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儂好!特斯拉落戶上海,國產電動車怕不怕?

 在長久的籌備之後,特斯拉總算跟上海市政府簽約,敲定了特斯拉在美國以外首間 Gigafactory 的建設計劃。預計新工廠約兩年後開始產車,再過兩到三年向中國市場年產約50萬輛車……

7月10日,剛剛參與完救援泰國少年足球隊的特斯拉(Tesla)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來到上海,與上海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等領域深化合作交流,加快全球化發展進程,助推上海高端製造業發展。

侬好!特斯拉落户上海,国产电动车怕不怕?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周波與特斯拉公司副總裁任宇翔代表雙方簽約(圖自:上海發佈)

特斯拉公司還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

據上海官方表示,特斯拉公司將在臨港地區獨資建設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的特斯拉超級工廠(Gigafactory 3),該項目規劃年生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不出意外的話會主要負責 Model 3 和未來 Model Y 的組裝工作,以及一部分電池的製造生產。

侬好!特斯拉落户上海,国产电动车怕不怕?

但從目前來看,工廠的具體選址還沒有最終確定,市場預測,如果一切順利,大約需要兩年時間,大約在2020年,才能開始量產

“我們預期,在得到一切必要的批文和許可以後,將在不遠的將來開始動工。將需要約兩年時間才開始生產汽車,再過兩到三年時間可為中國市場每年生產大約50萬輛車。特斯拉對中國市場深度投入,期待在這裡為客戶生產更多汽車。

今天宣佈(在上海建廠)不會影響我們在美國的製造業務,(在美業務)將繼續增長。”

特斯拉也成為中國在新能源車整車製造領域放開外資企業股比限制後的第一家獨資汽車品牌,這也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

侬好!特斯拉落户上海,国产电动车怕不怕?

上海市市長應勇與特斯拉CEO馬斯克(圖自:上海發佈)

另據瞭解,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公司(Tesla)已簽署合作備忘錄。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電動汽車研發創新中心也同步揭牌。

買到便宜國產特斯拉不是夢

特斯拉不久前因中美貿易戰,提高了自己在中國在售電動車的價格,無疑給他們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不過隨著在華獨資建廠計劃的落實,未來預計會慢慢往好的方向發展。

侬好!特斯拉落户上海,国产电动车怕不怕?

中國是特斯拉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而且是特斯拉Model 3全球第二大預計消費市場。(圖自:上觀新聞)

今年7月1日,我國財政部剛剛下調了進口汽車關稅,將整車進口關稅由之前的25%下調到15%;但僅僅過了五天,也就是從2018年7月6日,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對中國34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徵關稅,中方的反制措施之一就是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

在此背景下,目前自美國進口的汽車關稅已上升至40%,自其他國家進口汽車關稅維持在15%,該項政策殺傷力可見一斑,這也是加速特斯拉在華“國產”步伐的催化劑。

侬好!特斯拉落户上海,国产电动车怕不怕?

據工信部的規劃,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佔比要達到10%,近300萬輛,這麼大的市場,特斯拉自然“心動不已”。在中國建廠,自然事半功倍。

特斯拉上海建廠“實惠”多

特斯拉在中國建廠有很多成本優勢,換句話說,特斯拉完全可以用更高的性價比來搶奪中國市場份額,而受益的除了特斯拉自己,無疑還包括中國消費者。

首先,在中國建廠可以減免關稅。在中美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汽車加徵25%的關稅,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後,“國產”特斯拉這25%的關稅成本起碼是可以省下來的。

其次,中國建廠能省下一大筆運費。別瞧不起運輸成本。按照2014年特斯拉進入中國時公佈的價格,每輛Model S 的運輸和裝卸費用為3600美元。買車時,給你優惠2.5萬,你高不高興?

再次,上海擁有世界上最健全的汽車供應鏈體系。上海周邊分佈有博世、採埃孚、德爾福、大陸等頂級零部件供應商,汽車產業配套相當完整。相較於缺乏汽車工業基礎的硅谷,這裡能夠提供強大的供應鏈支持。供應鏈成本可以降不少。

最後,中國建廠能降低不少人力成本。以生產線上的裝配工人為例,上海一名裝配工人的時薪約為35元,而美國汽車裝配工人平均時薪約為100元(15.84美元)。況且,馬斯克還曾透露,特斯拉工人的時薪要比全行業平均水平更高。既能降成本,還能帶動就業,互利雙贏。

侬好!特斯拉落户上海,国产电动车怕不怕?

美國加州特斯拉工廠

當然,還有一個更誘人的利好。儘管特斯拉在華獨資建廠,但這並不代表來自中國的資本無法參與投資。去年,騰訊出手18億美元拿下特斯拉5%股份,國內看好特斯拉的資本不只騰訊一家,這對於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盈利、需要融資的特斯拉來說也是一個好消息。

所以,對於特斯拉來說,在華建立獨資新能源汽車工廠既能繞過關稅問題,又能獨自享用市場紅利,提高量產,何樂而不為?

國產電動車的危機來了?

特斯拉在上海建廠,自然有很多人擔心,“狼來了”,我們的國產車怎麼辦?

的確,相比於中國品牌純電動車,特斯拉擁有品牌、做工和續航的優勢,對國產品牌足以形成壓迫姿態。但是,全球最優秀的新能源車企都向中國市場聚攏,這也有利於把中國市場變成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真正主戰場,倒逼本土車企在新技術和新產品上更快速地迭代,危中有機,機遇更大。

特斯拉上海建廠,特朗普知道嗎?

特斯拉上海建廠的時機正值美國對華發動“貿易戰”、欲阻止美國製造商轉向海外之際。上個月美國摩托車製造商哈雷戴維森公司曾表示要將生產轉移到海外,作為對特朗普貿易政策的回應。

當時特朗普連發5條推特解釋這一事件,並對哈雷發出威脅。而這個時候,“美國製造”的特斯拉卻要落戶上海,特朗普不知道作何感想?

在與美國發生貿易衝突的背景下,中國正利用其實力吸引全球汽車行業的投資。這恰恰證明,開放市場可以獲得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同時,特斯拉的超級工廠集研發、製造、銷售等功能於一體,特斯拉願意在技術創新等方面深化合作交流,這充分表明技術合作是憑企業自願,根本不存在強制技術轉讓的問題。

馬斯克帶著特斯拉來到上海,正印證了那句話: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

領導建言

在簽約前會談時,上海市市長應勇說,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改革開放的前沿,正加快落實中央擴大開放的政策舉措,著力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製造業為支撐的新型產業體系。很高興與特斯拉公司進行戰略合作,歡迎特斯拉將純電動汽車的研發、製造、銷售等全產業鏈放在上海。上海市政府將全力支持特斯拉工廠建設,努力為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各類企業在滬發展營造更好環境,提供更好服務。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黃甌表示,50萬輛特斯拉純電動車項目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製造業項目,上海市政府會做好相應的支持工作,幫助他們儘快建成投產。而針對“特斯拉技術會否轉讓給上海企業”的問題,黃甌表示,技術轉讓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協議規定。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將在上海建設美國之外的首個超級工廠,也是最先進的電動汽車工廠,希望將其打造成可持續發展的典範。上海這座城市的美麗和活力令人驚歎,希望特斯拉超級工廠儘早建成,為上海添彩。

馬斯克還給工廠起了一個充滿科幻感的名字,叫“Dreadnought”(無畏戰艦)。

本文綜合自中國新聞網、上海發佈、央視新聞、華爾街見聞報道

關注最前沿的電子設計資訊,請關注“電子工程專輯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