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注射hpv疫苗有風險嗎?

隨小劉


hpv疫苗作為一種特殊藥品,注射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反應,如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發熱、疲勞、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等。還有皮膚瘙癢出現蕁麻疹,過敏性皮炎等症狀。還有淋巴結腫大,過敏反應,血管神經性水腫,注射部位硬結和腫大,局部瘙癢等。絕大多數不良反應一般在可控範圍內,一到三天可以自行康復。

hpv疫苗主要的作用是預防和降低宮頸癌的發生幾率,而宮頸癌的罪魁禍首是hpv病毒感染,如果有hpv病毒感染的情況下,建議先用藥治療,治好的情況下再打hpv疫苗,已經感染了hpv病毒需要將病毒徹底殺滅清除,有的人由於自身體質和免疫力不好缺乏對病毒的抗體和免疫力,如果病毒持續性感染會導致病變引起宮頸癌,在這個情況下打了hpv疫苗不一定能預防和抵禦病毒持續性感染導致的病變,在hpv病毒呈現陰性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打hpv疫苗,但是打了hpv疫苗一定要注意就是要檢查,自身是否有疫苗抗體,如果沒有抗體,還需要重新補打,另外打了hpv疫苗在體內產生抗體還有一定的時間期限的,一般抗體能保持五年左右,五年後如果不重新補打,感染了hpv病毒持續性感染還是會導致病變引起宮頸癌的情況,所以說打了hpv疫苗並不是一勞永逸的。

hpv疫苗的注射對年齡也是有要求的,hpv疫苗分三種類型,二價適合9到25歲年齡的女性接種,四價疫苗適合20到45歲的女性可接種,九價HPV疫苗16-26歲無性生活女性可接種。所以在接種的時候要考慮自身的年齡情況是否符合條件,超過相應的年齡不一定能取到預防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要監測hpv病毒,這個是導致宮頸癌的罪魁禍首,如何來治療hpv病毒和預防宮頸癌的發生呢?一般女性檢查的話是用一個小刷子取宮頸分泌物查hpv的分型或者定量檢測值,一般一週左右取結果,結果上面一般會把常見的24種型號的病毒一一列舉出來,看是否有病毒感染,尤其是感染高危陽性要引起重視,高危陽性是引起宮頸癌的高發病毒,需要進一步做tct或者活檢確診是否有病變的情況,如果只是單純的hpv感染,目前醫院沒有治療hpv病毒很好的用藥的,大多數都是使用的干擾素,保婦康栓只是取到一個控制和干擾的作用,不能殺滅hpv病毒,需要長期用藥控制,靠自身的免疫力來清除的,通常是用藥三個月,複查等三個月前後算下來要半年以上的。比較好用藥如施法迪抗菌凝膠,是專門針對hpv病毒的,見效快,一般使用1-2個月左右就可以轉陰。如果tct或者活檢有病變的情況,需要做錐切手術,將宮頸病變組織清除掉,等傷口癒合了,再用藥鞏固和預防一下,如果複查hpv轉陰了,半年後去複查一次,如果是陰性的話以後1-2年定期複查。hpv病毒選對用藥很關鍵,平時還要增強個人的體質和免疫力,病毒感染跟個人的體質和免疫力也是有關係的,輔助使用增強免疫力的藥物或者保健品,多鍛鍊身體,增強對病毒的抗體和免疫力,病症恢復的更快一些。


宮頸癌疫苗接種一定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不要心切,沒有達到條件不要盲目跟風,以免達不到疫苗的預防效果,結果感染hpv病毒忽略檢查,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得不償失。


liuyi705


hpv疫苗對於預防女性【宮頸癌原位腺癌】、【外陰上皮內瘤樣病變】、【生殖器疣】等和男性【生殖器疣】、【肛週上皮內腫瘤】和【肛門上皮內瘤樣病變】有非常顯著的效果,而且不管是疫苗針劑中的抗原還是佐劑都不會有誘發癌症的可能。


檢逸


HPV疫苗注射沒有風險,相反,不注射才有風險。

預防宮頸癌,女性在29歲以前注射該疫苗效果最好。

瞭解HPV疫苗之前,需要先了解宮頸癌及HPV病毒。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人聽人提起宮頸癌。因為它是嚴重威脅婦女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有數據顯示,在我國,宮頸癌是女性第三大高發癌症、僅次於肺癌、乳腺癌。

HPV病毒也叫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通過性傳播的病毒。這種病毒會引發宮頸癌、肛門癌、外陰/陰道癌等。

