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太平天國一悍將,只求成功不擇手段愛財如命,曾國藩贊他真名將也

我們看太平天國史,那些將領,無論是戰敗被俘,或者主動投降的,一旦被清朝抓捕,那就死得很慘,那就是凌遲處死,就是我們說的活剮,比如林鳳祥,李開芳北伐戰敗投降,被送到了北京就凌遲處死。

太平天國一悍將,只求成功不擇手段愛財如命,曾國藩贊他真名將也

還有翼王石達開,英王陳玉成,安王洪仁發,福王洪仁達,遵王賴文光,沃王張樂行,潮王黃子隆,護王陳坤書,祜王藍成春,幹王洪仁玕,森王侯玉田,輔王楊輔清,偕王譚體元,感王陳榮,昭王黃文英,尊王劉慶漢等等,清朝的記載,全部是“立磔之”。

太平天國一悍將,只求成功不擇手段愛財如命,曾國藩贊他真名將也

程學啟

然而,只有一個人另外,他投降之後,不但沒有活剮,竟然做到一品大員,賞穿黃馬褂。

他就是程學啟,安徽桐城人,1853年太平軍攻佔桐城地區,開闢皖江之地,他便加入了太平軍,因作戰勇敢,屢立戰功,累晉至“弼天豫”之職。成為陳玉成手下的一名佐將,和受天福葉芸來駐守安慶,葉以其為皖人,人地相宜,對其甚為倚重,特以自己妻妹舒城高崇善次女配之為妻,籠絡程學啟以為心腹。當時,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率湘軍水陸之師圍攻安慶,程學啟受命帶隊扼守安慶北門外石壘,屢挫湘軍之攻勢。

太平天國一悍將,只求成功不擇手段愛財如命,曾國藩贊他真名將也

久攻不下的曾氏兄弟,決定對程學啟起先策反,並許以高官厚祿,終於成功。投降的程學啟決定報答曾氏兄弟,在修築內外兩道濠溝,以內濠溝圍城,外壕溝阻擊援軍,開始大規模的攻城,並埋入城下的地雷迸發,程學啟身先士卒攻入安慶城中,太平軍守將葉芸來所部一萬六千餘人,和主將全部被程學啟殺死,安慶遂被湘軍攻佔。

太平天國一悍將,只求成功不擇手段愛財如命,曾國藩贊他真名將也

近二萬名太平軍將士的鮮血,終於把程學啟的頂戴染紅,安慶之戰功他晉升為三品遊擊將軍,並賜帶花翎,後累立戰功,擢升為參將。

1861年,很多富豪都逃往上海,太平軍李秀成部一心想把上海拿下,這樣,東南富庶之地的財富就可以盡入襄中,這時,一些有錢人一方面聯合外國勢力,籌辦“中外會防局”聯合洋人武力保護上海;另一方面派員前赴安慶,以“申包胥哭秦庭之態”向曾國藩“泣血乞師”。

太平天國一悍將,只求成功不擇手段愛財如命,曾國藩贊他真名將也

這時曾國藩拿了上海江蘇富商大筆金錢,便派學生李鴻章組建淮軍,擔心新建的淮軍兵力太單薄,為加強計,還從湘軍各部調兵借將,其中整營撥歸淮軍的就有十營之多,尤以程學啟部“開”字兩營作戰最為兇悍,且士卒多為安徽人,他就成了李鴻章手下的最得力悍將。

太平天國一悍將,只求成功不擇手段愛財如命,曾國藩贊他真名將也

程學啟加入淮軍之後,鏖戰江南,會攻青浦縣城,血洗常熟,程部攻入城中,為報詐降之仇,屠殺城中萬餘人,佔領崑山,程學啟令中營洋槍隊四百人突襲佔領了陸路要衝正義鎮,卡住了崑山太平軍的退路。太平軍慕王譚紹光集中萬餘人出城爭奪,程部預先安置好的炮火十分猛烈,太平軍不敵,潰散而逃,清廷論功實授程學啟江西南贛鎮總兵。

太平天國一悍將,只求成功不擇手段愛財如命,曾國藩贊他真名將也

程學啟非常貪財,他從骨子裡追求榮華富貴。他每攻下城池後,經常縱容部下大肆搶劫財物、美女,連李鴻章都看不過去,指責其部隊紀律敗壞,說:“君亦降人也,奈何遽至於此!”

同時,程學啟性格特別殘忍1863年,蘇州城中納王郜永寬等諸將自覺大勢已去,暗底裡通過原太平軍降將、淮軍水師副將鄭國魁與清軍通款輸誠,程學啟折箭起誓不殺降將諸人,郜永寬殺堅不投降的守城主將譚紹光獻城,誰知程學啟率精兵百餘人挺刃湧出,瞬間將八人殺死。已伏甲士幕後,鼓譟出,皆執而斬之,殺死者二千餘人。

太平天國一悍將,只求成功不擇手段愛財如命,曾國藩贊他真名將也

後將郜永寬等帶出的三萬餘人或遣散,或殺害,並縱容部下於城中大肆搶劫財物、劫掠子女。連李鴻章也看不下去,責其律下不嚴,斥之,有“君亦降人也,奈何遽至於此!”之語。

太平天國一悍將,只求成功不擇手段愛財如命,曾國藩贊他真名將也

蘇州即平,程學啟也因此授一品封典騎尉世職,賞穿黃馬褂,進入人生的最巔峰時刻。然而,我們縱觀太平天國降將程學啟的一路升遷,從頭至尾都是用太平軍的鮮血換來的,從安慶開始,到追隨淮軍,轉戰江蘇上海,單降將他這一支人馬,就有將近十萬太平軍將士的性命,丟在他的手裡,真可謂是窮兇極惡,殺人如麻。

太平天國一悍將,只求成功不擇手段愛財如命,曾國藩贊他真名將也

據史載:程學啟其人身材五短,相貌卻似一文弱書生。一眼望去,無人能觀其有剽悍戾凌之氣。投入太平軍八年,只因不是兩廣老兄弟,雖屢立戰功,竟只做到“天豫”一級,自覺功高賞薄,不甘於久居人下。後叛變成專殺太平軍將士,這和他具有“但求成功、不擇手段”、“小人無忌憚”的狠忍好殺之心有關。然而,曾國藩對他卻十分欣賞,稱讚他:真名將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