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大棚甜瓜產區種植應該注重的問題有哪些?

瓜農之友馬博士


大棚甜瓜產區栽培應該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產區甜瓜病蟲害的防治原則,預防為主,主要在未發生病害之前進行用藥,加強田間管理,減少或降低植株、果實等發病的條件,促進植株的健壯生長,提高產品品質,增產增收。

一、種子處理程序(以消毒、殺菌、催芽為主): 1、播種前在太陽曬3-4小時;

2、用甲基託布津或多菌靈500-600倍液浸種滅菌15分鐘,撈出用清水沖洗2-3次;

3、然後用10-15%磷酸三鈉溶液浸種30 分鐘鈍化病毒;

4、然後用55℃~60℃的熱水浸種,攪拌至30℃,然後浸泡8小時,撈出,擦乾種皮水分,放置在28℃~32℃下催芽,24小時-30小時,約80%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二、播種程序(以防治苗期猝倒病、枯萎病為主):

1、每孔1粒萌發的種子(採用穴盤或營養缽),平放於穴盤內,覆土1-1.5釐米厚(可採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斤加蓋籽土200斤,充分拌勻,作為蓋子土);

2、覆蓋地膜,幼苗出土及時除去地膜。

三、苗床管理(以溫、溼度管理和預防蚜蟲和病毒病、苗期病害為主)



溫度管理:

1、出苗前苗床溫度(地溫)控制在30℃~35℃; 2、出苗後苗床溫度(地溫)20℃,氣溫在22℃; 3、真葉出現後,苗床溫度(地溫)25℃~30℃,白天氣溫在30℃;

溼度管理:

空氣溼度控制在50%-60%,夜間可在65-70%。

防蚜:

在真葉有1葉1心時,噴吡蟲啉1次,預防蚜蟲,也可配合64%殺毒礬(惡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一起使用,防治猝倒病等。用藥10天1次,防治2次,可基本防治苗期病害的發生。

四、整枝:

一般採用單蔓或雙蔓整枝(可根據當地種植習慣進行): 雙蔓整枝,在4-5片真葉時,摘頂掐頭,留兩條健壯的子蔓,子蔓7-8節以下的孫蔓全部摘除,7節後可留2-3個孫蔓進行坐果,果實雞蛋大小開始定瓜,每株4-6個瓜(留瓜數量依據品種及當地栽培技術和土壤情況而定,不同品種的留瓜數有所不同)。 陝西閻良地區也有采用單蔓整枝技術的,於11-13節位子蔓留瓜,單株2個瓜,25節摘頂。

五、灌水:

整個生育期保持土壤溼度不能低於48%。

原則是:

幼苗期水要少;

伸蔓期和開花期水要夠(可澆水1-2次,每次水量不宜過大);

果實膨大期水要足(水量不可過大,過大易引起病害);

成熟期不要澆水(收穫前10天到收穫,嚴禁澆水,以防裂瓜);

六、病害預防:

1、甜瓜苗期的立枯病和猝倒病都是土傳病害,在育苗前20天,對營養土進行消毒。可用70%噁黴靈可溶粉劑3000倍噴灑於營養土上並充分拌勻並堆漚,用量70%噁黴靈可溶粉劑5-8克/立方。

2、幼苗漚根,幼苗漚根一般是育苗床土壤長時水分過量,土壤的通透性差、含氧低,同時地溫較低,致使根系腐爛。可減少澆水量,提高地溫,鬆土降低土壤水分,可在苗床土壤表面撒施草木灰等吸附多餘水分。

3、甜瓜爛果及灰黴病



甜瓜灰黴病侵染葉片、莖蔓、花和果實,以果實受害為主,初期多從開敗的花開始侵染,逐漸向果蒂方向擴展,使果實呈水漬狀軟腐,在病組織表面產生灰色黴層。 可採用64%殺毒礬(惡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霧,7-10天防治一次; 甜瓜爛果的同時常常伴隨著灰黴病的發生,甜瓜由於缺乏鈣,易發生爛果,加之果實開花部位殘留的花瓣不容易脫落,極易造成黴菌的生長,導致灰黴病的發生。 甜瓜補鈣的重要方法是採用葉面和果實表面噴施鈣肥,關鍵期為甜瓜幼瓜期和膨大期,噴施液儘量在幼嫩葉面、果實表面分散均勻。

4、甜瓜的裂瓜



甜瓜裂瓜的主要原因有:

土壤及空氣溼度的劇烈變化;

缺鈣;

氮肥使用過量;

品種原因;

