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河南鶴壁卜家溝村有個伯邑考洞,是《封神榜》裡的伯邑考嗎?

提起“伯邑考”三個字,

你能想起什麼?

是的,

伯邑考就是《封神榜》裡的人物,

而在山城區石林鎮卜家溝村

東山崗上有一個“伯邑考洞”,

這個洞與伯邑考有什麼關係,

河南鶴壁卜家溝村有個伯邑考洞,是《封神榜》裡的伯邑考嗎?

河南鶴壁卜家溝村有個伯邑考洞,是《封神榜》裡的伯邑考嗎?

河南鶴壁卜家溝村有個伯邑考洞,是《封神榜》裡的伯邑考嗎?

7月23日,記者在山城區石林鎮卜家溝村發現,村裡幾乎人人都知道村東山崗上有一處名為“伯邑考洞”的人造洞穴,但伯邑考是誰,卜家溝村的村民們幾乎沒人說得清。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伯邑考洞究竟隱藏著什麼神秘故事,它和伯邑考之間究竟又有何種聯繫呢?

河南鶴壁卜家溝村有個伯邑考洞,是《封神榜》裡的伯邑考嗎?

“釣魚臺”上的伯邑考洞

河南鶴壁卜家溝村有個伯邑考洞,是《封神榜》裡的伯邑考嗎?

從卜家溝村村委會向東行約一公里就能見到一座十餘米高的土崗,當地人稱這裡為“釣魚臺”。土崗上柏樹參天,下臨河,景色秀美。自土崗西下就能看到半山腰的伯邑考洞。伯邑考洞洞口高約1.5米,寬約3米。洞內又有4個洞穴,如現代房屋的4間臥房。

據村民說,伯邑考洞洞口原有一人多高,但隨著村民的頻繁活動,現有些塌方,但洞內的樣子數十年來始終未變。

河南鶴壁卜家溝村有個伯邑考洞,是《封神榜》裡的伯邑考嗎?

洞內結構

村民胡模生告訴記者,幾十年前他就常在伯邑考洞內玩耍。他曾聽祖父說,伯邑考洞自古就有,但沒人知道這個洞的來歷。

村民胡真山介紹,村裡人對伯邑考洞的來歷都說不清,大家也僅是聽說伯邑考曾在洞內避過難,姜太公曾來此看過伯邑考,並在“釣魚臺”上釣過魚,甚至很多村民連伯邑考是誰都不知道。

河南鶴壁卜家溝村有個伯邑考洞,是《封神榜》裡的伯邑考嗎?

身世成謎的伯邑考

伯邑考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據《史記·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記載:“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邑考……及文王崩而發立,是為武王。伯邑考既已前卒矣。”即伯邑考是周文王的嫡長子,周武王姬發是他的弟弟。周文王死後姬發被立為君主,此時伯邑考已經去世了。

先秦時期的典籍鮮有關於伯邑考生平的記載,這與其周文王嫡長子的身份極為不符。反倒是伯邑考的弟弟們大多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記載。有趣的是,關於周文王不立嫡長子的質疑、討論卻頻繁被記載,這更增加了人們對伯邑考身世的猜測。

被譽為五經之一的《禮記》中有一篇名為《檀弓》的文章,詳細記錄了孔子對於“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的不認可。此外,《淮南子·泛論訓》《尚書中候》《史記》也都有周文王不傳位於伯邑考的討論,以致後世每當有君王廢長立幼時,朝堂、坊間就會適時出現“文王舍伯邑考”的討論,同時這也成了君王們舍長立幼“亦猶行古之道”的藉口。

河南鶴壁卜家溝村有個伯邑考洞,是《封神榜》裡的伯邑考嗎?

