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圖紙會審內容全攻略

關於圖紙會審流程

1

圖紙會審目的

為優化設計,保證圖紙質量,保障工程質量進度,才建立完整的圖紙會審制度。

2

適用範圍

房建施工項目、市政工程項目及給排水項目。

施工圖紙包括:施工圖紙、設計聯繫單、施工技術聯繫單及其他技術要求文件。

3

圖紙會審制度

1、設計圖紙控制:在設計招標或與設計單位簽定合同時特別強調設計圖紙的各個專業設計人員的圖紙會簽制度,以儘量減少圖紙中各個專業的矛盾錯誤。點這免費下載施工技術資料

2、圖紙接受制度:現場工程師代表負責接收設計院圖紙,檢查圖紙質量,要求清晰明確,設計及相關人員簽字,設計院蓋章,現場負責人做好圖紙接收記錄及存檔圖紙保管。

3、圖紙發放制度:現場工程師代表負責向監理單位發放施工圖紙並做好圖紙發放記錄,記錄清楚發放圖紙名稱、圖號、份數、接受單位、接受時間及接受人簽字。由監理單位負責對施工圖紙進行審核後向各個施工單位發放。各個施工單位接受的圖紙必須有監理單位蓋施工圖紙專用章。

4、圖紙會審人員:下列人員必須參加圖紙會審

建設方:現場負責人員及其他技術人員;

設計方:設計院總工程師、項目負責人及各個專業設計負責人;

監理方:項目總監、副總監及各個專業監理工程師;

施工單位: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項目總工程師及各個專業技術負責人;

其他相關單位:技術負責人。

5、圖紙會審時間控制:設計圖紙分發後三個工作日內由監理負責組織業主、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及其他相關單位進行設計交底。設計交底後十五個工作日內由建設單位或監理負責組織上述單位進行圖紙會審。

6、圖紙會審,施工單位、監理所單位及其他各個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針對自己發現的問題或對圖紙的優化建議以文字性彙報材料分發會審人員討論。

7、圖紙會審會議由業主或監理主持,主持單位應做好會議記錄及參加人員簽字。

8、圖紙會審每個單位提出的問題或優化建議在會審會議上必須經過討論作出明確結論;對需要再次討論的問題,在會審記錄上明確最終答覆日期。

9、圖紙會審記錄由監理負責整理並分發各個相關單位執行、歸檔。

10、圖紙會審可採用全部圖紙集中會審、分部圖紙會審、分階段圖紙會審及分專業圖紙會審,具體會審形式由監理確定。

11、各個參建單位對施工圖、工程聯繫單、及圖紙會審記錄做好備擋工作。

12、作廢的圖紙設計以書面形式通知,各個施工單位自行處理。

工程開工之前,需識圖審圖,再進行圖紙會審工作如果有識圖審圖經驗,掌握一些要點,則事半功倍。識圖審圖的順序是:熟悉擬建工程的功能 熟悉審查工程平面尺寸 熟悉審查工程立面尺寸 檢查施工圖中容易出錯的部位有無出錯 檢查有無改進的地方。

圖紙會審內容全攻略

2

圖紙會審技巧

1

熟悉擬建工程的功能

圖紙到手後,首先了解本工程的功能是什麼,是車間還是辦公樓?是商場還是宿舍?瞭解功能之後,再聯想一些基本尺寸和裝修,例如廁所地面一般會貼地磚作塊料牆裙,廁所陽臺樓地面標高一般會低幾釐米;車間的尺寸一定滿足生產的需要,特別是滿足設備安裝的需要等等最後識讀建築說明,熟悉工程裝修情況。

2

熟悉審查工程平面尺寸

建築工程施工平面圖一般有三道尺寸,一是細部尺寸,二是軸線間尺寸,三是總尺寸。檢查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於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於第三道尺寸,並留意邊軸線是否是牆中心線,識讀工程平面圖尺寸,先識建施平面圖,再識本層結施平面圖,最後識水電空調安裝設備工藝例如檢查房間平面佈置是否方便使用採光通風是否良好等,識讀下一層平面圖尺寸時,檢查與上一層有無不一致的地方。

