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商朝是怎麼被發現的?

滄桑的小老鼠


商朝發現有三方面,一是文獻記載,一是甲骨文字,一是殷墟考古。

周代、漢代關於商朝的文獻記載非常豐富,太史公的《殷本紀》不必說,尚書的周初《八誥》對於商代的記載也非常豐富,證明在周代之前的確存在一個商朝,這個是毫無疑問的。從古到今就沒人懷疑,有人說什麼疑古派懷疑商朝存在,不知道這種低級謠言從何而來。

甲骨文在晚清光緒十五年就發現了,何來疑古派懷疑商朝存在?當時王懿榮採購了一批甲骨,王懿榮的好友劉鶚也在他家,見到甲骨文非常震驚,經過兩人辨認這就是殷商文字,至於後來出土的甲骨文,也基本印證了《殷本紀》的商王世系,證明商朝的確存在的。

甲骨文出土地就是殷墟,今天的河南安陽。從1928年開始,中研院史語所考古組按照甲骨文出土的線索,開始對殷墟進行發掘,至1973年的時候已經出土了殷商宮殿宗廟遺址、婦好墓、殷商王陵等文化遺址,除了甲骨文外還有青銅器、石器等,也證明了商王朝的存在。

傳世文獻、古文字、考古遺址三重印證,所以,商朝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林屋公子


在甲骨文沒有發現之前,商朝只記載史籍,而不見於實物遺蹟。1899年首次被發現,之前一直被認為是龍骨,當成中醫藥在用,知道王懿榮先生髮現上面有刻字,才開始重視起來,廣泛的收購龍骨,最後在河南省安陽小屯村找到了龍骨的出土地。

劉鶚編寫了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鐵雲藏龜》,之後一大批學者開始研究甲骨文,由羅振玉,王國維考證為商代遺物,最著名的就是“甲骨四堂,郭董羅王”,是由著名學者陳子展先生提出的,分別是郭沫若、董作賓、羅振玉、王國維四人。



1928年10月,殷墟一直開始發掘,同年12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考古組,負責殷墟的發掘工作,先後主持工作的有董作賓、李濟、梁思永、郭寶鈞等,前後進行了長達9年之久的發掘,共15次發掘,最後因為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而被迫停止。本次發掘收穫重大,發掘王級墓葬11座,中小型墓葬1300餘座,出土甲骨兩萬餘片。李濟出版的《安陽》著作詳細的記錄了這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行動。



殷墟的發掘,確鑿無疑地證明了安陽小屯村就是商代盤庚遷殷的所在地,距今有3300年的歷史,第一次證明了商代確實存在,再現了那個高度文明的青銅時代王國,商朝確確實實存在。同時也證明了《史記》記載的準確性,達到了正史,補史的作用。


考古流帆


殷墟和甲骨文

商朝的歷史在司馬遷的《史記》中的《殷本紀》中被記載下來,但是因為並沒有當時的文字記載和留存的實物資料作為印證,所以史學界許多人對商朝的歷史將信將疑。尤其是西方人,他們認為沒有充分的考古資料證明商朝確實存在,只憑文獻記載是不靠譜的。


史學界真正確認商朝的存在,主要是通過兩大發現來證明的。

第一個是殷墟的發現。

1928年秋天到1937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考古組在安陽小屯村一帶先後發現了近兩萬四千九百片甲骨,同時發現了商代的宮殿,宗廟,出土大量珍貴銅器和玉器等,為商朝的存在提供了物質基礎。

第二個是甲骨文的發現。

甲骨文的發現者是清朝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在一次生病時偶然發現的,之後他和後來的《老殘遊記》作者劉鶚都對此做過研究,發現甲骨文是記載商朝歷史活動的文字。

商朝占卜之風盛行,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占卜一番,以問吉凶,王室更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主要記錄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商朝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各個領域的情況,和歷史文獻記載相符,商朝的存在也有了確切的文字記載。


騰格里格


司馬遷的《史記》中有所記載,金文是一種鑄刻在商周青銅器的鐘或者鼎上的文字,又叫“銘文“。它產生於商朝,盛行於周朝。那個時期,鍾多是樂器,而鼎多為禮器。鑄刻再上面的文字。多為表彰功德,或為記事的內容。

