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現在的生育率一直在下降,是什麼原因?

春夏秋0808


現在的生育率一直在下降,是什麼原因呢?筆者認為:

第一個原因是生育觀念的轉變。過去的人,尤其是農民,一直秉承著傳宗接代,多子多福的觀念,講究的是人丁興旺。現在人的生育觀念,不管男女,生一個就夠了,如果在父母的攛掇下,才肯去生第二個。

第二個原因就是養兒防老已經過時。過去大部分人沒有退休金,全靠兒子拿錢養老,如果孩子少了,兒子的養老負擔就重了。現在,有很大一部分人有了養老金,就連農民也是到了六十歲也能領到一百來塊錢。這就減輕了老人的養老負擔,可以少生了。

三是現在養孩子的成本太大了,生多了就養不起了。現在第一胎是兒子的基本上就不敢再生了,怕的是兩個和尚兩座廟。現在一個兒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到買房子買車結婚,需要二百來萬。如果生兩個兒子,那就得三百多至四百萬。如果是工薪階層甚或農民,這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為了不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和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娶妻生子,就只好生一個了。

現在,二胎政策雖然放開,但育齡婦女生孩子的慾望不高,生育率持平甚至還有所降低。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昨天在親戚小區門口被保安攔住,需親戚來接才可以進去,瓢潑大雨一身溼透。想起幾年前在北京騎車上下班經常一身溼透,冬天下雪腰被凍傷。現在常常熬夜,身體嚴重透支。去年嚴重的抑鬱症和焦慮症,所幸用藥及時,到現在常常發作,靠藥物減輕症狀。我只想活著,我能扛的已經到了極限,再多大家就各安天命好自為之吧。首先是我自己要活著。我再多一丁點都不會扛了。所謂的家人們,誰比我更辛苦,口口聲聲的愛,無非就是希望再體面一點,再舒服一點。但,逼死了我想過後果嗎,想過逼死我以後還有誰給這個家遮風擋雨。我生病都是罪過了,抑鬱症是自己作的,手術是自己不去做,熬夜是自找的。一身神經性皮炎,只有把自己搞到精疲力盡才可以睡著,這是我個人的矯情。頭永遠都是疼的,活永遠都幹不完。最後悔就是生了小孩,討債的,喝血的,眼巴巴的熬幹我,稍稍不如意就各種怨念,動手打我是自然而然毫不猶豫的。我想活著,不想熬了,扛不住了!


snailincage


作為一個女人吧,我覺得有一個孩子就夠了。因為生活壓力太大了,女人生孩子也太遭罪了!懷孕三個月之前覺得身體內細胞分裂一樣,什麼都不想吃,每天一碗酸辣粉!

懷孕三個月之後什麼都要小心翼翼,緊張,怕寶寶有什麼不好的,吃什麼都要注意。每次檢查都要排隊一天!

生孩子是剖腹產,住院三天各種檢查,針隨時扎,那感覺酸爽。生完孩子以後,全身插滿管子。不能下地走路,揹著止疼泵,腰和

後背一直疼到現在!然後就是開始餵奶。乳腺炎得了三四次,三四個月孩子才長兩斤,怕孩子不發育,又給加奶粉!然後就要上班。回奶,吃中藥,硬挺,那滋味就覺得一座大山壓在胸前!

然後就是孩子一歲以後開始生病,北京霧霾那幾年比較嚴重,看孩子咳嗽的,揪心的感覺……

還有我媽媽給帶孩子,也有各種帶孩子的意見不合。等等吧,都覺得不想再生二胎了……


瀞水冰凝


養不起,沒人帶,兒媳婦過著婆婆的樣子,天天穿睡衣帶孩子,省吃儉用,婆婆過上了兒媳婦日子打打麻將跳跳舞,不肯幫忙帶孩子,生那麼多幹嘛,現在什麼消費都高,現在的孩子小學開始就學藝術班,小學就開始攀比讓沒有本事的父母怎麼辦,社會現實的不能在現實,還是少生一個少受罪,對孩子好也對自己好,人不能太自私,,那天我走了,孩子怎麼辦現實讓我想都不敢想,謝謝孩子開心陪伴,珍惜當下珍惜在一起的時光


麻痺的親情


“中國人愛生孩子”的觀念曾盛行一時,佔據兩三代中國人大腦。最近幾年,這個觀念的迷信正在打破。從古至今,華人生育率一直都不算突出。1949年以後,中國人口增長兩倍多,放在世界範圍看,也很普通。近二十年,中國的人口出生率一路下跌,成為世界“生育率陷阱”。即使廢除計劃生育,未來幾十年內人口減少的趨勢,也不會改變。

