原本的關係“親上加親”,也意味著58速運將進一步融入強大的阿里生態,得到阿里在設施、產品、技術、組織等方面的支持。阿里也將依託58速運所形成的同城貨運基礎,成為支撐阿里新零售場景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其新零售的整個生態體。

其實,從58速運融資事件,我們便可一窺整個城配市場現狀。

市場逐漸趨於理性與平穩

2014年開始,城配行業湧現了一批城配互聯網平臺2015年下半年,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百團大戰”開始爆發,資本也“瘋狂”湧入,幾乎每家公司在拿到融資後,便開始大規模“燒錢補貼”……經過資本和行業的洗禮,一批企業被淘汰,而另一批脫穎而出。

如今,市場逐漸趨於理性與平穩,各企業在互相加深瞭解的基礎上,進入新的博弈期,不過可以預感今後競爭將會更精彩。

to C平臺業務向to B的延伸

城配不僅具有to B業務,還具有to C的業務,to B以服務小微客戶和企業級客戶為代表,to C以搬家服務和即時配送為代表。

資本集聚的萬億級城配市場,誰將成為獨角獸?

典型配送場景及模式

根據配送場景和模式以及市場的“慣性認知”,我們可以劃分B2B、B2C、C2C配送三種主要的類型。

雖然58速運以搬家、同城配送、拉貨業務而在C端聲名鵲起,但早在2015年,58速運便開始了to B的業務。如共享單車如ofo和摩拜都是58速運的企業級客戶,雙11、618期間58速運還為德邦等企業級客戶提供運力資源。

從to C平臺業務向to B的延伸,為58速運未來的業務發展及增長帶來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新商流時代來臨,大多城配企業缺乏核心壁壘

在同城配送平臺層出不窮的同時,我們突然發現不少城配平臺怎麼和合同物流或純互聯網平臺那麼像?它們作為城配企業的核心壁壘在哪?

城市配送的發展,受互聯網技術以及商業模式的影響。城配趨於平臺化、高頻化、碎片化,B2B配送與B/C2C配送的協同效應逐漸增強,共同推動對於消費者訂單的快速響應。

資本集聚的萬億級城配市場,誰將成為獨角獸?

隨著新商流及智慧物流時代的來臨,城配市場需求爆發迅速,要求效率更高,即訂單響應、車貨匹配、車輛管理能力、運輸安全管控、訂單履約等效率更高;流程更透明,即從倉到配到運數字化、實時追蹤貨物、標準化流程及數據等流程更透明;成本更低,即標準運價、最優配載、智能化倉儲及綠色運輸。

這些要求便推動城配服務商升級為城配供應鏈,並達到這幾點:迅速整合海量運力、利用技術優勢管理好運力、擁有專業化的物流服務運營能力。

運力池,是城配企業構建其核心壁壘的最重要的一環。同城配送的需求呈潮汐化、碎片化的特徵,僅依靠大客戶來積累運力池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需在開展大客戶業務的同時,發展小B客戶,積累零散司機資源,實現運力資源的最大化。

58速運創始人兼董事長陳小華曾表示,“我們首先是運力平臺,其次是專業物流服務商,物流服務建立在運力平臺上,所以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擁有同城貨運車的司機調度能力,其次在這個基礎上做專業的物流服務。”

資本集聚的萬億級城配市場,誰將成為獨角獸?

58速運運營模式

小編查詢到,58速運目前已有700萬+小型企業客戶以及8100+大中型企業客戶,客戶的構成的確對打造其運力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擁有專業的物流服務除了基於強大的運力池,還建立在技術優勢上。因此,城配企業開始構建自己的技術壁壘,如雲鳥的“鳥眼系統”、易貨嘀的“風豹V2.0系統”、58速運從“網絡化、數據化、策略化到智能化”的迭代升級。

資本集聚的萬億級城配市場,誰將成為獨角獸?

58速運迭代升級圖

資本集聚明顯,終將催生新一代“獨角獸”

物流依附商流發展,商流進一步促進物流的發展。阿里淘系平臺催生了通達系快遞,天貓超市成就了心怡和萬象。進入2018年,阿里加快新零售佈局,先後在宅配領域收購餓了麼,又分別投資點我達和58速運,這些企業極有可能藉助巨頭阿里的流量成為行業新一代“獨角獸”。

如在城配的短途貨運領域,以58速運最具品牌效應。58同城由家政業務起家,C端客戶資源豐富,且隸屬騰訊旗下,入口流量巨大,因此58速運的to C業務領先於眾競爭對手,除了to C業務外,58速運目前正在深耕B端業務,也給未來帶來了無限可能。而資本具有向心集聚效應,只會越來越偏向於強者,在這樣的趨勢下,被資本看好的企業只會將對手越甩越遠。

但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尋找新的盈利點,未來會有越來越多跨界者入局,說不定會出現“滴滴貨運”、“美團貨運”等企業?不過我們還是比較看好58速運這類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