也正因為伯邑考撲朔迷離的身世,關於伯邑考的創作受到了後世歷朝歷代小說家、戲曲家們的熱捧,演繹出如《封神演義》等傳世作品。據學者劉子立考據,就現存文獻來看,至少自三國西晉時期就有文字記載:“紂囚文王,文王之長子曰伯邑考,質於殷,為紂御,紂烹為羹,賜文王,曰‘聖人當不食其子羹’。文王食之。紂曰‘誰謂西伯聖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成為後世人們熟知的《封神演義》等類似故事的藍本。

自此之後,大量文學作品引用並豐富了商紂王烹伯邑考、周文王食長子的傳說。隨著《封神演義》以及大量相關題材的戲曲作品的出現,伯邑考的形象也由一位身世模糊的王子衍變成“為父而死”的賢子,後人因此認為伯邑考是“伐紂之役犧牲第一人”,並奉其為神仙。

周文王望兒的傳說

多年來,卜家溝村空有伯邑考洞,卻無人知道伯邑考洞因何得名。直至數年前村民胡水印到安陽市龍安區馬投澗鎮王二崗村遊玩,探聽到了“周文王望兒”的傳說,縈繞在卜家溝村村民心中的疑竇才得以解開。

原來,王二崗村與卜家溝村相距不到10公里,相傳周文王被商紂王拘禁在裡城時,伯邑考曾同行。周文王預測到伯邑考即將大禍上身,不忍伯邑考再送,勸他原路返回。孑然一身的周文王行到怨兒莊時,不停地哀怨,為伯邑考即將遭受磨難而傷心。隨後,他行至一處高崗向西遠望,看到伯邑考的身影越來越遠,不禁潸然淚下。

據傳,怨兒莊和望兒崗如今均保留了下來,即如今的元二莊和王二崗。相傳此後伯邑考為了方便看望父親,就在望兒崗西側不遠處安頓下來,伯邑考安身處就是卜家溝村伯邑考洞。胡水印說,看來,伯邑考曾在卜家溝村隱居的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伯邑考之死

“雖然民間留下了伯邑考在卜家溝村附近活動的傳說,但在我看來真實的伯邑考或許並沒有機會長大成人。”我市文史愛好者張宗乾告訴記者。學界中部分學者推論,伯邑考並非死於紂王之手,反倒可能是被周文王處死的。而這段慘劇的發生或與我國古代“殺首子”的風俗有關。

張宗乾分析,自《帝王世紀》以後,許多文學作品將伯邑考的死歸咎於商紂王。故事情節也多以商紂王烹伯邑考賜食周文王,以試探周文王是否真的賢良。周文王食子肉吐出白兔等,讓這個故事聽起來更荒誕。但就目前的文史資料來看,這一說法約形成於唐代之後,與商周時期相距較久,難免有演繹的成分。

據張宗乾總結,我國多部典籍中均記載著我國各地有“殺首子”的習俗。如《墨子》中記載:“昔者越之東,有沭(kǎi shù)之國者,其長子生,則解而食之,謂之‘宜弟’。”《後漢書》和我國古代地理著作《太平寰宇記》也有類似“殺首子”宜弟的詳細記載。

河南鶴壁卜家溝村有個伯邑考洞,是《封神榜》裡的伯邑考嗎?

“因為《墨子》《後漢書》等這些具有強大影響力的經典對‘殺首子’均有記載,因此學界對這一風俗有不少研究。”張宗乾表示,一部分學者認為“殺首子”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祭祀並保持家族血脈純淨。

學者龔維英認為,原始社會殺掉首子後家族會降生更多、更強壯的子女,同時用幼嬰祭祀神靈還會保佑部族繁衍昌盛。此外,龔維英認為,周文王時期仍處於文明的過渡時期,氏族社會仍未完全演變為奴隸制社會,一夫一妻制度仍不穩定,對偶制的痕跡仍未消除。因此為了確保家族血脈的純正,殺掉充滿不確定因素的“首子”成了當時文明過渡時期的一種特殊風俗。

“其實不僅周文王有殺首子嫌疑,歷史上有明文記載的殺首子事件還有不少。”張宗乾表示,如《莊子》記載的:“堯殺長子”;《韓非子》中的:“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而進之”;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瞽叟(gǔ sǒu)千方百計地要殺掉孝順的長子舜等。

但無論怎樣的推測,就目前所有的文史資料,我們很難完整復原數千年前伯邑考的真實死因。也正是因為如此,伯邑考撲朔迷離的身世和散落在民間的傳說才為我們支撐起一個數千年來譽滿華夏的孝子形象。時至今日,伯邑考的故事和圍繞伯邑考的研究仍然備受關注,而我們只能希冀發現更多、更有價值的文史資料來為我們復原伯邑考身世的原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