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有的人不願去醫院體檢,怕查出毛病來?

寒冷144115435



這種情況很常見,不僅有些人不願意去體檢,還有一些人患病後不願意來醫院診治的。

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其實每一個人都可以理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捨不得花錢。

不要說現在大多數人都已經富裕起來,其實很多人都處於偽富裕、偽中產的狀態。在光鮮的外表下,要承受著房貸、車貸、孩子上學、父母養老的壓力。更何況還有許多人正在溫飽線上痛苦掙扎著。有些人不相信,特別是一些年輕的朋友們更加不能理解。事實上,以我個人為例,在我的身邊,有著月入三萬元,每個月卻只能剩餘數千元的“富豪”朋友;也有著整日幸苦勞作,每個月卻只能收入數千元的親朋。而在醫院裡,更有大把看不起病的人群存在。

第二、沒有健康意識。

很多人是沒有任何健康意識的,他們認為自己身體沒有任何症狀便沒有任何疾病。他們不僅認為健康體檢浪費錢財,更加認為其毫無意義。前幾天,我遇見一位頭痛的中年男性,血壓高達220/130mmHg 。我問他之前體檢沒有發現過高血壓現象嘛?而他卻告訴我自己從來沒有體檢過!事實上,這位事業單位的職工,每兩年就會有一次體檢的。只不過是因為他覺得自己不可能有病,而每一次都缺席了。有些朋友可能會覺得這有些扯蛋,但它真實存在。

第三、鴕鳥心理。

其實有些人心理知道自己是有病的,也知道體檢的意義,更加不是因為花不起錢。而是因為,他們不願意面對現實,將自己當作鴕鳥一樣。甚至我常常遇見這樣的病人,他們會怒氣衝衝的質問我:“我本來沒有病,結果被你們查出來這麼多病!”。有病無病並不是醫生說了算,也不是被檢查出來的,而是這些疾病原本就存在而已。


最後一支多巴胺


雖然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逐步加快,但社會上的各個崗位的人員需求仍然是供大於求的狀態,所謂“一個蘿蔔一個坑”,如果一個人長期缺席某個崗位,那麼待他(她)再回來的時候,這個崗位恐怕早已有其他人在做。因此,很多年輕人即便身體出現了亞健康的情況,也不願意去詳細檢查,往往抱有僥倖心理,覺得自己年輕,挺一下便能過去,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不予重視。

還有一種情況,一些老年人由於自身存在一些慢性疾病,往往在身體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先入為主地自行判斷就是原來的某種疾病再次復發,這些老年人往往習慣先到藥店而非醫院,訴說自己的症狀,然後根據售藥員的推薦,購買自認為正確的藥物進行“治療”。實際情況是:很多疾病表現出來的可能是同一個症狀,一些重大疾病的隱患有時沒有被及時發現,最終釀成重疾。

還有些老年人,一生節衣縮食,攢錢也都給兒孫使用,自己過著簡樸的生活。這些老人感覺到了醫院,花費巨大,本著“節儉,不給子女添麻煩”的原則,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往往選擇沉默不語,往往身體真的吃不消的時候,不僅沒有省下錢,反而讓子女付出了更大的精力。

以上三種情況,大致能夠覆蓋這些有病不看反釀巨患的原因。望讀者能夠引以為戒。


劉華放大夫


我已經有十年沒有體檢過了,單位每年都有全校性的公費體檢,可我還是不喜歡體檢。因為年紀大了,親朋好友不少勸我檢查一下,今年才算又檢查了一次。以後如果不是有特別不舒服,應該是不會去主動體檢的。

為什麼不願意體檢?

因為有公費醫療,顯然與體檢費用無關。是不是怕查出毛病?也不是一點都沒有這種心理,但顯然不是主要的原因。

我十年前有兩年年年體檢,兩次以後,就覺得很不舒服,難道我們的生命就在這樣每年一次的體檢中慢慢消逝?這好像是數著進入人生的倒計時。看起來是關愛生命,實際上因為過於關注生死,反而可能忽略了生命的要義乃在於充實、有意義、做了想做的事情。

誰能不死呢?人終究都是要死的,與其年年體檢,還不如沒有事就開開心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也不是不理解體檢有著可以預防或提早發現疾病,或者說培養健康意識,這都是有價值的。

該來的會來。不必太過小心。平時注意鍛鍊,飲食平衡,生活規律,心態積極,也就足夠了。這或許是我不夠現代的健康意識。

不久前,有個揚州的朋友知道我體檢了,還特別告知,千萬不要經常體檢,那些儀器,有時沒病都能輻射出毛病來。

說了這麼多,聽說單位這次體檢,查出將近二十個癌症早期,都已經做了手術。這麼想想,還真不能否認體檢的價值。只是從個人角度來說,終究還是不喜歡體檢那種若隱若現的等待死亡的感覺。


