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126例重症藥疹近三成禍起別嘌醇,專家稱會引發皮膚“超敏反應”致死

武漢晚報8月15日訊(記者劉璇 通訊員譙玲玲 陳梅花 王芬)

6年接診126例重症藥疹患者,其中31人的過敏藥物均為“別嘌醇”。8月15日,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公佈的這份最 新統計數據再次為痛風用藥敲響了警鐘。

該院皮膚科副主任周小勇主任醫師告訴記者,別嘌醇是臨床上治療痛風、高尿酸血癥和尿酸結石最常用的一種藥。盡 管外包裝盒的說明書上明確提示了該藥的毒副作用,還寫了“嚴重可導致死亡”,但很多人並沒當回事。他提醒,這 種藥可能會引發中毒性表皮壞死鬆解症等嚴重皮膚超敏反應,必須引起臨床醫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視。

126例重症藥疹近三成禍起別嘌醇,專家稱會引發皮膚“超敏反應”致死

別嘌呤醇是臨床治療痛風、高尿酸血癥和尿酸結石的常用藥 通訊員代雨朦 攝

求“神醫”治腎病慘變“紅皮人”

7月底,中央電視臺12頻道《急診24小時》欄目,關注和報道了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救治的一位重症藥疹患者。引 爆重症藥疹的罪魁禍首正是別嘌醇。

60歲的周先生是湖北潛江人,5月初,他的頭面部和軀幹四肢突然出現大面積的靶形紅斑和斑丘疹,當地醫生也不知 道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很快,皮疹進一步加重,在當地人民醫院治療後,面部腫脹得厲害,醫生緊急將他轉診到武漢 市第一醫院皮膚科。

皮膚科楊靜副主任醫師清楚地記得,周先生5月9日轉診到科室時,頭面部、軀幹和四肢密佈著大量指甲蓋大小的紅色 斑疹。經多位皮膚病專家會診,周先生被確診為重症多形性紅斑,是藥物過敏導致的重症藥疹,隨時都會危及生命。

楊靜仔細追問得知,周先生患有腎功能不全,在武漢同濟醫院規範治療一年半,病情一直很穩定。他偶然聽鄰居提起 ,在自己老家湖南有個醫生治療腎病很神,他當即驅車前往,開回一種叫別嘌醇的藥。吃藥二三天後,身上就開始起 紅點點。打電話給醫生,說是身體正在排毒,讓他繼續吃。

入院後,醫生連下三次病危。由於周先生同時還服用了多種不明成分的藥物,為了找到元兇,經過相關檢查,致敏藥 “鎖定”為別嘌醇。萬幸地是,經過半個多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療,周先生病情逐漸沒有繼續惡化。兩週後,周先生康復出院。

126例重症藥疹近三成禍起別嘌醇,專家稱會引發皮膚“超敏反應”致死

說明書上,別嘌呤醇的不良反應標註明顯

老伯自服痛風藥全身像被開水燙

來自河南信陽農村的餘老伯卻沒有這麼幸運。

今年3月31日,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緊急收治了一名生命垂危的患者,全身的皮膚基本全部掉光,裸露出鮮紅色的 嫩肉,好像被開水燙過一般,這個患者就是餘老伯。醫生診斷為中毒性表皮壞死鬆解症,這是藥物過敏導致的重症藥 疹中最嚴重的一種類型,患者常常是九死一生。

78歲的餘老伯是個農民,兒女外出打工,家裡只剩下他一個人。最近半年,他的腳時常腫痛,自認為是痛風,跑到藥 店買治療痛風的藥服用。3月中旬,餘老伯的“痛風”再次又發作,他到藥店買了一瓶6塊多錢的別嘌醇。幾天後,他 全身出現大片狀紅斑和糜爛,皮膚輕輕一碰,就大塊大塊往下掉,體無完膚。

當地醫院治療了幾天無效後,當即派救護車驅車140公里,跨省將他轉至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搶救。遺憾地是,老 伯最終因嚴重的繼發感染離世。

皮膚病周小勇心痛的說,這是一種具有發熱、皮疹及內臟受累三聯徵的急性嚴重藥物不良反應,除了導致全身皮膚髮 紅、大皰、糜爛外,還會合並有高熱、敗血症以及肝、腎、血液等臟器系統的損傷,死亡率極高。

126例重症藥疹近三成禍起別嘌醇,專家稱會引發皮膚“超敏反應”致死

別嘌呤醇是臨床治療痛風、高尿酸血癥和尿酸結石的常用藥 通訊員代雨朦 攝

尿酸偏高沒必要服用別嘌醇

來自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的臨床數據顯示,藥物過敏引發的重症藥疹患者目前已佔皮膚病重症患者的40%以上。周 小勇向記者透露,臨床有四類藥最易導致重症藥疹,其中一類就是別嘌醇。

