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汽車關稅做減法能夠帶來乘法效應

5月22日下午,財政部官網報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決定,經國務院批准,自2018年7月1日起,將汽車整車稅率為25%的135個稅號和稅率為20%的4個稅號的稅率降至15%,降稅幅度分別為40%、25%;將汽車零部件稅率分別為8%、10%、15%、20%、25%的共79個稅號的稅率降至6%,平均降稅幅度46%。

之前,中國已經公佈了取消汽車行業外資持股限制的時間表,外資方可以對中國境內汽車企業實現控股,直至建立外資全資企業。從放鬆外資對汽車行業的市場準入,到降低汽車整車和零部件關稅,中國以實際行動彰顯維護全球多邊貿易機制的決心,這也成為中國繼續擴大改革開放的實際舉措。在單邊主義的陰霾下,作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中國在汽車行業的開放也提供了開放包容的全球樣本。

中國汽車和零部件進口關稅,向來為美國等發達經濟體所詬病。他們從政府到汽車商,都在抱怨中國汽車進口關稅高企。這既是其自我利益的立場預設,也忽視了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的事實。其實,在汽車進口關稅方面,不同市場的進口關稅稅率是不同的。例如,美國進口車關稅稅率是2.5%,日本、韓國進口車關稅稅率為0,歐盟稅率10%,汽車產業發達的經濟體,汽車進口關稅比中國要低。而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的汽車進口關稅則高於中國。汽車產業發達的經濟體,本國汽車產業具有較強競爭力,實施較低的汽車進口關稅符合邏輯。反之亦然。

降低汽車整車和零部件進口關稅後,我國汽車整車平均稅率降至13.8%,零部件平均稅率降至6%,和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實際是匹配的。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2017年汽車保有量達2.17億輛,未來幾年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2017年,全球汽車銷量9360萬輛,中國銷量達到了2887.9萬輛,佔據全球總銷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中國進口整車約125萬輛,主要來自日本、美國、德國、英國等。

中國市場是塊大蛋糕,全球知名汽車品牌幾乎都在中國建有合資廠。儘管如此,包括美國在內的汽車產業發達國家,還是希望中國繼續降低汽車進口關稅,以在中國市場獲取更多紅利。

經過多年的發展,國產汽車以更高的性價比不僅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也逐漸走出國門。在此情勢下,中國降低汽車整車和零部件進口關稅,不僅有助於提升國內汽車市場的供給質量,也能提高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力,倒逼國產汽車提升質量,促進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對消費者而言,也有了更多選擇,而且能夠買到更多和更便宜的進口汽車。有機構預測,汽車關稅下調後,市場終端的消費者購買進口汽車的價格將降低10%左右。進口車消費總量將由目前120萬輛的規模,提升至150萬~200萬輛。

筆者認為,我國降低汽車關稅,並不會帶來國內汽車市場的顛覆性波動,也不會對大多數國產汽車品牌的市場區間——經濟型汽車帶來負面影響。中國降低汽車整車和零部件進口關稅,反而會收穫多重市場效果。

首先這體現了中國繼續開放和遵守全球多邊貿易機制的決心和意志,給新經濟週期的全球市場提供了標本。

其次,降低汽車整車和零部件關稅,可以讓中國汽車產業和消費者享受紅利。

第三,產業發達國家的進口汽車能給中國提供有益鏡鑑。降低汽車進口關稅看似國家財稅在做減法,但在市場中帶來的卻是更多正面的乘法效應。

當然,消費者關心的還是進口汽車的價格問題。降低汽車進口關稅後,進口汽車是否會出現大幅度的降價呢?不要太樂觀,以奧迪、雷克薩斯、寶馬等中國消費者習慣購買的進口汽車為例,關稅從25%降至15%,終端消費價格降低3萬~5萬元。即使進口汽車關稅降至日韓的零關稅水平,進口汽車終端消費價格還是會相對較高。因為進口汽車,除了關稅還有消費稅和增值稅,以及附件的國內經銷商利潤和各種中間環節的費用等。

儘管如此,降低進口汽車關稅也來得正是時候。降的是關稅,收穫的卻是國際貿易、國內產業以及終端消費的多重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