激素使用時間不合理;

採瓜時間不合理等

因此注意在預防甜瓜裂瓜上做到以下幾點:

品種選用,針對地方種植及消費習慣,儘量選擇一些適合種植的耐裂品種;

在生育期內科學合理的噴施鈣肥;

加強水分管理,尤其是預防在坐瓜後灌水過多,可增加次數少量澆水;



減少氮肥的施用量;

在果實膨大期,注意膨大素的合理使用,採收時間儘量安排在晴天的下午3點後,若干旱天氣持續在4天以上,遇有天氣下雨,可在下雨前,儘量將即將上市的甜瓜提前採收,以防空氣溼度土壤升高而發生裂瓜。

5、蔓枯病

甜瓜可實行2~3年的輪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並注意氮、磷、鉀肥的合理搭配。 播前種子消毒。 用70℃的熱水燙幹種子10分鐘,水的體積是種子體積的3倍以上,燙種時要不停地攪拌,使種子受熱均勻。發病初期用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70%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惡黴靈等進行灌根。

果腐病

在坐果後雞蛋大小,可噴施農用鏈黴素或新植黴素等細菌性殺菌劑進行預防或防治。用藥可參考用藥說明。

本文借鑑參考有關產區相關病害防治和栽培方法,歡迎關注!


瓜農之友馬博士


大棚甜瓜產區,生產進行時。'


種植生產中應該注意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連作障礙導致土壤土傳病害加重和土壤鹽漬化的問題,二是甜瓜臨近成熟期植株早衰現象增多的問題。


A,土傳病害和土壤鹽漬化,二害共生導致甜瓜病害增多和產量下降,這種現象在保護地生產中也是普遍現象。

現分享治理方法如下。

大棚土壤冬前翻耕不少於30公分並開溝,於土壤封凍前的日消夜凍時將溝內灌水,隔五日再灌一次。

作用,濾除積鹽,消凍蟲卵、消菌降害。

通過基肥當中增施農作物秸稈、增施有機肥,改善土壤的物理結構,增加透氧透氣能力。

於整地時補充施用微生物農藥,增加有益菌群數量來抑減有害菌群、操作時可臨近定植行內溝施,穴施,定植前苗坨淋根,藥劑浸泡根糸等。

定植時防控土傳病害的三灌兩噴法,三灌即,定植前對育成苗提前使用殺菌劑,營養劑,內吸殺蟲劑進行藥液淋根或浸泡苗盤。二灌和三灌及兩噴是在甜瓜澆緩苗水的前後藥液灌根一次並結合地面噴施一次,後隔二十天再灌、噴一次即可控制土傳病害發生。

藥劑有,阿米西達,甲霜噁黴靈甲託,噁甲水,霜黴威等。

B,甜瓜成熟期早衰,即甜瓜臨近成熟正值果實上糖時,出現植株葉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復的現象,也就是植株假死現象-、此時中午高溫時段,觀察觸摸萎蔫瓜秧暴露在光照下的果實時,溫度可達至40以上,瓜農稱假死待(熟)瓜,此時可以認定,無法挽回劣質中的劣質甜瓜。尤其是近幾年來採用南瓜換根生產的大棚甜瓜,也有很大程度的出現了此類現象。此現象有別於甜瓜枯萎病症,為土壤鹽漬化時由高溫管理導致根糸過早生理老化形成,促長促早熟為主要原因。

補救方式,勿高溫促長促熟,特別是薄皮類,並注重於甜瓜膨大期隨水衝施,氨基酸肥料、(或益施幫,或翠盛園等等,或衝施枯草芽孢桿菌調節刺激生根能力,或衝施食用紅糖等補碳方式,特別要注意減少過多無效的化肥投入土壤。

綜上為生產區的實用方法在應用,與友交流分享。


劉士志


甜瓜,果肉生食,止渴清燥,可消除口臭,但瓜蒂有毒,生食過量,即會中毒。各種香瓜均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維生素C,果膠,胡蘿蔔素,無機鹽鈣,鎂,鐵,磷和硫,蘋果酸、葡萄糖、氨基酸、甜菜茄、維生素C等豐富營養,營養價值高。

《本草綱目》指出,它能‘止渴、除煩熱、利小便’。對感染性高燒、口渴等,都具有很好的療效。吃甜瓜可以讓人保持狀態良好,精力充沛。此外,它還可以清除膽固醇和有機體裡的廢物。

