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男孩的身高是遺傳父親多一些還是母親多一些?為什麼?

用戶93929797443


身高具有遺傳性,這個我們都知道。一般來說,父親惡影響更大。

就拿我們家來說吧!我爸身高175,我媽160,我和我弟都是180的身高。我們家的親戚也都符合這個規律。這可以對我的觀點做一些佐證。拿NBA球星舉個例子,勒布朗的身高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他媳婦的身高大家也是清楚的,而他的兩個兒子雖然年齡不大,但已經很明顯是可以超過他們的母親的身高的。

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遺傳是一個重要因素。但也有不符合規律的。我一個哥家裡有三個女兒,身高都不超過160,而我哥身高180,我嫂子身高170,好在侄女們都不算矮。後天的營養和運動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總之,據我瞭解,大多數子女的身高都是受父親的影響更多。歡迎指正。


淡淡荷花七里香


人的身高部分與遺傳有關,但相關基因並沒有研究清楚有多少,更無法精確說明父親還是母親起的作用多。由於能量代謝生物氧化的關鍵基因都在線粒體上而且是母系單性遺傳,因此我推測母親的線粒體基因對身高起重要作用。除了遺傳基因人的生長髮育時的營養條件可能比基因作用更大,尤其是嬰幼兒及發育期的快速生長期。當人到二十或二十五歲,身高穩定了,基因與營養均不再起多少作用了。


秦浚川


人的身高有80%~75%的因素都取決於遺傳因素。

不管是父親還是母親對孩子身高的遺傳影響是不分上下的,並且有研究也指出,父親、母親對孩子的身高遺傳度分別為0.89和0.87,單看這個遺傳係數的差別不大,進一步進行證實,這個遺傳係數也是不存在統計學差異的。所以說明,父母親對孩子身高的遺傳比率是一樣的,即各佔一半。


說到遺傳,說到基因,這裡不得不提影響身高的一些重要基因:

1. 控制骨骺線閉合基因--CYP19A1基因:有的小孩在16歲就不長個了,也有的人在22歲還在長高,就是骨骺線閉合早晚的問題。

2. 控制生長激素分泌基因--GH1基因:生長激素是促進人體長高的關鍵因素。盲目注射生長激素不但影響孩子正常的生理發育,還有一定的危險。所以要首先明確孩子到底有沒有生長激素分泌方面的問題。

3. 影響骨骼發育基因--FLNB基因、LRP5基因:骨骼細胞的生長分化與骨骼細胞的沉積都受到相關基因的影響,骨骼生長的快不快、骨質密度高不高都能通過這些基因的功能得到評估。

4. 運動促進長高的基因--ACTN3基因:有的人做做運動,能明顯感覺到竄高個,有人打了一輩子籃球都長不高,就是運動長高基因是關閉或者低效的,如果這樣,就要從別的方面干預,不盲目不跟風,有效指導孩子長高。

5. 控制睡眠促進長高的基因--ABCC8基因:有的孩子每天多睡1個小時可以促進身高發育;但有的孩子多睡也不會促進身高發育,這就是睡眠長高基因是關閉或者低效的,所以多睡無益、正常睡眠即可。

6. 各類長高營養因子吸收--VDR基因、SLC39A4基因:鈣、鋅、維D3都要合理補充,不能貪多。鈣多了會讓骨骺線提早閉合,壓縮長高時間;鋅多了會影響其他元素的吸收,會導致噁心、智力發展緩慢、神經系統損害和腎功能損傷;維生素D過量會導致體內鈣吸收過多,損害腎和循環系統,厭食、煩躁、精神不振等等。所以,哪些營養元素的吸收能力不好,就針對性的進行補充才是最均衡最好的。


只有科學的瞭解孩子的各項情況和基因功能,才能夠針對性的指導孩子長高。定製孩子個人的長高方案,才能夠在後天成長環境中,排除掉制約孩子長高的不利因素。


微因生物科技


家裡老人經常說一句老話,叫“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後來仔細觀察了身邊的人,發現老話是有道理的。當然,也見過很多特殊的,一女生,她一米八,但是家裡其他人沒有超過一米七的。也見過父母都高,兒子矮的。所以身高,是好多因素影響的,只是可能基因的影響力更大些。

如果改變不了基因,那最好從其他方面努力,儘可能的讓身高達到理想。方法總結起來就是:保證睡眠,合理飲食,注意鍛鍊,適當補充營養品。

希望看到文章的人,都達到身高的理想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