3

熟悉審查工程立面尺寸

建築工程建施圖一般有正立面圖、剖立面圖、樓梯剖面圖,這些圖有工程立面尺寸信息;建施平面圖,結施平面圖上,一般也標有本層標高;梁表中,一般有梁表面標高;基礎大樣圖、其它細部大樣圖,一般也有標高註明,通過這些施工圖,可掌握工程的立面尺寸。正立面圖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是窗臺門窗的高度等細部尺寸,第二道是層高尺寸,並標註有標高,第三道是總高度。

審查方法與審查平面各道尺寸一樣,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於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於第三道尺寸,檢查立面圖各樓層的標高是否與建施平面圖相同,再檢查建施的標高是否與結施標高相符,建施圖各樓層標高與結施圖相應樓層的標高應不完全相同,因建施圖的樓地面標高是工程完工後的標高,而結施圖中樓地面標高僅結構面標高,不包括裝修面的高度,同一樓層建施圖的標高應比結施圖的標高高几釐米。有些施工圖,把建施圖標高標在了相應的結施圖上,如果不留意,施工中會出錯。

熟悉立面圖後,主要檢查門窗頂標高是否與其上一層的梁底標高相一致;檢查樓梯踏步的水平尺寸和標高是否有錯,檢查梯梁下豎向淨空尺寸是否大於2.1米,是否出現碰頭現象;當中間層出現露臺時,檢查露臺標高是否比室內低;檢查廁所浴室樓地面是否低幾釐米,若不是,檢查有無防溢水措施;最後與水電空調安裝設備工藝第二次裝修施工圖相結合,檢查建築高度是否滿足功能需要。

4

檢查施工圖中容易出錯的地方有無出錯

1、檢查女兒牆砼壓頂的坡向是否朝內

2、檢查磚牆下有梁否850G工程資料免費下載

3、結構平面中的梁,在梁表中是否全標出了配筋情況

4、檢查主樑的高度有無低於次梁高度的情況

5、梁板柱在跨度相同相近時,有無配筋相差較大的地方,若有,需驗算

6、當梁與剪力牆同一直線佈置時,檢查有無樑的寬度超過牆的厚度

7、當梁分別支承在剪力牆和柱邊時,檢查梁中心線是否與軸線平行或重合,檢查梁寬有無突出牆或柱外,若有,應提交設計處理點這免費下載施工技術資料

8 、檢查梁的受力鋼筋最小間距是否滿足施工驗收規範要求。

9、檢查室內出露臺的門上是否設計有雨蓬,檢查結構平面上雨蓬中心是否與建施圖上門的中心線重合

10、當設計要求與施工驗收規範有無不同如柱表中常說明:柱筋每側少於4根可在同一截面搭接但施工驗收規範要求,同一截面鋼筋搭接面積不得超過50%

11、檢查結構說明與結構平面大樣樑柱表中內容以及與建施說明有無存在相矛盾之處

12、單獨基礎系雙向受力,沿短邊方向的受力鋼筋一般置於長邊受力鋼筋的上面,檢查施工圖的基礎大樣圖中鋼筋是否畫錯

5

審查原施工圖有無可改進的地方

主要從有利於該工程的施工;有利於保證建築質量;有利於工程美觀三個方面對原施工圖提出改進意見

1、從有利於工程施工的角度提出改進施工圖意見

結構平面上會出現連續框架樑相鄰跨度較大的情況,當中間支座負彎矩筋分開錨固時,會造成樑柱接頭處鋼筋太密,搗砼困難,可向設計人員建議:負筋能連通的儘量連通。

當支座負筋為通長時,就造成了跨度小梁寬較小的梁面鋼筋太密,無法搗砼,可建議在保證梁負筋的前提下,儘量保持各跨梁寬一致,只對梁高進行調整,以便於麵筋連通和澆搗砼。當結構造型複雜,某一部位結構施工難以一次完成時,向設計提出:砼施工縫如何留置

