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9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書接上文

第一章裡,我們已經瞭解到了隋五銖的鑄造背景和歷史分期。

那麼對於玩錢幣的我們來講,五銖的分類一直是一個頭大的問題。

正如一句俗話“半兩的價,五銖的代,翻爛錢譜不明白”。

那麼本章,就和大家談談隋代五銖的分類。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隋·五銖)

文物的分類依據類型學的要求,應當具有“排他性”和“概全性”;

按考古類型學的操作步驟,則應首先確定典型性器物,然後對其進行型(同類器物平行發展的並列關係)和式(同類器物中具有繼承發展的前後關係)的區分。

但在錢幣學研究中,由於鑄造地和製作工匠對錢幣型制的影響,難以論證兩種錢幣鑄造的時間先後順序及其繼承關係。

因此在錢幣學研究中有必要設定分類依據:基於某一標準而劃分的類型應具有各自獨立的特徵,其交集可以完整表現更高層級的“類”的特性。

研究通過對隋五銖進行批量收集和整理,並在結合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設定型與式的區分標準:

“型”依據錢幣文字的整體風格特徵進行劃分;“式”在此等同於錢幣學中普遍意義上的“版式”,即文字結構完全一致的一種錢幣。

隋代官方通過“置樣”等手段規範錢幣樣式,其後鑄造的錢幣或多或少參照了它們的文字形式,最終形成三種特徵分明的錢型。

01

“正樣”型隋五銖

“正樣”型隋五銖顧名思義,是以五銖樣錢為標準鑄造或仿鑄的錢幣

隋代樣錢是“文曰‘五銖’,而重如其文”的初鑄新錢,目前所見初鑄直徑大於或等於24mm的五銖僅有“正樣”版一種,重量亦符合“重如其文”的記載,因此被認為是“置樣”五銖,按其樣式鑄造的錢幣被統一歸入“正樣”型中。

這型五銖文字纖細秀美,上下端基本對齊穿孔上下,目前見有12式不同版式。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一式為“正樣”版,直徑從18mm—25.3mm不等,有完整的減重序列,存世量最大。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二式為“窄五闊金”版,出自早期窖藏,直徑23.84mm,僅見品。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三式為“大頭金”版,通常出自甘肅、陝西、四川,較少。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四式為“方字”版,文字較其他版式更為方正,直徑22.65mm,僅見品。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五式為“平頭金”版,因其金頭較小且下端齊平得名。通常出自陝西,較少。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六式為“窄頭五”版,直徑22.9mm,僅見品。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七式為“廣穿菱頭金”版,金頭呈菱形,穿口較闊,直徑22.75mm,僅見品。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八式為“寄穿菱頭金”版,金頭呈菱形,五、朱二字作寄穿狀,直徑23mm,僅見品。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九式為“纖字菱頭金”版,金頭呈菱形,五銖二字較為纖細,直徑23.3mm,僅見品。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十式為“闊字菱頭金”版,直徑22.95mm,僅見品。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十一式為“纖字長金”版,金字較長,文字纖細,直徑23.63mm,僅見品。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十二式為“窄五長金”版,五字離郭,極少見。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02

“大字”型隋五銖

“大字”型隋五銖因“五銖”二字較大且筆畫相對較粗而得名,這一型錢的文字上下端普遍略長於穿孔,金頭高於朱字上山,五字壓郭。

目前此型五銖見有7式不同版式。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一式為“大字”版,直徑一般從22mm—24mm不等,有完整的減重序列,存世量僅次於正樣版五銖。這一版式在各地隋錢窖藏中均有出土,尤其在河北、山西一帶較為集中。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二式為“大字短銖”版,相比大字版,它的銖字稍短,較多。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三式為“大字闊金”版,銖字金旁較闊,直徑23.1mm,僅見品。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四式為“大字長金”版,集中出土於陝西、甘肅一帶,較少。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五式為“大字長五”版,所集兩枚分別出自甘肅和山西,極少見。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六式為“大字闊五”版,遼寧坑,直徑23.65mm,僅見品。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第七式為“大字曲五”版,五字略曲,直徑22.53mm,僅見品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03

“曲筆”型隋五銖

“曲筆”型隋五銖錢文纖秀,五字交筆呈緩曲狀,銖字也直曲有度。

目前此型五銖見有1式版式“曲筆”版,直徑從22.5mm—24mm不等。

小談隋五銖(二):多型式

隋五銖沿襲了北朝時期對模錢(母錢)進行修鋊的做法,

這種做法既有非官方層面的磨鋊減重,也存在官方主導下的成序列減重。

那麼由此產生的隋五銖減重和修整是怎樣的,

下章,我們來給您講一講這冷知識。

一朝舊事,迴腸生情;一品古泉,萬般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