考貳拉


通過體檢,可以篩查出很多糖尿病、高血壓病等慢性病患者,通過一些檢查、檢驗,對身體的健康也會有一個綜合的評估,為什麼有的人不願去醫院體檢呢?大體上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1、 費用問題。目前的體檢項目針對不同人群的需求有不同的套餐,價格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但所有的體檢項目均屬於自費項目,不得使用醫保卡。只有一些福利好的單位會安排職工每年進行免費的體檢,但大多數人是沒這個待遇的。金錢限制了很多人體檢的慾望。

2、無健康意識。有些人也不缺錢,但是覺得沒必要去做這個體檢,認為自己也沒什麼不舒服,等身體有問題了再去醫院看病也來的急。其實體檢和看病是不同的概念,體檢往往可以在疾病的早期就發現毛病,把問題扼殺在萌芽階段,而真正等身體出現症狀了才去醫院看病,一般問題都比較嚴重,有些損害已經是不可逆了。比如,最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早期可以無任何症狀,不少人就是在體檢中心或醫院門診偶然發現的。如果等高血壓、糖尿病的臨床併發症出來再去看病就效果差多了。前幾天門診碰到一個61歲的男性結腸癌術後患者,平時無不良飲食習慣,大便也無任何異常,但是在最近的體檢腸鏡中發現了早期的結腸癌,立即在仁濟醫院做了手術。

3、諱疾忌醫。一些人認為自己能吃能喝的,沒必要到醫院去體檢,萬一查出來一堆問題反而更麻煩。其實很多疾病,在早期干預下預後還是相當不錯的。


4、 嫌麻煩。覺得自己身體還行,平時出現小的問題去醫院門診看病就行了,沒必要跑體檢中心去體檢。其實體檢和門診的看病不大一樣,門診只是針對患者的不適進行對應的檢查和處理,而體檢中心是對患者進行系統性的檢查評估,特別最後體檢報告會針對體檢出來的問題進行健康宣教。


總之,對於中年以上的人群,如果經濟條件可以,還是建議應該定期進行體檢,這是對自己身體的負責。


醫患家


因為能體檢的都是一些民營醫院,社區中心醫院,特別是民營醫院不真實,就是體檢出一些問題,到三甲醫院看,醫生要重新做項目,以三甲醫院為準,醫生才認你是什麼病。所以體檢都是白化錢。還不如真不舒服時,三甲醫院一次化錢。


用戶8504628967274


不願去醫院體檢,是醫院太黑心了,一次體檢幾千塊,檢查出病來又治不了,小病說成大病,大病說成絕症,造成巨大的心裡負擔和經濟負擔,該活十年的一年都活不上,再作個放療化療的幾個月就得死,說的有點嚴重了,是不是有點兒太可怕了。


吉祥健康解答



健康養生顧問小琴


看來很多評論,談到醫院🏥體檢的話題大部分說的是💰的問題,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為什麼要這樣說?在醫院體檢一般全套檢測費用,大至在1000元(比如一些常見病的血、尿、B超檢查等)左右,半年或一年體檢一次,一般人是可以接受的(當然特別貧困條件者除外),或如果只進行是一些專項檢查,是用不了這麼多錢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特別是很多的年輕人每月收入不菲,但鮮有自己主動去做體檢;而下班後每日胡吃海喝、或鶯歌燕舞、或啤酒🍻小龍蝦點評江山,但他們少有體檢的經歷,或除去住院檢查外;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體檢問題根本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一種健康理念的問題;大部分國人都是當沒有發生健康問題,或不到病情危及到住院治療的時候,大部分人是不會到醫院進行體檢的;當然現在一些大城市裡的人,或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人,已紛紛加入了每年的體檢大軍了;而經濟條件尚差或健康信息獲取不對稱地區的人,相對於大城市和發達地區個人健康意識是大相徑庭的;而且這部分所佔比例是非常大的;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天生有一個“刀槍不入、百毒不侵”好身體,一些毛病怎麼會無端地發生在自己的身上,你看我大爺都100歲了,什麼體檢?自我記事起他從來就沒有去過醫院,更別說是做什麼體檢了,到現在為止,身體倍棒;還有人說,那誰家的老奶奶都106歲了,根本就沒有進行過體檢,不現在也活得那麼健康;因此說要體檢幹嘛?還不如把那些送醫院體檢的錢吃了紅燒肉多好…殊不知恰恰是這些錯誤的健康理念,給自己身體健康埋下了非常大的隱患,如現在進行的“足球大戰”,閻王爺不就收走了一些自認為身體倍棒的人的生命,其實發生這種事情,絕不是偶然的,其根源就是人們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體檢,忽略了對自己身體健康的監控,綜上所述,樹立良好的健康理念,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這將給每個人會帶來人生巨大的健康財富。


翼龍科技匯



得於失1


基層人員不願去最主要的還是資金問題,在沒有生病的情況下,都不願意前往醫院,覺得這樣浪費時間和金錢,家庭壓力本來就大,哪有剩餘的時間和資金去醫院,而且一趟下來一個人最少花費幾百塊錢,一個家庭最少三口人,一趟下來花費不少,而且檢查完有的小病無關緊要不需要治療就會好,檢查完以後心理受影響,治還是不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