甜瓜保護地栽培播種育苗

大棚甜瓜於1月上中旬播籽,小拱棚甜瓜於2月中下旬播種。苗床準備、浸種催芽及苗期管理等可參照西瓜。

定植

大棚甜瓜定植於2月下旬,幼苗3葉1心時移栽。每個標準大棚種三畦,畦寬1.2m,畦高40 cm,中溝寬60 cm;邊溝寬30 cm,溝深40 cm;定植前全畦地膜覆蓋,防止畦面水分蒸發造成棚內溼度過高。雙蔓整枝每畦1行,株距50 ~ 60 cm,栽600 ~ 650株/667m2;單蔓整枝每畦二行,株距50 cm,栽1200 ~ 1300株/667m2。定植後設中棚保溫。基肥一次性施人,氮、磷、鉀大體按2:1:2施肥,施腐熟廄肥3 000 kg/667m2、尿素25 kg/667m2、硫酸鉀10 kg/667m2、過磷酸鈣30 kg/667m2。小拱棚甜瓜移栽於3月下旬,幼苗3葉1心時移栽,畦寬2.8m,地膜覆蓋,每畦一行,株距40 cm,密度500 ~ 550株/667m2。定植後畦面中央架棚,棚底寬1.2m,棚高80 cm,幼苗定植後棚內增設簡易小棚。基肥施用同大棚。棚溫管理注意定植時此期外界氣溫尚低,無論大棚或小拱棚均以保溫防凍為主,可通過多層覆蓋保溫。

管理

4月初大棚溫度管理仍以保溫為主。晴天中午棚溫30℃以上時才短期揭膜通風;清明後拿掉大棚內拱棚,晴朗天氣加強通風,以免溫度過高。棚內溫度掌握的原則:白天25 ~ 30℃,晚上不低於15℃。及時搭架整枝,雙蔓整枝選留子蔓第8 ~ 12節上的孫蔓坐瓜,坐瓜孫蔓留2葉摘心,坐瓜節位以後所有孫蔓留1葉摘心或放任,子蔓25節左右打頂;單蔓整枝預定坐瓜節位10 ~ 14節,主蔓25 ~ 30葉打頂,具體方法同雙蔓整枝;大果型品種每蔓留1果,小果型品種每蔓留2果。早期溫度低、光照弱時採用人工輔助授粉,或採用“甜瓜靈”等瓜類植物激素保花保果。

小棚溫度管理總的原則依舊以保溫為主,定植後7 ~ 10 d一般不揭膜,促進還苗,溫度控制在30℃左右。為防止棚內溫度過高,晴天中午可在小棚南向揭口短暫通風。幼苗緩苗後棚溫適當下降,白天維持25℃左右,夜間15℃左右,用延長通風時間來調節;4月中、下旬溫度基本穩定後拆除小棚內小拱棚。4月底整枝,雙蔓整枝,方法同大棚。

5月至6月大棚溫度管理注意白天28 ~ 30℃,夜間15 ~ 18℃,增大晝夜溫差以利於果實糖分積累,並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注意田間除草。 (2)小拱棚管理:5月上、中旬小拱棚甜瓜進入始長期,揭開東西兩側薄膜,以利於昆蟲傳粉,促進開花生果,同時人工輔助授粉;6月中旬小拱棚以防雨為主,以免發生裂果和果實品質下降。為提高品質和耐儲運性,採摘前的4 ~ 5 d應停止灌水和施肥。病蟲害防治同大棚。大棚甜瓜5月底6月初基本採收完畢,小拱棚甜瓜6月下旬採收完畢。採收鑑別方法同露地。

病蟲害防治

甜瓜栽培極易發生蚜蟲危害(生長早中期),成蚜和若蚜群集在葉片背面、嫩莖吸取汁液,分泌蜜露,使葉片捲縮,瓜苗生長停滯,在葉面及果面形成黑色黴狀物,嚴重時葉片乾枯,植株死亡,並傳播病毒病。

主要採取預防為主,及時清除棚四周雜草,消滅蟲源。藥劑防治結合病毒病一同防治。使用安全無公害的蔬菜洗滌劑稀釋噴霧效果甚佳。病害注意藥劑的交替使用,如託布津,代森鋅等藥劑輪換使用,控制病害發生。

小常識

甜瓜成熟的特徵是:瓜皮鮮豔、花紋清晰、充分顯示其品種固有色澤,網紋品種則網紋硬化突出;果柄處茸毛脫落,果臍附近開始發軟;厚皮甜瓜(西莫洛託類型)等品種果蒂處產生離層,瓜蒂開始自然脫落;開始發出該品種所特有的香味;用指彈瓜面會發出空濁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