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未來農業發展方向是什麼?

嚮往陽光的遊客


農業發展方向就是一般所說的“現代農業”,或者“農業現代化”的概念。具體來說,我個人理解這幾方面比較重要:

1、糧食生產:保障14億口糧絕對供給、主糧基本自給的同時,通過科技進步和改善農田基礎設施從而提高糧食的產出效率,用更少的資源養活更多的中國人。

2、養殖業:生豬生產優化區域佈局,提高養豬的環保門檻;同時大力發展18億畝耕地之外的養殖業,比如牛羊等草食畜牧業,配合優質牧草產業。水產養殖方面,提高水產品的養殖效益,避免對自然環境造成過大影響。

3、經濟作物:這個不一而足了,雜糧雜豆、蔬菜瓜果、茶葉蠶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藥材和特色養殖等產業,普遍面臨做精做強做出品牌的情況,倒不一定要做很大,把規模攤太大、靠量取勝的年代過去了。

4、農產品更強調質量安全和品質、營養、口感等。比如廣為人們所誤解的白羽肉雞——“速生雞”——“激素催大的”——“小孩子吃了性早熟……”等對食品安全方面的恐慌,其實這種雞肉沒啥安全問題,但確實不好吃,以後可能肉雞業要從一味追求量向更追求品質發展。其它產業也有類似情況。

5、“農民”會越來越成為一種職業而不是身份。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和管理結構正在融合,農業的從業者將越來越專業化、職業細分加快,家庭農場主、農業職業經理人等“新農人”群體壯大。

6、農業更強調綠色發展,從節約水、耕地和減少化肥農藥農膜等投入品,到循環利用秸稈、畜禽糞便等農業生物質資源,再到稻魚共作等種養結合等傳統模式的進步升級,讓農業用更少的資源、更高效清潔的生產,提供更安全的食物。

7、農業這個概念的外沿擴大了。從單一的種植養殖到與加工業、旅遊業相融合,農村一二三產業相互促進相互作用、形成更“適銷對路”的有形和無形的農產品。

其實農業未來的發展還包括方方面面的變化,要列舉的就太多了,比如農業科技進步、農村金融支持等,未來也都更重要。以後有機會再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