2、從有利於建築工程質量方面,提出修改施工圖意見

當設計天花抹灰與牆面抹灰相同為1:1:6混合砂漿時,可建議將天花抹灰改為1:1:4混合砂漿,以增加粘結力

當施工圖上對電梯井坑、衛生間沉池,消防水池未註明防水施工要求時,可建議在坑外壁沉池水池內壁增加水泥砂漿防水層,以提高防水質量

3、從有利於建築美觀方面提出改善施工圖

若出現露臺的女兒牆與外窗相接時,檢查女兒牆的高度是否高過窗臺,若是,則相接處不美觀,建議設計處理。檢查外牆飾面分色線是否連通,若不連通,建議到陰角處收口;當外牆與內牆無明顯分界線時,詢問設計,牆裝飾延伸到內牆何處收口最為美觀,外牆突出部位的頂面和底面是否同外牆一樣裝飾。

當柱截面尺寸隨樓層的升高而逐步減小時,若柱突出外牆成為立面裝飾線條時,為使該線條上下寬窄一致,建議對突出部位的柱截面不縮小;當柱佈置在建築平面磚牆的轉角位,而磚牆轉角少於900,若結構設計仍採用方形柱,可建議根據建築平面將方形改為多邊形柱,以免柱角突出牆外,影響使用和美觀。當電梯大堂(前室)左邊有一框架柱突出牆面10~20cm時,檢查右邊柱是否出突出相同尺寸,若不是,建議修改成左右對稱。

會審圖紙是施工前期的主要技術工作之一,因此項目施工前項目部應組織參加該工程項目的技術人員和相關部門認真看圖、熟悉施工圖,瞭解工程情況和圖紙設計中的錯誤、矛盾、交待不清楚、設計不合理等問題,儘可能把這些問題及時提出來,解決在施工作業之前。

圖紙會審內容全攻略

3

圖紙會審注意事項

項目部應以謙虛、配合、學習、和諧的態度參加圖紙會審會議。根據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公司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提供必要的服務,促使圖紙會審圓滿完成。圖紙會審記錄是施工文件的組成部分,與施工圖具有同等效力,所以圖紙會審記錄的管理辦法和發放範圍同施工圖管理、發放,並認真實施。 會審圖紙綜合歸納常見問題如下:

1、建築、結構說明有沒有互相矛盾或者意圖不清楚的地方;

2、建築、結構圖中軸線位置是否一致,相對尺寸是否標註清楚;

3、如果是框架結構,看建築、結構圖樑柱是否尺寸一致,如果是磚混,看牆厚、構造柱的佈置是否一致;

4、查看門窗的做法是否明確,有圖籍的按照圖籍,沒有圖籍做法的是否有大樣,大樣中開啟方向、玻璃材質、龍骨材質等是否明確;

5、一般設計容易疏忽的是窗臺做法、窗簾盒做法、門窗材質、門垛尺寸;

6、看結構圖說明中是否與規範相矛盾或有出入,如有,協商按哪個標準施工;

7、從施工角度考慮,是否有施工難度大甚至不可能施工的結構節點,比如坡屋面與平屋面相交的地方,梁的交叉施工最容易出問題;

8、樓梯踏步高和數量是否與標高相符;

9、建築立面圖中的結構標高是否與結構圖每層的標高相符;

10、簷口的地方標高容易出錯,適當注意;

11、預留洞、預埋件是否錯漏;

12、構造作法是否交待清楚;

13、材料選用是否合理,設計是否能滿足質量要求;

14、基礎、地溝等是否相碰;

15、標準圖、詳圖是否正確;

16、門窗、構件的尺寸、規格、數量是否相符等。

熟悉圖紙的方法及要領:

