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一旦房子價格暴跌,我們會面對怎樣的場景?

用戶68056351


我們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跌到什麼程度叫暴跌?

大家都明白,房子降價是未來必然發生的事情,不管其售賣價格產生變化,還是售價不變的情況下大家收入提升,其價格都會往下降,因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買不起房了,00後進入社會之後,買房更加成為奢望。

但是,降價似乎並不應該稱之為暴跌。

筆者所理解的暴跌,應該是一個幅度較大,且持續的掉價現象。舉個比較具象的例子,可能一套一百萬的房子,這周賣100萬,下週忽然80萬,緊接著70萬、60萬不斷的往下掉。

但估計掉到40萬就頂天的,畢竟這裡還涉及到很多成本,如土地使用和建築成本等等。如果要是短期內跌幅超過60%,比如這套房子掉到10萬,那可能就不是暴跌的問題了,說明房地產市場崩了。

這裡也就是說明,崩盤和暴跌是兩個概念,暴跌或許只是清除溢出的價格,而崩盤的不考慮成本,如爛白菜那樣,給你也不會要。因為你要了“爛白菜”之後,還涉及到處理“爛白菜”的成本,總體而言得不償失。

不過,筆者覺得可能很少有人會關心暴跌帶來的問題,因為當房價迴歸到理性的時候,有需要就買,沒需要就不買。同時在房價持有成本提升之後,比如物業費、管理費、房產稅等等,到時候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持房。

當然,這樣在短期內也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那就是房價帶來的虛假繁榮將破滅,有一部分會因此負債,另有一些人會傾家蕩產。不過,這與房價其實無關,任何大規模、高程度的經濟變化,都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所以,筆者認為題主和大家更關心的是:如果房價真的崩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聊到崩盤,這個星球上其實也有前車之鑑,18世紀的時候荷蘭和法國都崩過,不過太遙遠。咱們就聊聊兩個近期的案例,這樣算有個對比,一個是日本的東京,另一個是美國的底特律。

東京——沒有人認為它會崩,結果真的崩了

在東京崩盤之前沒有人覺得東京會崩盤,不管我們對那個國家有著什麼樣的情緒,都不可否認東京是一個非常之發達的城市,人口密度極其高,並且擁有足夠的產業支撐。

然而,3個月暴跌65%,全線經濟萎靡,投資客傾家蕩產,購房者不得不為此背上一輩子的債務。

有人可能覺得,崩了就崩了,無非是貴一些罷了。

如果是這樣那還好,可是因為崩盤導致的經濟問題,造成了大量失業,在貨幣影響下,經濟產值開始縮水。簡單來說,人們遭受著收入變少的問題,可謂雪上加霜。

這時候出現了兩個極端,一個是隻能被迫忍辱負重的還債,並且一還就是一輩子。

另一個是選擇逃避,一些人因為揹負的債務太高,選擇了離婚,開始了流浪的生活,亦或者在離婚後直接自殺。

不過,確實很少出現丈夫跑了,然後讓妻子還債的情況。

然而,因為債臺高築和收入貶低,導致民眾生活異常壓抑,同時也促成了一些產業的發展。

首先就是二手貨變的發達,特別是貴重物品的售賣比率變得很高,日本曾經一度成為世界第二鑽石出口大國,然而這個國家卻不產鑽石。

當然,這也得益於他們的工業曾經發達過,否則連變賣家產的機會都沒有。

其次就是風俗店得到了空前發展,沒錯,風俗店就是你們想的那個東西,因為實在是缺錢,導致了大量女性走上風塵之路。因為“優質”從業者的補充,使行業服務質量有了顯著的提升,同時也因為從業者數量較多,也導致其收費大幅度下滑。

這一狀況怎麼看都是社會衰落的一種悲涼表現,但是,不可否認對於一些人來說確實是好事兒。

然而,東京崩盤說到底是自主崩盤,其強行將利率從2.5%提升到6%,結果一下子叫醒了所有人。經濟學者提出,日本當時完全有能力採取逐步調節的方法,但是其最終還是選擇了破而後立。

