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3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我无法教你什么,只能帮助你探索你自己。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李小龙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电影《铁拳》里的拳王有句经典台词:

“希望你别介意,我只想和你打一场。”

「I hope you don‘t mind,I just want with you to play a game.」

14岁的黄霑介意!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香港著名音乐人黄霑

此刻,他的头正被喇沙书院的顶级“小阿飞”踩在脚下——碾!

他后来确信,

是因为自己太瘦,如果是张肥脸,那天就不至于被跑道上的粗砂砾磨得皮开肉绽了。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龙(中);黄霑(右一)

可现在,他的余光只能瞥见“小阿飞”的一半鞋底,只想搞明白自己是怎么倒下的?

事情本应分两步:

第一步,自己的弟弟被他揍了;

第二步,自己应该把他揍了;

但是,电光火石之间,自己却躺在这,而且失忆了~~~妈的!

过了几天,趁“小阿飞”在厕所撒尿,黄霑带着狐朋狗友们一拥而上,将他摁倒在地,

七手八脚扒了他的裤子,.......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若干年后,记者采访,李小龙对自己小时候的好勇斗狠表示很懊悔,

用武力取胜并非真正的胜利!”他说,

同时下意识地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裤子。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确切地讲,李小龙并非生在香港的“土鳖”,而是来自美国的“海龟”。

尽管他只在旧金山的海滩上长到三个月大,

却为他18岁后再次登陆美利坚埋下了伏笔。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婴儿时期的李小龙和父亲

总之,这一切缘起于父亲李海泉带着母亲去美国的那次“走穴”。

走穴?没错!

李小龙的这位老爸是当年名扬广东的“粤剧四大名丑”之一,

表演收放自如,唱腔雄浑质朴。

所以很有些人遗憾,觉得李小龙若不是英年早逝,想必也能领略他基因意义上的歌喉,

至少不会比成龙大哥的“戏嗓”差到哪儿去。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正在跳恰恰舞的李小龙

不过,李小龙已经十足给力了。

先不提他后来的“截拳道”,所谓“截击拳头之道”的长短,

他在那次与黄霑的“恩怨纠葛”后不久,获得“全港恰恰舞比赛冠军”的风光,

就足以佐证他遗传了戏剧世家优良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了。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不仅如此,由于“世家”的熏陶,当然也有“近水楼台”的便利,

6岁的李小龙就开始“触电”,

10岁,就在根据漫画改编的粤剧电影《细路祥》中,出演了男一号,

「“细路”,广东话中“小屁孩”的意思。」

将父母早亡、不甘贫穷而又侠骨柔肠的小匪徒“细路祥”演得活灵活现。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少年李小龙

原画作者兼编剧袁步云看了,频频点头,

只是“李振藩”(李小龙原名)这个名字,着实令人过目就忘,有点美中不足。

一天,他路过九龙油麻地戏院,忽闻一贩卖戏票的“黄牛”吆喝:

大龙生小龙,世上真难逢,看一看,瞧一瞧,大开你眼界,幸运一条龙......

脑壳一拍,袁步云心说“对呀!”

振藩出生在龙年辰时,浑身上下又有一股“子龙”的英气,

「李小龙出生于1940年(庚辰龙年)11月27日,早8~10点间(辰龙时)。」

“何不叫李小龙?!”

可他怎能想到,不久的将来,这条小龙真能“一飞冲天,震撼寰宇”呢?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既然是“龙”,就要有“龙”的霸道。

在学功夫之前,李小龙就经常把小朋友们打得哭爹喊娘。

有一天,父亲正在训斥他,他却突然光着小脚跑出屋外。

“反了你了!”

父亲拔腿就追,却见他搀扶一位盲人过起马路来。

“顽劣中藏着良善,孺子可教也!”

于是转怒为喜,唱戏前做过镖师的父亲决定教他太极拳。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就这样,“太极”几年下来,李小龙觉得自己好厉害,就去找邻居张卓庆比试,

结果,“叮咣~~哎呦!”被揍了。

才知自己败在了咏春门徒的手下。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龙与师父,咏春拳宗师叶问

可李小龙第一次见叶问时,却由热望而轻佻:

身材精瘦、面容温和、静坐蒲团——这老头分明是个文人,哪似武夫?

正想着,

只见老人起身出招,以空为敌,步伐矫健,出拳凌厉,好似千军万马中与敌搏命。

李小龙再由失望而折服,从此苦练咏春。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女儿拳”有什么好练的?

这是世人对咏春的误会,

其实,咏春拳起势两手腕交叉就是假象,你一凑近,翻肘就打你,实是辛辣的“毒手”。

这自然是李小龙欢喜的,但练了一段,师父却对他说:

“这周别练了,回家去,好好想想。”

原来,叶问虽视李小龙为“十年难得一见的练武奇才”,但也深为他的桀骜不驯忧虑。

因为拳法练到最后,反而应避免直接对抗,转为因势利导的控制。

可李小龙却越练越刚猛,打成“少壮”拳,染上俗套,剩下“穷横”。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我很生气,用拳头猛击海水。

多年后,李小龙回忆往事,说他那段时间出海去了,

击水的一瞬,顿悟到:

功夫之人应柔而不屈,刚而不硬,就像水一样!

倏忽间,一只海鸥掠过海面,他意识到:

比武时,我躁动的心绪,不正像海鸥在水上的倒影吗?

静心似水!就这四个字,武学造诣两重天!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叶问不愧为一代宗师,不仅调适了天才的脾性,

还以宏旷的气度鼓励爱徒博采众家之长。

于是,洪拳、蔡李佛拳、罗汉心意拳、螳螂拳......

日本的柔道、英国的拳击、甚至法国的击剑,......