經濟在發展,生育率走低,這個特性非中國人所獨有,幾乎所有國家伴隨著經濟發展,生育率都會下降。城市化水平越高,生育率越低,世界大型城市幾乎沒有人口自然增長的能力。

北京和上海是中國生育率最低的城市,生育率不足1。也就是說,平均每位育齡婦女生育子女人數,不足1人。香港好一些,也只有1.2。類似的還有紐約、東京和首爾。連伊朗首都德黑蘭,生育率也降到極低水平。人口學家早就指出,城市化是最有效的避孕藥。

城市人口為何出生率低呢?一個常見說法是:城市人不願生孩子,因為經濟壓力太大。

事實上,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們,收入和儲蓄,其實遠比小城市和農村強許多。即便多生養一個孩子,生活水平也不至於跌落到過不下去。現代社會生活水平之高,遠非幾十年前可比,生育率卻一跌再跌。

很多人聽過長輩唸叨:當年如何辛苦,還不是把幾個孩子養大?現在收入那麼高,經濟條件那麼好,連個孩子養不起?這時候,年輕人通常會說:你們那個時代,和我們現在哪能一樣啊。

沒錯,問題的關鍵是:經濟條件變好,但是觀念全變了。症節不是經濟,而是觀念。人們不再接受從往的生育和生活方式。

現代社會,生活穩定,金錢是主要的競爭形式。人們用金錢衡量此生價值,並重視自身生活質量。年輕人從學校畢業,將精力投入到工作和享受中,結婚年齡越來越遲。

很多人知道,晚婚晚育是減少人口數量的重要措施。倘若幾代人晚婚晚育,時間軸拉長到一百年,整整少生一代人,這是相當龐大的數字。

女性生育意願下降,可能更明顯。生理特性不同,女性比男性付出更多精力在生育。平等思潮影響下,越來越多女性渴望安享生活,實現自我價值。傳統觀念裡,生育重要而神聖,現在則不被視為女性價值。女權主義者把生育視為犧牲,丁克文化因此大行其道。

女性生育期很短,倘若三十多歲生育,即便未來想多生,生理特性也有很大限制。中國女性頭胎平均生育年齡超過29歲,北京上海則超過30歲。大量女性三十多歲開始生育,生育率註定不會很高。

傳統社會里,家庭新添人口,養育成本低,教育投入少。人本身就是目的,至於未來“成才”,倒不太重要。尤其農村貧困家庭,兒童長到十幾歲就能自養,並能極大改善家庭狀況,養孩子的收益非常高。

在現代社會,觀念發生劇變。出於樸素的平等需求,對孩子的責任心,父母不再接受“低水平養育”,轉向精養模式。父母付出金錢精力,所得非常少。精養模式像中黑洞,吞噬了父母幾乎所有的資源,而孩子成才回報率,則非常低。養兒防老,更是被廣泛批評的、政治不正確的觀念。大經濟學家陳志武為此還寫了好幾篇文章來論述。

生孩子這件大事,人都是理性自利的。傳統社會的模式,人口自然增長,而在現代城市社會,生孩子的動力衰竭了。生孩子事實上血虧,為什麼多生呢?生活水平這麼高,政府福利如此完善,養老金也有別家兒女在掏。不生孩子穩賺不賠,不生孩子倒成明智之舉。在這種觀念洪流下,支撐生育意願的,唯有“愛”這項衝動。而我們都知道,任何一件事情,只有“愛”是無法提供源源不絕的動力。


菁城子




網上有人說過: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加上大多數群體低收入,社會消費高,導致現在的普遍生育率下降。

住房、醫療、教育、養老已經把人折磨的生不如死,再加一個育兒和各種巨大的成本,使得生育兩孩的比例一直提升不起來,而80後可以說是最後一波大規模人口潮,90後這一批沒希望了,以後就更不要想了。



生育迴歸自然化,有能力養就生,沒能力養就不生,現在生活成本太高,誰願意多生?

