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同樣地處華南,同樣沿海,為何廣西和廣東發展如此不同?

查伯


同處華南,一樣的沿海!廣東富得流油,廣西窮得神秘?



好多老百姓百思不得其解的事。其它暫時不說,就以2016年GDP產值來說吧,廣西近1.9O萬億元;廣東7.28萬億元。什麼概念?也就是說,同產值來比,三個廣西比不上一個廣東!

什麼原因形成如此大的不同呢?

首先是地緣的不同。

不可否認,兩廣都是沿海地區宜語言相通。主要是,開放改革的前期,國家的對外貿易及引資加工大多是香港及澳門、以及東南亞地區。同時對外貿易的出口大多是通過香港和澳門地區的,為便於往來對接,特區的設立,國家選擇了深圳和珠海。這些,廣西能有嗎?特區的發展,觸目驚心,單深圳2016年的產值,就遠遠超過廣西全省。


其次是歷史的不同。


相關歷史不同,是歷史因素的形成,自古以來,粵東和閩南地區都是華僑的主要故鄉,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吸引外資和招商引資等工作及手段,主要靠老華僑思鄉心、故鄉情而開展的。為使僑胞有親情感,國家又把特區設立在華僑故鄉等地。如汕頭、廈門等。這些優勢,廣西也沒有!


再是政策不同。

大多特區在廣東的設立,國家同時也給足了特別政策扶持,特區的飛速發展,帶來了全省的工作開展起來。成為全國第一批富裕的省區,廣東的GDP產量 ,二十多年,全國之冠,為全國省區第一。

最後的思想不同。

思想的不同,是指廣東人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思想解放,思路廣闊,敢作敢為。在這些方面,廣西人要向廣東人學習,思想再解放,勇於開拓,經濟領域再立新功!


金玉林桂之春


廣西和廣東地緣緊靠,生活習慣和語言都有相近之處,猶如二兄弟,

但是,廣東省在經濟發展上則遙遙領先廣西

2017年廣東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9879.23億元,同期增長百分之7.5。

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二、三次產業持續向好

三、三大需求潛力持續釋放

四、結構調整深入推進

五、質量效益持續提升

六、先行指標預期積極

廣東經濟比喻成中國的動力發動機,恰當。但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廣東自從成為特區後,發展兇猛,尤以深圳,東莞等處,大量港臺私,合資,外資企業,如雨後春筍,廣東徹底變樣,當我來到廣東,那高大的華麗大廈和窄小的街道,充滿高檔酒店,人潮湧動,直令鄉下來的我頭暈目眩!


廣東一路行來確是靠的全國人民的人力,技術的支持,自身的發展取得今天驕人成績,確是令人感動。
2017廣西全區生產總值2O396.25億元。也就是說連廣東四分之一都不到。增長率為百分之7.3。這個數據還可以,證明廣西已經提速追趕。

但是,廣西的自然環境我認為相當好,全區人口四千多萬,城鎮居民己達百分之49點多,如果國家加大對廣西的投資力度,廣西政府又務實合作,憑區位於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優勢,在海港加大自貿區的建設,未來廣
西前途遠大,經濟飄紅將是完全可以的。

祝福廣西,加油廣西!


良人執戟2


一、廣東與廣西雖然同處華南沿海地區,廣東發展得益於改革開放初期的試驗田區,也就是現在的深圳、珠海、汕頭經濟特區。廣東同廣西雖說同屬華南地區,但廣東的深圳、珠海與港澳有著人緣和地緣優勢地位。而廣東所處在地理位置上優勢。廣西是無法改變的現實。




二、廣東自改革開放起,深圳特區的發展用一日千里來形容也不為過。發展速度驚人,舉世矚目。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改革開放初期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擁有中央賦予的先行先試的試驗田優惠政策。在當時全國僅有5個經濟特區廣東就佔有了3個、其中是深圳、海、汕頭。可見廣東擔賦著改革開放先行先試歷史重託。


三、廣東改革開放初期,廣東與廣西的GDP總量相差不大,至2017年廣東經濟總量為8.99萬億元,連續29年位居全國第一,佔全國經濟總量10.5%以上,而廣西2017年經濟總量為2.04萬億元。為什麼廣東經濟和廣西相差如此之大。實行改革開放初期,深圳從港澳引進大量資金、和先進技術設備、先進的管理經驗。深圳在大量吸收港澳的資金同時,大力引進世界各國的技術人才。一步步發展成為中國最成功的經濟特區的標杆城市。深圳從過去的小漁村發展成為與北上廣齊名的世界級大都市圈。《以下圖片來自中商產業研究院》。