先粗後細:就是先看平、立、剖面圖,對整個工程的概貌有一個輪廓的瞭解,對總的長、寬尺寸、軸線尺寸、標高、層高、總高有一個大體的印象。然後再看細部做法,核對總尺寸與細部尺寸。

4

圖紙會審審查內容

1、建築部分

建築物平面佈置在建築總圖上的位置有無不明確或依據不足之處 ,建築物平面佈置與現場實際有無不符情況等。

2、先小後大

首先看小樣圖再看大樣圖,核對在平、立、剖面圖中標註的細部做法與大樣圖的做法是否相符;所採用的標準構配件圖集編號、類型、型號與設計圖紙有無矛盾;索引符號是否存在漏標;大樣圖是否齊全等。

3、先建築後結構

就是先看建築圖,後看結構圖;並把建築圖與結構圖相互對照,核對其軸線尺寸、標高是否相符,有無矛盾,杏對有無遺漏尺寸,有無構造不合理之處。850G工程資料免費下載

4、先一般後特殊

應先看一般的部位和要求,後看特殊的部位和要求。特殊部位一般包括地基處理方法,變形縫的設置,防水處理要求和抗震、防火、保溫、隔熱、隔音、防塵、特殊裝修等技術要求。

5、圖紙與說明結合

要在看圖紙時對照設計總說明和圖中的細部說明,核對圖紙和說明有無矛盾.規定是否明確,要求是否可行,做法是否合理等。

6、土建與安裝結合

當看土建圖時,應有針對性地看一些安裝圖,並核對與土建有關的安裝圖有無矛盾,預埋件、預留洞、槽的位置、尺寸是否一致,瞭解安裝對土建的要求,以便考慮在施工中的協作問題。

7、圖紙要求與實際情況結合

就是核對圖紙有無不切合實際之處,如建築物相對位置、場地標高,地質情況等是否與設計圖紙相符;對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藝施工單位能否做到等。為了作好設計圖紙的會審工作、提高設計圖紙的質量,應儘量減少在施工過程中發現設計圖存在的問題。

圖紙會審內容全攻略

5

建築施工圖紙最容易出錯的48個細節

工程成本的失控往往是施工階段的變更與簽證造成的,因此在施工圖出圖前應儘量做好校對與優化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將錯誤率減到最低,今天就給大家分享:48個施工圖校對法

1

總平面圖

1、是否標註了0.000處的絕對標高。

2、是否表示了外輪廓的軸線及總尺寸。

3、是否表示了樓層數。

4、是否表示了與主要道路及紅線的關係。

5、是否佈置了道路及綠化。

6、是否列出了經濟技術指標:總用地面積、總建築面積、停車位數目(辦公樓組要寫該項)、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化率(要求做到35%-50%,沒做到要調整綠地面積)。

7、建築周圍設置環形消防車道,寬大於等於4米,轉彎處倒角半徑12米。

8、線型:一道粗線(外)及一道細線表示建築輪廓,若有局部層數不同用細線表示其投影線,局部突出屋頂的樓梯間不要畫投影。

2

樓層平面圖

各層房間不需要佈置傢俱,但衛生間要佈置潔具

1、每層軸網是否一致?上一樓層軸線網編號與下一樓層軸網編號要一致,因為柱是自上至下要對齊的,每層的柱網要一樣,除非頂層有抽柱的情況。

2、樓層地面標高是否標註?有水的外走廊、門廊、浴室、衛生間,開水房、消毒室等房間地面是否比相應樓層地面降低了0.01~0.03m?同時在標高變化的門坎處是否畫了投影線?

3、三道尺寸線是否等間距(100~70mm),標註文是否是統一字體和字高?

4、門窗是否編號,門是否按洞口尺寸、開啟方式及構造不同而採用不同編號?