在商湯滅夏,建立商朝之前,商部落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的部落,在黃河下游一帶繁衍。商朝確立統治,就在亳(河南商丘)建都。

殷墟 婦好墓 於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發掘,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該墓五米多長,約四米寬,七米多深,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辭稱為“母辛宗”的享堂.據說享堂原是商王武丁為祭祀妻子婦好而修建的宗廟建築,尊其廟號為“辛”.婦好墓雖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隨葬品極為豐富,共出土青銅器、玉器、寶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質地的文物1928件.。

歷史上最嗜酒王朝,莫過於商朝。已出土的商朝青銅器中,有一多半是為了喝酒而鑄造。都城在河南境內兜兜轉轉五百餘年的商朝,在這片土地之下埋藏了無數精美的青銅器。

建國後,隨著我國考古事業的不斷推進,偃師二里頭、鄭州商城遺址和殷墟婦好墓相繼都有青銅器出土。

1946年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1954鄭州人民公園出土的銅鉞,1974鄭州杜嶺街出土的獸面乳釘紋銅方鼎,1976年婦好墓出土的婦好偶方彝。

仰韶文物的一些圖畫已經具有文字的雛形,

而甲骨文已有會意,轉註等六書。

這中間必定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夏朝就應該起過承接的作用。

關於夏朝的存在,曾經有人懷疑,可我聽說在豫西和晉南一帶的屬於夏朝積年範圍的二里頭和龍山文化遺址似乎可以證明有夏的存在。


彪哥公益


首先,商朝本就是出於史料記載的,《史記》上的商朝君王世系清清楚楚。至於後世相不相信,尤其是民國以顧頡剛為代表的“古史辨派”,相信中國上古史是後世層壘疊加上去的,即臆造的,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

1899年甲骨文的發現,確實對於商朝晚期都城殷墟的確定起到了開端性的作用。這中間的故事是,國子監祭酒(相當於校長)王懿榮看病時發現,自己吃的中藥“龍骨”上似乎有文字刻畫,他順藤摸瓜,找到龍骨的出產地河南安陽,並正式引發了學術界對甲骨的蒐集和研究。再之後,王國維通過他傑出的文史功底,以他提倡的“二重證據法”(同時研究傳世文獻+考古材料),證明了甲骨文之上記載的商朝君王譜系與《史記》記載是大體相仿的,這一研究對於確定《史記》記載的商朝並非虛言,具有一錘定音的意義,甚至讓很多學者至今相信,《史記》記載的夏朝應該也不是空穴來風,夏朝同樣確實存在。

1928年由中央研究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的殷墟發掘,是中國考古史上第一次由官方主持的、中國人自己領導的考古發掘,很多人將這一年視作中國考古元年。雖然發掘後來因日寇侵略而終止,但仍然收穫頗豐,為此後殷墟考古對商王朝的認識,打下了基礎。


挖啥呢


商朝,一直都存在,只是隨著西方考古學的引入和應用,商朝的存在才開始由“普遍認知”轉化為“實物待確認”。

從周代開始,一直延續到清末,上自商朝的創立者商湯,下止商朝的終止者商紂王,其精彩紛呈的典故不絕於耳,更是常常被帝王、人臣時刻提及、引申,在此過程,商朝的歷史從帝王,到平民百姓,無不知曉,無不認同,因此商朝的存在與否,在中國古人的記憶中從來沒有疑慮一說。

只是,隨著大清風雨飄搖的末路影響,西學東漸使得清朝人中的部分“有識之士”在“崇洋媚外”上漸行漸遠,開始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中國的“封建歷史糟粕”,很不幸,連古人的普遍認知也開始淪為“待實物論證”的地步。

而商及夏以前的歷史便成了質疑的空白。

好在王懿榮意外的“龍骨”發現,逐步引發的民國世紀考古大發現“殷墟考古”,使得商的歷史原貌得以長存。

然而,殷墟考古與甲骨文的出土與外流,卻僅僅只是開啟外國人對中國商代歷史認知的大門,對於中國來說,它的重要性或許只在考古界,對於文化界及黎民百姓來說,不過是“哦,商代原來是這樣子”罷了。