四、今天的深圳發展日新月異,至2017年深圳GDP總量已趕超廣州為22438億元,而就廣東的一個深圳經濟總量就等於一個廣西全省GDP總量。今天廣東GDP總量是廣西GDP總量4.4倍有多。下圖廣西GDP總量最新排行榜。五、廣西和廣東GDP總量對比得出數字令人驚訝,不對比不知道相差甚遠。這其中也有歷史的原因,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得改革開放之先機造就了今天的廣東深圳、和珠三角的經濟奇蹟。用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來形容廣東發展更加貼切。廣西同為華南地區在經濟發展道路上受制於交通大格局的限制,發展速度發展潛力和發展後勁不足。在地緣和地理位置上不佔據優勢。珠三角在粵港澳大灣區是呈幾何三角地帶,經濟交往頻繁,粵港澳較早時就步入珠三角經濟互動快速發展的大時代了。這就是廣東與廣西發展的最大不同之處。廣東得益於改革開放先機,同時地緣人緣優勢又是支撐廣東快速發展的先決條件。今天廣東又迎來粵港澳大灣區的歷史機遇,廣東又再次引領改革開放奮勇前行。


智慧敏行


廣西是上世紀50年代才擁有出海口的。當時廣東把欽州、北海防城港三個地市劃給了廣西,使得廣西從一個內陸省份變成了沿海省份。不過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對外貿易規模並不大,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也有限。只有融入了全球經濟體系,沿海才是一個巨大優勢。
(珠三角是一個面積巨大的沖積平原,非常有利於大規模的經濟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同樣沿海的廣西為什麼沒能像廣東、江蘇、浙江、福建和山東一樣發展成為全國經濟強省的?

個人認為有三個原因。

第一,廣西的經濟基礎一直比不上廣東、浙江等省份。遠的不說,就是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的計劃經濟時代,廣東、山東、江蘇都是我國經濟大省,一規模比廣西大得多。1978年,江蘇、山東、廣東GDP分別排名全國第二、第四和第五位,而廣西則排名全國第14位。在改革開放40年中,廣西可以說是所有沿海省份中輸在起跑線上的。

第二,廣西雖然也是沿海省份,但區位優勢明顯不如廣東。珠江三角洲是我國南方地區面積第二大的沖積平原。該區域內地形平坦,水資源豐沛,人口密集,對於大規模經濟建設,有天然的優良條件。和廣西是一個以山地和丘陵為主要地形地貌的省份,平原面積並不多,其經濟上的成本遠高於珠三角地區。

第三,廣西沒有廣東那樣多的海外華僑。廣東在清朝末年就有大量的居民到海外謀生,以東南亞地區居多。這些人很多發成成為富商。改革開放後,他們看到了中國大陸的巨大市場,紛紛回廣東開辦工廠。在改革開放初期,廣東大部分的外資企業都是由香港和東南亞富商投資新建的。廣西的天然就沒有這種優勢,吸引外資企業比廣東少得多得多。
(珠三角是我國夜晚最明亮的區域之一,西邊的廣西則黯淡得多)


當然任何一個現象都有紛繁複雜的原因。廣東之所以及廣西發展得好,遠遠不止以上三個原因。國家政策、產業佈局、勞動力數量等也是重要的原因。


財經知識局


改革開放之前,我們只知道排在前幾位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瀋陽等四大城市,從我們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開放開始,偉人鄧小平在南海劃了一個圈,在廣東省帥先進行改革試點。廣東省會廣州,與香巷,澳門,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為鄰,與海南隔海相望。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優勢,通過四十年的開改開放,廣東以經成為引進西方經濟,文化,科技的重要窗口。是全國最前沿陣地,從八九年開始,一直領跑經濟快速高度發展的排頭兵,人均生活水平己經達到中上等國家的水平。

而廣西同樣是沿海城市北鄰廣東,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各國,擁有東部區位優勢,又擁有西部其它眼紅的出海通道,北部灣。同時還享有西部大開發政策的紅利和地理環境等優勢。

為什麼廣西沒有廣東發展的好呢,原因只有一條。就是沒有抓往機遇,沒有抓住廣東大開放,大建設,大改革,大發展這個機遇,沒有依託好這棵大樹,沒有借好東風,沒有盛勢而上,所以錯過了好時機,好機遇。

