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中航三鑫遭問詢 欲出售連虧6年子公司“緩解壓力”

子公司在經營、管理上的“不良”表現對中航三鑫造成持續的困擾。近日,中航三鑫子公司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特玻”)發生重大安全事故,而在8月11日,中航三鑫就此事對深交所的問詢函進行回覆。在此之前,海南特玻曾遭海南環保部門的處罰,還“連累”中航三鑫被深圳證監局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中航三鑫此前正籌劃轉讓海南特玻13%的股權,如股權最終轉讓成功,海南特玻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本次事故是否對海南特玻股權轉讓造成影響,也引起了投資者的關注。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了中航三鑫總部。中航三鑫董秘周軍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並對當前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讀。

安全事故引深交所關注

7月31日,海南特玻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並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8月11日,中航三鑫正式對深交所的問詢函進行回覆稱,子公司未按操作規程規範作業,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目前當地政府部門在進行調查取證,尚未發佈調查處理結論。

中航三鑫表示,海南特玻現已完成事故善後處理,事故給海南特玻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160萬元。

而在事故發生4天之後,海南特玻宣佈對其1號生產線進行停產改造,理由是“1號生產線於2010年4月份改造完畢並點火投產,目前由於窯齡達到使用年限,繼續生產存在安全風險”。中航三鑫預計,1號線停產後,海南特玻8月份至12月份將減少銷售收入9000萬元,增加虧損約1500萬元。

“海南1號線的改造,是此前就定下來的計劃,我們是按計劃執行改造,跟這次事故沒有關係。”中航三鑫董秘周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海南特玻此前還曾遭到海南環保部門的行政處罰。2018 年1月24日,海南省澄邁縣保護監測站對海南特玻1號、2號生產線進行監測,監測結果顯示為超標排放廢氣汙染物,海南特玻因此被罰款100萬元。另外,由於海南特玻存在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審慎性不足、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和資產減值準備計提所依據的盈利預測數據不一致等問題,在今年3月16日,中航三鑫收到深圳證監局下發的《關於對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採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

擬轉讓海南特玻股權

在事故發生之前,中航三鑫正籌劃轉讓海南特玻部分股權,本次事故是否會對股權轉讓造成影響,引起了投資者的關注。

今年7月18日,中航三鑫宣佈,公司擬通過國有產權交易市場公開掛牌的方式,轉讓海南特玻13%的股權。如股權最終轉讓成功,中航三鑫將只持有海南特玻27.44%的股權,海南特玻也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而中航三鑫控股股東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仍持有海南特玻30.84%股權,將成為海南特玻的控股股東。

中航三鑫解釋稱,公司出售海南特玻股權的原因是“海南特玻持續虧損,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很大影響,為了緩解公司經營及財務壓力”。

資料顯示,2012年至2017年,海南特玻分別虧損7412.62萬元、4億元、2.63億元、5.32億元、2.14億元和1.11億元,6年間,該公司合計虧損15.94億元。2018年,海南特玻仍未能止住業績頹勢,一季度虧損3954萬元。

受海南特玻的拖累,中航三鑫近年來的業績也難以讓投資者滿意。2012年至2016年,中航三鑫累計虧損8.44億元,今年一季度,中航三鑫虧損787萬元。

周軍認為,本次事故不會對海南特玻股權轉讓造成影響。

“本次事故的發生確實不應該,但是海南特玻的運營是正常的,對於收購方來說,他們會去認真考察海南特玻的運營情況,相信不會對其收購帶來影響。”周軍如是說。

目前,轉讓海南特玻股權的議案已獲中航三鑫董事會審批通過,而何時召開股東大會審議該議案,中航三鑫並未在公告中進行說明。

如何盤活海南特玻成考驗

回顧2008年12月份,中航三鑫與中國貴州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成立海南特玻。2010年4月20日,中航三鑫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9.32億元,全部用於注資海南特玻。而海南特玻此後加大在玻璃行業的投資力度,將該筆資金用於收購福耀海南浮法玻璃有限公司相關資產,並花巨資引入美國PPG工業公司的相關技術。不過,大筆投入卻並未能產生預期效果,海南特玻此後陷入連續虧損的“泥潭”當中。

“當初在海南投資,一方面是因為海南石英砂礦產比較豐富,而石英砂也是玻璃生產中重要的原材料,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在政策上有支持。”周軍表示,在海南投資不久後,受行業產能過剩、市場需求降低、運輸費季節性變化等影響,海南特玻業績出現持續低迷。

“這些年海南特玻雖然虧損比較多,但我們的產品技術具有一定先進性,現在我們希望通過各方的努力,去盤活海南特玻這一塊資產。”周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記者 趙琳 見習記者 張文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