現在很多普通打工族一個月還是兩三千,房子車子什麼都沒有,要是不靠家裡面現在90後誰誰能買得起房和車?這並不是什麼好事。而且多數家庭都有攀比心理,結婚要搞一個十幾輛車的車隊,為了面子和虛榮;父母爺爺奶奶還催促著要抱孩子,很多人並不知道為什麼要孩子,而是到年齡了就覺得結完婚該生,反正也不用自己管。可是沒想想嗎,普通家庭加了一個孩子會帶來多大的壓力,本來賺的錢就少,還不夠給孩子喝奶粉呢。



我認識一個大學老師,他們夫妻就是丁克,利弊他們也衡量過,最後還是決定不要孩子。他們覺得沒有孩子也沒有什麼精神壓力,不用天天看著孩子想著孩子,放假了兩個人還可以到處去旅遊,何樂而不為呢?



現在不是人多力量大的年代,已經踏入高科技時代了,所以為了自己及家人,生育問題都是由夫妻之間而決定。老一輩和同輩之間也不要過多的干涉,尊重別人的想法,這畢竟是當事人的自由。


姜道人i


《現在的生育率一直在下降,是什麼原因?》

有人問:

現在的生育率一直在下降,是什麼原因?


“生育率降低”這種事,要陳旭來說,最主要的原因是……


因為“生育率下降是全球發達國家的普遍現象和趨勢”……我國進步了,文明瞭,經濟太發達了,所以導致生育率降低了。


因為現代社會,養孩子成本高,大家覺得養孩子不划算……


NO!


上述說法錯的。

正確的說法是,由於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帶給了人們新觀念……


以前的農業社會觀念是多子多福……


現代工商業社會,如果養很多孩子,但是缺乏教育,結果只有一個,孩子長大後去扛麻袋,掏大糞,做苦力。


你說,養很多孩子,去掏大糞,這有啥意義?


掏大糞固然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工作……


扛麻袋也是很有意義的工作……


問題是,捫心自問,誰願自己孩子去掏大糞扛麻袋做苦力?


生孩子多了,有限的家庭收入分攤到每個孩子身上的經濟資源就少了,孩子受的教育就差了,孩子掏大糞扛麻袋做苦力的概率大大增加……


任何一個有良心的父母,都不會忍心看著自己孩子去掏大糞扛麻袋做苦力。


再加上現代工商業文明社會,個人主義價值觀成為主流,金錢社會,以金錢衡量一切是非成敗……


人們的觀念已經今非昔比……


所以,只要是發達國家,現代文明開化的國家,人口出生率都會大幅度降低……


所以,我國出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經濟發展太迅速,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這是導致我國人口出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還有一個次要原因,就是,當初我們計劃生育的力度是非常大的。


但是,現在鼓勵生育的力度,跟當初計劃生育的力度比,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我們把當初那股子X勁拿出來,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根本不是問題。


陳旭

2018.7.29

-------------------------------------------------

陳旭精選文章:

富豪的發財思路,窮富的關鍵所在,窮人知道了必將升官發財

今日頭條鏈接地址:https://www.toutiao.com/i6408430091080057345/

-------------------------------------------------

我們需要友誼,我們也願意首先伸出友誼之手。


屠龍有術


特別是我們男人,男人與難人同音。做人難做男人更難,做一位能男雄男猛男更是難如登天。工作社會家庭男人所應承擔理順的份量是何等的大廣難。加之眾人旁人對價值取向價值觀的測衡標準是什從呢?茶餘飯後溜達閒聊所問道的,你子女考取哪所名牌。你有幾幢豪華別墅名車和朋友。無形的有形的現實中理想中的面對和規劃追求壓得男人每天都忙忙碌碌氣喘吁吁。部份男同志自我調節約束的能力還欠駕馭以上現實。大部份男同志不是想研究研究於哲學心理學健康學。沉迷於燈紅酒綠,有時通宵達旦推杯換盞徹夜壘磚。既要考慮家庭教育及吃喝拉撒,又要考慮那幾位嬌嗔情婦享受感受,哪來強健的身心體魄呢?但我聲名我與此另類。


不能忘記的情懷


現在的人思想上進了(對金錢)懂得享受先,自己一個月辛苦的賺了五千塊,悢不得要去享受六錢塊!用玩了才又去工作,


不過所有的負擔都重,比如結婚後要生小孩,小孩的吃喝拉撒,上學,結婚,買車,買房等等…真的是傷不起呀!所以都願意生一個小孩,有的還一個都不想要…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9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d1fce88491394044a9b54e7f07286f38\

生在和平的國家


一個月兩夫妻掙個萬兒八千的,家庭還要開銷,房貸交4000,還得養老人,拿什麼談生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