聽起來很可怕。但事實上這種病毒170多個家族成員裡,近90%感染後沒有也什麼症狀,個別會引起“疣”類小疙瘩,也大多被免疫系統幹掉。

HPV病毒家族中的高危型病毒,如16、18、31、33等型,導致了全世界95%的宮頸癌。

預防宮頸癌,除了及時注射HPV疫苗之外,還要及時進行宮頸篩查。

21歲以前

小於21歲的女性,不管是否有性生活史,除非已確診感染了艾滋病,不然沒必要篩查。對於沒有任何症狀的女性,建議從這個年齡段開始篩查。

21-29歲

TCT檢查(即脫落細胞學檢查),建議檢查的頻率是每3年1次。

30-63歲

不建議單獨做HPV檢查。可選擇做TCT和HPV聯合檢查,每5年1次。

連續篩查未發現病變者,可考慮在65歲左右停止篩查,但要保證之前的三次TCT檢查或者兩次聯合檢查的結果是正常的。

本期名醫:趙曼曼

出診時間:週一上午


遼瀋名醫


國內發生率≥10%的不良反應有:疲乏、頭痛、肌痛、發熱(≥37℃);肌肉注射部位疼痛、發紅和腫脹;發生率1~10%的不良反應有:關節痛、胃腸道症狀(噁心、嘔吐、腹瀉和腹痛等)、皮疹和蕁麻疹等。

上述不良反應程度為輕至中度,且短期內可自行緩解。特別提醒:接種疫苗可能出現昏厥,因此建議接種後留觀至少15分鐘。


醫學界婦產科頻道


宮頸癌疫苗的上市對於廣大婦女同胞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福音。要說風險,小編要說,肯定有。比如,你喝水都會有風險,比如被嗆到,甚至嚴重到發生肺炎的可能。小編想要說的是,任何決定都需要我們去承擔風險。之前,小編也看到多個國家爆出宮頸癌疫苗有損害健康的病例,但細細看這些文章,搞數據研究的馬上就可以反駁,個例能說明宮頸癌疫苗有害嗎?

世界衛生組織對宮頸癌疫苗的安全性是非常關注,經過縝密的研究,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個別女性出現的健康損害與宮頸癌疫苗有因果關係。也就是說,這名女性可能本身就有基礎性的疾病或潛在的疾病,在此期間注射了宮頸癌疫苗,剛好發病了,小編只能說,太湊巧了。

不過宮頸癌疫苗接種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要心切,沒有達到條件,偽造或欺瞞醫務人員注射,後果會不堪設想。

1.接種對象

2價接種年齡9-25歲女性,4價接種年齡為20-45歲,,9價疫苗適用年齡更廣,但還未上市,資料欠缺。

2.接種注意事項

  • 接種宮頸癌疫苗後留觀至少15分鐘,讓醫生能充分觀察有無即時的反應;

  • 宮頸癌疫苗預充式注射器的針帽可能含有天然乳膠,會引起乳膠敏感人群的過敏反應;

  • 有急性嚴重發熱疾病時應推遲接種宮頸癌疫苗。如果僅為感冒等輕微感染,則無需推遲接種;

  • 受種者對疫苗的任何成分(蛋白質、酵母)有嚴重過敏反應的,都不能接種宮頸癌疫苗;

  • 孕婦或計劃懷孕的女性不適宜接種宮頸癌疫苗。如果接種後發現懷孕應停止後續接種,其他劑次在分娩後繼續進行;

另外要提醒各位,宮頸癌疫苗不能100%預防宮頸癌,宮頸癌的預防還需配合定期的宮頸篩查。疫苗接種不能一勞永逸,切記!


醫聲護事


\n
\n
\n

宮頸癌疫苗的標準名是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那麼疫苗有副作用嗎?當然有,既然宮頸癌疫苗也是屬於疫苗,它也會存在常規疫苗經常出現的一些不良反應。不過不良反應不是很常見,如果出現的話也比較輕微,比如打針部位的腫痛、發燒、肌肉痠痛、皮疹、頭暈、噁心等,這些症狀通常在接種後幾天內消失。從藥品審批註冊的角度考慮,既然這個疫苗已經通過了國家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審查,說明這個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期已經經過人體數據的驗證了,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那這個疫苗除了上述提到的常見的輕微的副作用之外,還會不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呢。其實如果從全世界來看,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還是很罕見。雖然日本曾經發現有女性注射宮頸癌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而起訴政府,但是科學評估下來有些不良反應可能不是疫苗造成的。應該說,相對於疫苗對宮頸癌的保護作用來講,其不良反應的風險是很小的。和其他疫苗甚至藥品相比,宮頸癌疫苗也是很安全的。

而在日本的發現的副作用除上述症狀外,還有少數表現為肌肉痙攣和麻痺。由於宮頸癌進入中國內地上市的時間較短,此類的副作用是否與疫苗本身有關,還需要進一步研究確認。已經接種了疫苗者不必過於擔心,但若出現類似不適,最好及時就診。很多人害怕打宮頸癌疫苗,可能是源於對這個疫苗的誤解導致的。比如有人就擔心宮頸癌疫苗會導致宮頸癌。其實有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宮頸癌疫苗不含有病毒,它是不會導致富頸癌。