其實,筆者覺得如果松下新之助還活著,可能會有其他的解決辦法。

當然,這種方法雖然看似問題重重,但對於國家的發展來說,卻一次性清除了因房價導致的障礙,對其後續的產業轉型有了非常重要的促進。

所以,崩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

底特律——因高福利把自己玩死

很多人都說底特律破產是人的原因,其實並不是,這只是那些歧視者宣洩的方式罷了,而歧視者往往是最受歧視的人。

說回正題,底特律的破產主要是因為城市的福利太高,結果美國汽車產業開始衰敗,社會矛盾凸顯,在不足以支撐高社會福利的情況下,導致了高昂負債,總計180多億美元的長期債務和數十億美元的短期債務,無可奈何之下只有宣佈破產。

然後,房地產就嘣的一聲崩了。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兒,筆者舉個簡單的收入例子,底特律汽車工人收入巔峰可以達到40-70美刀/小時,而且八個小時準走人,是不是還搞幾次罷工遊行。

試問,就這麼一群員工,企業怎麼可能有發展?企業沒發展,怎麼可能有稅收?

如果是導致底特律破產結果的責任到底在誰,其實並不在於任何個人,主要是人性的貪婪。還有,當工會能欺負企業的時候,結果就已經註定了。

不過大家注意,底特律的房地產崩盤和東京不一樣,雖然美國人都欠卡賬,但是沒有東京那麼高的貸款額。

所以,即使崩盤了也不至於導致所有人都要背上鉅額的債務。

但是,因為城市沒有了發展的希望,大量精英階層的人開始撤離。可以說,原有的中產階級基本都沒影了,只留下一座鬼城。

底特律在輝煌的時候有200萬人口,目前只有70萬,因為破產,導致所有的公共服務暫停,教育、醫療、治安都成了問題,甚至連基本的水、電、網都成了問題。

這樣的城市中,能夠活下來的都是底層,因為他們本就不享有什麼優質的資源。

當然,這座城市也就是徹底費了。

或許你可以用非常少的錢買上一套大房子,但是,在那裡居住並不安全,也不便利。而且,雖然房子便宜,但是稅務很高,根本不壞算。

如果是投資的話,只有慢慢等待這座城市復甦,想租出去並不容易。

其實,能夠對東京和底特律兩座城市崩盤有客觀認識的人,都不會希望我們的房地產市場崩盤

因為一旦崩盤,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況且,我們現在的經濟對於房地產的依賴是在太高,莫說是崩盤,縱然是迴歸理性,也會導致非常嚴重的經濟問題。

所以,現在只能繃著,緊緊地繃著,什麼時候繃到經濟穩固了,足以承受連鎖反應的時候,才是房價迴歸根本價值的最佳契機。

而這一天其實也並不太遠,目前進入SDR迫在眉睫,房產稅作為一種稅源的補充, 也將會較大程度上遏制投機,這也意味著近幾年將會出現越來越好的局面。

而2017年去庫存式的暴漲,也將會被歷史命名為最後的瘋狂。

但是話說回來,房價暴跌,亦或者是迴歸理性,不代表房子不要錢。

消費者該承擔的成本是要承擔的,縱然沒有地價的干擾,鋼筋水泥也是要成本的,工人也是要報酬的,總不能讓工人白乾活給你福利吧?

至於未來房價會到多少錢一平,這個也不好說,畢竟通膨沒法預判。

總之,在可預見的未來中,房子一定不會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障礙。

不過,雖說剛需有錢就應該買房,漲和跌對於住房的人來說影響不大,畢竟買了也不會賣。可是筆者並不建議六個錢包買房,如此之大的壓力對於個人發展來說不是好事兒。

希望大家在買房這件事兒上量力而行,不妨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