廣西應全面建成路,海,空等交通要道,和廣東緊緊聯繫在一起,要借住於港珠澳大橋通車的利好資源,把自己的工業搞上去,再把旅遊產業做大做強,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有一個大提高。



羅英華752


1、歷史機遇

40年前的改革開放,江湖掀起腥風血雨,廣東和廣西兩兄弟,同飲珠江水,廣東作為老大,被皇上其中,皇上給了廣東三把寶刀,一把叫深圳,一把叫珠海,另一把叫汕頭,而廣西作為老二,心裡很癢癢的,為了這個是,老二一直還在埋怨皇上。

2、國家政策

隨後,皇上御駕親征,來到廣東,在南海邊上畫了一個圈,派遣有識之士前來這個圈,大搞經濟建設,因為這個圈靠近英國控制的殖民地,利用這個優勢,吸引英國人將錢財投入到圈中,隨後的40年時間,這個圈的發展程度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3、思想觀念

老大生性開放,老二低調務實,老大喜歡跟外國人做生意,喜歡引進外資,老二一直踏踏實實、勤勤懇懇,來到老大的地盤,給老大打工。隨後的四十年時間,老大跟老二財富差距越來越大。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以上比喻僅供大家娛樂和參考,沒有其他任何不敬之意!


蔣昊說經濟


因為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首先一個,在政策上,廣西沒有沒有廣東好。一直以來,廣東就開放了很多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等,而這些廣西很少有。並不是不照顧廣西,而是廣東有這個基礎。早在鴉片戰爭以前,廣州就作為唯一個對外貿易的城市,商貿活動發達,後來被迫開放通商口岸,外國資本開始不斷大量湧入,也間接促進了廣東各地區的發展。

其次是地理位置。雖然廣西和廣東都地處華南和沿海,但廣東有著如前所述的天然基礎,且毗香港地區,無論是海運還是大陸交通線,都比廣西要方便很多。

最後,還有思想、文化背景。廣東人因為受歷史條件的影響,接觸國外的新鮮事物特別多,這能夠促進當地人的思維活躍,所以廣東有很多人下南洋經商的華人華僑同胞。至於廣東人思維之活躍,建議回顧一下我們近代以來,重大思想的提出,基本都是廣東人走在前面。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匯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廣東,自然走在了時代的前面,經濟也就突飛猛進,而廣西發展路徑不同,也意味著有種種瓶頸,不過劣勢有時候也是優勢,廣西還是很有潛力的。


美家手記


廣東是中國的南大門,處在南海航運樞紐位置上,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發源地,也是今改革開放的前沿,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壌。由於廣東鄰南海前沿是最先接觸西方經濟、文化、科技、信息的窗口。所以廣東要比廣西各方面發展比較向前。


夏有涼風61


第一廣東的沿海比廣西海岸線線要長很多,第二廣西沒有一線城市,或像香港,澳門等國際城市支持經濟。第三廣西缺少優良大型深水港。沒法發展船運經濟。第四廣西由於地處大山深處,所以交通成本高。並且並不發達而廣東有珠三角地區,有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支持,還有東莞,佛山,江門市,珠海,中山,台山。等沿海城市,發展深水良港,所以廣西的經濟雖然有所進步。但是相比漸江,江蘇,福建等省份都有很大差別。更和況是廣東省。


光輝歲月8977788


廣東廣西,看這兩個地名,完完全全就像倆兄弟,平時常聽到廣東朋友號稱,廣西廣東兩兄弟。說句老實話:感覺廣東的朋友是蠻好的,很近人情。要是不講攀比,這兩廣完全可以稱兄道弟。要講上攀比了,感覺廣西是有點兒虧了。

廣東廣西




因為,當年越戰影響了廣西發展,改革開放也使廣西更加追不上廣東,開放初始,開發首選在廣東,從此廣東就把廣西永遠的甩在了追不上去的後岸上,這個時候的廣東廣西,相當於一個家庭裡的兩個“兒子”,一個是“寵”兒,一個“棄”兒,好比“寵”兒得到父母的支持,“棄”兒全靠自力更生慢悠悠的向前爬行,廣西落後於廣東應該也有這方面的道理吧。

越戰圖片

老兵的記憶

看似廣東廣西同樣地處華南,都是沿海地區,可這兩地理位置不一樣,廣東近香港,而廣西近越南,就算廣東GDP總量比廣西高,廣東也有窮地,廣西也有富地。

.



什麼都不要說,拋開攀比,同屬中國人,發展不分前後,廣東發展了,廣西也不停步,追上去,廣西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