參考文獻:1、彭澎,宮頸癌疫苗答疑時段,大眾健康雜誌,2017年第388期。2、張瑾,宮頸癌疫苗又出副作用,現代養生B雜誌,2015年第5期。

兒科藥師梅貳康


邀請北京太和婦產醫院婦產科劉華平作答:

HPV疫苗分為二價、四價和九價的疫苗,主要覆蓋人乳頭瘤病毒亞型不同,目前我國上市的只有二價的HPV疫苗可以在醫療機構自行接種。二價疫苗說明書中報道的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注射部位疼痛,追蹤到注射後30天時間,大約在78%的患者中會出現這種症狀,疼痛的評分在輕度到中度,持續時間不長。上市前臨床試驗中曾報道,非常常見(>10%的患者曾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頭痛、肌痛、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疲勞。常見(1-10%的患者曾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腹痛、皮膚瘙癢、皮疹、蕁麻疹、關節痛、發熱(38℃以上)。不常見(0.1-1%的患者曾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注射部位硬結、局部感覺異常。上市後還曾出現淋巴結病、過敏反應、血管神經性水腫、暈厥、強直性陣攣等。當然這些說明書中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並不高,除了如實向疫苗注射醫生說明自己的過敏史和原發疾病狀況,規避較為嚴重的不必要的風險外,多數發生的不良反應可通過注射後觀察並採取必要的措施來應對。在健康人群中,注射疫苗獲得的受益大於潛在的不良反應風險時,仍應選擇注射該疫苗。

免疫接種後 42 天內最嚴重的併發症是靜脈栓塞,加拿大監測到 195270 個接種疫苗者有4 例出現靜脈血栓併發生。然而靜脈血栓與 HPV 疫苗接種事件是否具有直接關聯是具有爭議性的,部分專家認為 HPV 疫苗接種與靜脈血栓的發生並無直接聯繫。

不推薦妊娠期接種 HPV 疫苗,但也不需要在疫苗接種前常規進行妊娠試驗檢測。已有安全性資料表明妊娠期意外接受疫苗接種也是安全的。妊娠期意外接受疫苗接種不建議因此而行人工流產術。哺乳期婦女可以接受任何類型的 HPV 疫苗接種,因為非激活的 HPV 疫苗並不會影響乳母和嬰兒的安全。

即使接種了疫苗,定期篩查還是很重要的,因為患者仍有可能感染疫苗保護之外的其他HPV亞型。無論是否開始性生活或暴露於 HPV感染,都推薦進行疫苗接種。雖然對於性行為活躍的患者疫苗的效果可能會降低,但仍會有一定程度的獲益,因為患者不可能已經暴露於所有亞型的 HPV。如果已檢測 HPV-DNA 且結果為陽性,仍建議疫苗接種。任何年齡組均不推薦接種疫苗前進行 HPV-DNA 檢測。


藥事健康


疫苗沒有風險,HPV是人乳頭歐瘤病毒體內的病毒引起的。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和複發性、久治不愈會容易發生宮頸癌。HPV疫苗只是對人體起到了預防的作用。並不能完全組織病毒蔓延。


陳主任476


首先我們先簡單瞭解一下什麼是hpv疫苗。

HPV是人乳頭狀瘤病毒的英文縮寫。

hpv疫苗是防止人體內人乳頭狀瘤病毒(HPV)變異,hpv變異有4種,在這4種變異中,其中有2種變異有75%的機會會導致女性患宮頸癌,而另外2種變異則有50%的機會引起其他的生殖系統疾病。

宮頸癌疫苗是該hpv疫苗的簡稱,對於女性而言,HPV和宮頸癌的關係非常密切。90% 的宮頸癌患者通過檢查發現感染了 HPV,但是感染了 HPV 不一定會得宮頸癌,只有高危型 HPV 持續感染,才會導致宮頸癌。

hpv疫苗的上市使得廣大女性同胞獲得了福音,在歐美一些國家注射hpv疫苗非常普遍,有的國家甚至是強制注射。

以前咱國內並無hpv疫苗,不少女性去香港注射這種疫苗來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近幾年內國內hpv疫苗已經上市,對於注射hpv疫苗有風險嗎?這個問題,答案其實是肯定的,注射hpv疫苗肯定會有一定的風險的。其實,注射任何疫苗就跟你到醫院看病和做手術是一樣的,任何疾病都會有一定的風險的,就連我們認為的最普通的感冒這個小病都是有風險的!誰也不敢保證注射hpv疫苗百分之百沒有風險,同樣的,還有很多人會問“我打了hpv疫苗是不是就不會得宮頸癌了?”對於這個問題,給一個非常客觀的回答——注射了hpv疫苗並不能保證達到完全預防的效果,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預防的效果。

接種疫苗只是起到預防的作用,並不能完全阻止宮頸癌的發生!女性結婚後最晚35歲後要定期到醫院做宮頸癌篩查!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