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中國自主研發的一款新型三代戰機,填補我國空軍技術空白

殲-10C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一款新型三代戰機,能夠對地對海目標進行精確打擊。該機第一次公開亮相是在解放軍建軍90週年之際,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自裝備以來,該機在多次對抗演習中表現優異。

就在近日,該機又傳來好消息。據中國空軍微博消息,新型戰機殲-10C於2018年4月16日開始擔負戰鬥值班任務,這意味著我國空軍序列正式增添了一員“猛將”。

中國自主研發的一款新型三代戰機,填補我國空軍技術空白

那麼殲-10C擔負戰鬥值班任務對空軍實戰能力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擔任戰鬥值班任務,這說明該型飛機已經正式形成了有效的戰鬥力。對此有關軍事專家認為,作為一款多用途戰機,它的作戰任務是奪取制空權和執行戰役突擊,與其他戰機配合使用的話,可以在三位一體戰爭中發揮關鍵性作用。

這些年來,中國空軍不斷出太平洋,巡視東海和南海,有力展示了中國空軍管控危機的能力。不過對於中國空軍來說,需要形成和保持對周邊攻防作戰能力的作戰優勢。所以殲-10C這種新一代戰機無論是對地還是對海作戰,都能發揮精確打擊的優勢。

跟殲-10A、殲-10B不同的是,殲-10C是在我國電子產業高速發展時期投入量產的,所以它一出生就享受到信息產來大發展、大繁榮的紅利。從曝光的消息來看,其採用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能攜帶多種武器,比如PL系列空空導彈、反輻射導彈和衛星制導炸彈等,既能執行空中突擊任務,又能參與打擊地面目標、海上目標,多用途能力比殲-10A有了大幅度提高。

中國自主研發的一款新型三代戰機,填補我國空軍技術空白

有分析人士認為,殲-10C具有一定的隱形功能,它的機殼表面能夠吸收雷達波,當雷達波進入機體後,機體內的組件就會及時消耗掉雷達波,使其無法折射回去。另外它配備的新型數字化航電系統和相控陣雷達,使得它探測距離更遠、抗干擾更強,再與攜帶的空空導彈配合使用,基本上達到了四代半戰機的水平。

據外媒分析,殲-10C的相控陣雷達技術能保證在100公里距離上發現敵機,並可引導掛載的PL系列空空導彈發動中距攻擊。PL-21導彈最大射程達15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達4.5馬赫左右,有能力正面迎擊敵機。不過也要採取合適的戰術,發揮好本身優勢。

就目前來看,殲-10C雖然是一款第三代改進機型,但在中國預警機統一指揮下,與殲-20互相配合,一定會發揮出更大的威力,從穩固防禦中國藍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