故,商朝無需發現,只需加重認知而已。


圭海四記


商朝是夏朝之後中國歷史上建立的第二個奴隸制王朝。關於商的記載其實在先秦時期的歷史文獻中就有了。最早見於《尚書》還有《詩經》中,但是這些記載中,有關商的部分都十分的簡略。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中也簡略的記載了商,雖然參考來源不詳,但是與《荀子·成相》中有關商的記載不盡相同。

後世史學界真正確認商朝的存在,主要是通過兩個重大的發現,一方面是甲骨文,一方面就是商朝舊都城的考古挖掘。甲骨文的發現要等到清朝光緒年間了,據說是在一家藥材鋪收到了叫做“龍骨”的中藥,發現了上面刻有規律的記號,至此發現了甲骨文的存在。著名學者王國維對甲骨文的釋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且根據甲骨文資料,對《史記》的記載進行了考訂,最終成書《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確定了商朝世系的傳承順序。並且根據《史記·項羽本紀》中提及的商王盤庚遷都到安陽附近的“殷”,也與歷史上的記述以及甲骨中的記載相吻合。

1928年的安陽殷墟的發掘可以說是真正的從實物角度證實了商王朝的存在,並且是一個成熟的文明,不僅如此,在殷墟也發現了大量的甲骨文,內容涉及廣泛,可以說是豐富了有關商代的記述史料,並且真正的被國際史學界以及考古學界所承認。

綜上所述,可見商朝的發現是一個逐漸的過程,中間從確定,到文獻的考證,再到考古挖掘實現的對歷史的證實,還有貫穿始終的對甲骨文的發掘以及釋讀,並非是一蹴而就的。


國家人文歷史


關於商朝的記載,在先秦文獻裡就有提及。比如《尚書》中有《商書》,就是與商朝有關的文獻合集。《周書》中也曾經多次提到商朝的一些君主的名號。系統介紹商朝的文獻主要有《竹書紀年》,列舉了歷代商王的名號和居城。漢代的《史記·殷本紀》是專門講述商朝歷史的篇章,其中整合了許多先秦古籍的記載。由於《竹書紀年》一度失傳,到晉代才重見天日,漢代到晉代的人們主要是通過《史記》瞭解商朝。除此之外,後世也會發現一些商代的青銅器,有的上面有銘文。不過早期金石學家對古文字的積累有限,未必能辨別這個青銅器所屬的時代。早期人們對商朝的歷史主要就是停留在王家譜系以及個別歷史故事上。缺乏更深入的瞭解。也就是清末的時候發現殷墟遺址,出土大量甲骨文以及青銅器,使得我們可以系統地瞭解商朝後期的歷史狀況。包括商朝政治運作模式,對外戰爭和交往,宗教禮法等等。而卜辭中所列舉的歷代商王列表,與《史記》和《竹書紀年》所列舉的歷代商王信息基本吻合,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中國歷史傳承的可靠性。使得我們對傳世文獻的歷史記載增添了一部分自信心。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我們可以在其他地區也發現商代的遺址,雖然大部分遺址沒發現文字,但有殷墟作為標尺,也比較容易確定年代。


大意覺迷


商朝是有歷史記載的,並且通過考古證實了的。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朝代,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當朝文字記載的朝代,在先秦時期的文獻中已經出現了對商朝的記載,不過更多的是將商朝稱之為“殷”,直到元明時期才將其稱之為殷商。



其實記載商朝最多信息的還是緊隨其後的周朝,畢竟兩個朝代是連著的嘛!金文和甲骨文都對商朝有著相關記載,只是時代久遠流傳下來的甚少,但這已經足以說明商朝並不是後世才發現的。



不過雖然有司馬遷《史記》等文獻記載,還是得通過一些出土的遺址來證實一下,上個世紀被發現的安陽殷墟就非常有力的證明了商朝的存在。安陽殷墟里面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通過對這些甲骨文的研究基本驗證了《史記》中關於商朝的傳位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