近日,醫院皮膚科對2012年6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接診的重症藥疹進行了歸類統計和病情分析。數據顯示:6年來接 診重症藥疹患者126人,其中31人是別嘌醇引發,差不多三成。

“門診中有些人一看到血尿酸水平高,擔心發展為痛風,趕緊跑去買別嘌醇來降尿酸,這是非常危險的。”武漢協和 醫院風溼免疫科副教授黃安斌說,別嘌醇是治療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常用藥,非常便宜。但是它有一個“致命”缺點 ,就是容易引起嚴重的皮膚反應。

尿酸是嘌呤的最終代謝產物,而嘌呤主要存在於高蛋白食物之中。當尿酸在體內不斷蓄積,機體來不及代謝時,痛風 就隨之而來。現代人偏愛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吃多了就會引起尿酸增高。別嘌醇片的作用機理就是抑制尿酸產生。 研究發現,在導致高尿酸血癥的原因中,“生成增加”僅佔10%,“排洩障礙”佔90%。要降尿酸,關鍵還是要促尿酸 排洩。 黃安斌表示,尿酸超標50%以內,完全可以通過飲食調節和改變生活方式來降尿酸。如果通過飲食和生活幹預 ,尿酸仍降不下來,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一些促尿酸排洩的藥,切不可自己隨意買藥吃。

用別嘌醇前最好做個基因檢測

“重症藥疹的發生與個人體質有關。也就是說,服用同一種藥物只有少數患者會發病。”周小勇建議,在服用別嘌醇 前可到醫院做易感基因檢測,評估服用後出現皮膚過敏反應的風險程度。提前發現藥物過敏的可能,減少重症藥疹的 發生。

武漢同濟醫院臨床藥師張楊博士曾做過一項對藥物超敏反應綜合徵的研究。據她介紹,攜帶HLA-B*5801等位基因的患 者,使用別嘌醇後過敏的風險為正常人的80-97倍,而漢族人HLA-B*5801攜帶率為8.8%-10.9%。也就是說,一成左右 的漢族人要特別遠離別嘌醇。

武漢市第一醫院藥學部個體化實驗室藥師林奕凱介紹,目前“別嘌醇藥物基因檢測”已在多個學術組織進行推薦。美 國風溼藥物學會痛風治療指南中,明確指出中國漢族人群服用別嘌醇前應做HLA-B*5801等位基因檢測。中華醫學會高 尿酸血癥和痛風治療專家共識也建議,在使用別嘌醇前進行基因檢測。

林奕凱告訴記者,他們實驗室從2015年5月起開始進行別嘌醇基因檢測,截至目前共檢測了1000多例患者,約12%的受 檢者檢測出攜帶HLA-B*5801。對於這類病人,臨床醫師和是絕對不會讓他使用別嘌醇的。

武漢協和醫院皮膚科林能興副教授告訴記者,他們幾乎每個月都會碰到三五例重症藥疹的病患,為此花費二三十萬的病患不在少數。

周小勇指出,常用藥除了別嘌醇外,還有三類藥物也有引起嚴重藥物超敏反應的風險:抗生素如磺胺類、青黴素類、 沙星類等;解熱鎮痛藥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水楊酸鈉等;抗癲癇藥如卡馬西平、拉莫三嗪、苯妥英鈉等。

他提醒,用藥劑量過大、時間過長、多種藥物合用等不合理用藥,也是引發重症藥疹的危險因素。市民在用藥前一定 要詳細告知過敏史,同時仔細研讀藥物說明書。

【提醒】

吃藥後皮膚癢身上起診要警惕

每一個人在服用任何一種藥物時,其實都面臨著過敏的風險。林奕凱說,藥物過敏有潛伏期,一般在4天到28天,超敏的人可能用藥幾個小時就會出現。有些藥物致敏潛伏期很長,服藥1-2個月後才出現皮疹。他提醒,吃藥後要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發生過敏反應後會有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的三大症狀。

皮疹、瘙癢、高燒:皮疹是絕大多數藥物最為常見的藥物過敏反應,藥物在體內代謝的時間不同,出現皮疹的時間也 會有不同。一旦身上起紅點點、起疹子、皮膚瘙癢發紅、發燒時,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去看醫生,並向接診醫生講清楚最近用過哪些藥,這能幫助醫生判斷病情和制定治療方案。

呼吸急促、氣短、血壓下降、暈厥:這類過敏反應症狀,大多出現在青黴素等輸液藥物數分鐘後出現,一旦出現,必 須馬上搶救。

嘴、舌、面部紅腫發麻: 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類如普利類的降壓藥時,可能會出現這樣的過敏反應。

一般來說,不太嚴重的藥物過敏反應,停藥後很快會好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