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 為什麼雍正即位後,他的親生母親死活也不想當皇太后?

康熙年間,“九子奪嫡”的鬥爭最終以雍正的勝出而宣告結束。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憂。在參與奪嫡的九子中,最被重用的是十三爺胤祥,除了雍正和胤祥之外,皇十子胤䄉因為雄厚的母系勢力算是善終之外,其他皇子的命運都比較悽慘包括他們的子嗣,也都受到連累。雍正繼位後,對前太子胤礽禮遇有假,那是除十三爺以外,相較於對待其他阿哥所說。大阿哥是自己把自己坑進圈禁懲處的,還是康熙爺在位時的決定。當年就是嫉妒二阿哥做了蠢事意圖傷害太子,身為太子黨的四爺自然跟大阿哥不是一路人。所以雍正繼位後對大阿哥能有什麼好呢?任其在圈禁中自生自滅。但作為雍正的親生母親烏雅氏並沒流露出應有的歡欣和喜悅,反而表達出種種“不情願”,讓人疑竇叢生。

《清世宗實錄》中記,雍正登大寶的消息傳入皇宮,烏雅氏很不屑,異常冷淡地說:“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夢想所期”。《永憲錄》記,烏雅氏還下懿旨稱:“我自幼入宮為妃,在先帝前毫無盡力之處。將我子為皇帝,不但我不敢望,夢中亦不思到。”

為什麼雍正即位後,他的親生母親死活也不想當皇太后?

雍正的生母烏雅氏,出身不高,直到生下雍正後的第二年,才晉升為嬪。而當時的皇貴妃佟佳氏,一直沒有兒子,於是便把雍正要過去撫養。也就是說,剛出生沒多久,雍正就離開了自己的生母烏雅氏。這為日後的母子感情不和埋下了伏筆。和烏雅氏相比,佟佳氏地位高貴。當時的她雖是皇貴妃,其實相當於皇后。因為康熙的前兩任皇后年紀輕輕就死了,康熙覺得自己克妻,便不想再立皇后。直到佟佳氏去世前一天,康熙才冊立她為皇后。相比而言,雍正和養母佟佳氏更親近一些。這讓出身低微的生母烏雅氏覺得,雍正是攀上了高枝,便不認親孃了。其實烏雅氏先後為康熙帝生養了三子三女,十四阿哥胤禎是她最小的一個兒子。對這個在身邊長大的老兒子烏雅氏寵愛有加,並且寄予了濃厚的希望。雖然一母所出,雍正跟弟弟胤禎在母親烏雅氏心中的分量可謂山水之別。母親為什麼如此偏心,大概與這兩人的性格也不無關係。其實,德妃烏雅氏是個倔脾氣、情緒化,她生的兩個兒子四阿哥、十四阿哥在這一點上都太像她,何嘗不是一個比一個犟。

為什麼雍正即位後,他的親生母親死活也不想當皇太后?

雍正皇帝我們都知道,他生性冷酷,且比較剛毅,眼裡揉不得沙子。無論對下屬還是家奴甚至嬪妃都很嚴厲。這樣的人一般不容易與人親近,讓人有距離感。而十四子胤禎本就跟母親親近,加上在外與八阿哥胤禩交好。胤禩可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八賢王啊。耳濡目染,胤禎便從八阿哥身上學到些儒雅賢達之氣,不光母親烏雅氏格外喜歡,更得到了父親康熙帝越來越深的喜愛。因此,在烏雅氏眼中,小兒子胤禎才是儲君的不二人選。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二十七日,雍正帶領王公大臣,以及皇太后、後宮的妃嬪,親送康熙的梓宮到遵化東陵。到了遵化東陵,為了除掉自己的政敵,雍正責令胤禎留在遵化守陵。守陵,其實就是變相的軟禁,胤禎的處境可謂悽慘。烏雅氏知道後,心如刀絞,十天之後,氣塞於胸,溘然辭世。儘管烏雅氏要不要皇太后的徽號,但她的實際身份就是皇太后,那按規定,她就應該搬到慈寧宮或寧壽宮居住。烏雅氏卻拒不肯搬,堅持住在當妃子時所住的東六宮之一的永和宮。烏雅氏這一系列表現,讓人遐想聯翩——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雍正“弒父篡位”,似乎也只有用這個驚人結論才能解釋。雍正是否“弒父篡位”,這是一個爭論多年的史學謎團,至今尚無定論。

為什麼雍正即位後,他的親生母親死活也不想當皇太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