5、柱外皮是否與走道處外皮齊平?裝修後從走道上一般應看不到柱,以保證走道疏散寬度。

6、疏散門的開啟方向是否朝人流方向開啟?門洞寬超過去時1.2m是否按照每扇寬0.6~0.9m的寬度分扇開啟(尤其是大門處)

7、樓梯間是否有跑向標註?首層上半跑,中間層上半跑、下一跑半,頂層下兩跑。中間平臺是否有標高標註?樓梯尺寸是否在平面圖和剖面圖上表達全面?

8、一層平面圖上是否有散水錶達,室外地坪標高,出入口處是否設置臺階或坡道?斜道坡度表示,剖示符是否表達正確的剖示位置和剖示方向,請與剖面圖仔細對照投影。一層平面圖上是否有指北針表示房屋的朝向?

9、房間名稱標註文字是否是同一字體和字高?

10、衛生間等有水房間的地面是否有地漏?地面坡向有表達嗎?衛生間衛生設備是否滿足使用人數的要求?分隔尺寸是否標註?

11、公共建築最小門洞寬為 1m,使用面積大和使用人數多及有大型設備進出的門要按規範要求設計寬度,門也應分扇開啟。

12、各層平面要有樓面標高,休息平臺標高。雨棚標高。

13、房間名稱是否表達。

14、剖到的牆線是否加粗,柱子是否填充。

3

屋頂平面圖

1、有構件要定位的軸線是否標註?沒有定位構件的軸線是否消除?

2、屋面標高一般標註結構層標高,是否標註?

3、雨水管是否佈於排水分區的中部或房屋的陰角部位?雨水管間距是否滿足實用間距的要求?(18~24m)

4、簷口平面投影與剖面圖中簷口是否一致?

5、雨水管是否穿過外挑走廊?如果穿過了要改為沿牆安裝水管,而不要在靠欄杆一側布雨水管。

6、至少要有一個樓梯間上屋頂,上屋頂的梯間的梯段投影是否表達?門坎要高出屋面300擋水,門坎投影是否表達?

7、電梯機房的平面圖是否表達?

8、是否有局部屋頂的平面圖(上屋頂梯間屋頂,電梯機房屋頂)

9、天溝是否有標高,天溝內排水坡度1%。

10、是否表達排水坡度及方向,分水線,分格縫。

4

立面圖

1、尺寸及標高是否完備?

2、雨棚是否表示?

3、是否表示了立面材質?

4、出屋面的樓梯間及電梯間是否表示?

5、外輪廓及地坪線是否加粗?

5

剖面圖

1、是否剖到樓梯和反映主要建築空間的內部變化?

2、剖面圖中剖到的牆線加粗,剖到的樓板(一般設為100mm厚)、梯段、梁塗黑。

3、室外地坪,室內地面,樓層地面,屋頂標高是否標註?所剖的牆體是否有定位軸線?4、地坪線與剖到牆體的關係是否正確?先有室外地坪線,砌牆,再回填室內地面,因此牆將室內外地平線斷開,如圖,你的是否正確?

5、與平面圖仔細對照投影,是否與平面圖對應?

6、是否表示天溝?

7、剖到的房間是否寫名稱?

8、樓梯尺寸是否細化?

6

詳圖

1、是否規範表示了詳圖索引、詳圖編號,要在相應的平面、或立面、或剖面中表示索引符號,符號大小要符合製圖規範的要求。

2、剖到的填充圖例。(與剖面圖有區別)

3、是否標註了定位軸線?

4、標高尺寸是否完備?

5、與平、立、剖是否對應,尤其是必須畫的簷口詳圖,一定要與屋頂平面、裝修表對應。

7

出圖前注意事項

1、尺寸標註、字體大小是否合適及統一?

2、各圖的定位軸號是否對應?

3、線型是否正確?

4、各圖是否按照比例出圖?

5、布圖順序是否正確:

建築方案圖:總圖、各層平面圖、屋頂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建築施工圖:設計總說明、總圖、各層平面圖、屋頂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門窗表、裝修表,詳圖可較為靈活佈置,以布圖合理為宜。

6、採用統一的圖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