像一颗颗子弹压进了李小龙的弹夹。

后来他师从北派宗师邵汉生,练就一对“潭腿”,腿侧两束肌肉犹如“两杆枪”,

多年后,“连环飞腿”威震美国长堤空手道大赛。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然而,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不知不觉中,李小龙已步入18岁。

现实的问题是,当时美国政府有规定,

即使你出生在美国,要想获得那个国家的公民身份,必须在18岁后过去住一段。

好吧,对于America,

只会说“Hello”和“Fuck”的李小龙来了!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不知你有没有感觉,凡是出现过两次的事情,一定具有某种意义。

第二次登陆美国,先天就是近视眼的李小龙(约500度),却获得了一双“慧眼”。

“慧眼”,让人向外看,更帮人向里看。

它并非天赋,而是由于后天读书与学习的累积。

这正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说的“双目时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

「其实也可以把“古”改成“世”。」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龙的书房有2500册书

通过三年以半工半读方式恶补美国高中课程,

1961年,21岁的李小龙终于考入了华盛顿州立大学,

但你掰着脚趾头也猜不到,他居然选择了“哲学”专业。

李小龙这是怎么了?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就像刚学会开车,脑海中总会涌现一个与前方汽车一较高下的念头。

因为陡然被一种强大力量加持,人会癫狂。

但当这一切趋于平静,某个瞬间,你会突然问自己:

“超越了又如何?”

胜利了又如何?”这也是当时李小龙问自己的问题。

“为什么人把胜利看得这么重要?什么样的‘战胜’才是光荣的?......”

这些问题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所以要请教柏拉图、休谟、笛卡尔、康德......,

更要从中国道家和禅宗思想中找答案。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哲学帮助李小龙跳出武技本身的窠臼,

进而以一种“上帝视角”冷静而深刻地审视这门技艺。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龙曾说:

像其他任何艺术一样,武术是人类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

因为它本身是一种艺术,所以要求绝对的自由和彻底的解放。

不能被任何套路、形式所羁绊,更不能痴迷其中,变成一种病态。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在1973年的电影《龙争虎斗》中,他教导徒弟说:

就好像用手指指向月亮,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指上......

这正是《楞严经》里所说的“彼人因指,当应看月”的道理。

手指只是帮你看到月亮的一个途径和工具,别盯着手指,好吗?

即使自己创立的截拳道,

“也不过是个术语,

是载人渡往彼岸的渡船,一旦抵达就应抛弃,而不应背负在肩。

李小龙不希望截拳道成为桎梏修习者的囚笼,尽管很多囚徒浑然不知,洋洋自得。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就像我们普通人,都曾年少轻狂,都曾梦想改变世界,

但究竟会发现,自己被世界改变了。

然后怅惘,然后郁结,用一句“不忘初心”来祭奠逝去的自我,

接下来,往往眼前会出现两条路,一条“继续”,一条“回归”,怎知还有第三条路呢?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龙最初也认为:

“习武的目的在于自我教化,是为了实现真实的自我。”

但他异于常人的特质在于,

随后他既没有乖乖躺下,继续被世界蹂躏;

也没有变成希腊神话中纳喀索斯式的自恋狂,

而是更进一步,挺进到“自我认知后,再将其消弭”的地步。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1964年,“国际空手道锦标赛”在美国加州长堤举行,李小龙作为嘉宾进行了表演。

大赛冠军,美国空手道九段高手查克·罗力士看了,上台与他切磋。

结果被李小龙的“寸拳”和“连环飞腿”打得毫无招架之功。

而对于这场胜利,李小龙并不认为是自己武艺精湛的原因,他说:

忘记自我,本能的直接力量才是最强大的!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这就是人在认知到自我后的第三条路——“无我”。

它使人摆脱物理引力的限制,腾空而起,八方四面豁然开朗。

在比武时,不论对手如何高大魁梧,如何声名显赫,李小龙只将其视作一场搏击。

忘记输赢,忘记恐惧、忘记技术.....忘记一切,

他让身体的四肢成为“消弭自我的工具”,将身心完全沉浸在目标之上,

最后,连那些控制自己忘记、控制自己专注的意识也抛弃掉,

“让心无知无觉的工作”,到了这个境界,

你所有的动作就会像镜子反射光线一样迅速。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李小龙和NBA球星“天勾”贾巴尔

确实如此,生活中唯一值得敬佩的,是那些在各自领域里,专静纯一的人。

恰如“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所说的“心流”:

人将忘我的状态投入于某事当中时,就会产生心流。

这股力量使人极其充实,进而激发积极的喜悦感和无限的创造力。

所以,不必神话李小龙,他只是一跃而起,选择了第三条路。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长堤空手道大赛中的一鸣惊人,使李小龙获得了出演美剧《青蜂侠》的机会,那是1966年。

尽管在剧中,他只是个配角,饰演了“青蜂侠”的日本助手兼司机加藤,

但他矫健的身手、出神入化的拳法、刚劲有力的踢腿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青蜂侠》里的李小龙

由此发端,我们不必担心已经选择了第三条路的李小龙,在武技与演艺事业上的前途。

可惜岁月不久,人命飞霜,

七年后,年仅33岁的李小龙却以一种扑朔迷离的方式撒手人寰,令世人扼腕叹息。

于是,我们更希望时光的扭捏、徘徊、甚至退却......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那天,黄霑和狐朋狗友们扒下了李小龙的裤子,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李小龙只有一个睾丸!

从此同学们开始叫他“李一春”。

从“李一春”到“李小龙”,

认识自己需要花一生时间,而一切的开始就是今天!

李小龙说。

李小龙:一个蛋的“自我消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