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壓力之下的80後,三十出頭已經感受到了中年危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突然發現身邊能真心交流的人越來越少,在一起工作的95後越來越多。還沒完全從年輕人的角色轉變過來,就已經被貼上了中年人的標籤。

離開了工作三年的崗位,新公司面試接待我的95後HR卻問我:“你都30歲了,還能用心工作嗎?”

壓力之下的80後,三十出頭已經感受到了中年危機!

我竟然不知道怎麼回答,呵呵一聲的笑著坐下填著資料。

當年和他們一樣二十出頭的年齡,總想著哪裡好玩就去哪裡,那時候朋友之間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可過去也不過幾年時間,大家似乎都突然變的忙了很多,成熟了很多。朋友同學之間的瞭解,大多來自朋友圈的更新。我們白天大多數時間都在公司忙著,晚上常常半夜才躺在床上,根本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自己支配。生活總是被工作,加班,孩子,和雜七雜八的事情佔領,我們不少人也忘記了學習。繁雜的工作和事務性的重複內容,讓我們對一份工作越來越輕車熟路,卻害怕冒險,害怕挑戰自己,害怕接觸新的環境。

這個社會絕大多數的工作都是事務性的,一直做著沒有太大意義的內容,只為了一點固定的工資而已。而這樣的工作很容易被替代,由於沒有核心的技能,不少人在30歲以後很難再找到合適的工作機會。當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開始接班時,我們的焦慮感越來越強。

壓力之下的80後,三十出頭已經感受到了中年危機!

30歲之後的年紀,是大多數人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候。也的確是職場中一個尷尬的年齡,很多公司招聘員工都會明確說明年齡不得超過35週歲。

這個年齡的職場人基本上是上有老下有小,孩子可能剛上學,父母已經步入晚年,不少人會更自然地選擇迴歸家庭,這是人之常情。可能還有部分女性正在籌備生二胎。但是從公司的角度出發,如果你能創造的價值和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一樣,那幹嘛不去僱用更年輕、工作投入度更高、工資更便宜的人呢?

壓力之下的80後,三十出頭已經感受到了中年危機!

社會就是這麼殘酷,職場不會同情弱者。當不能給公司帶來創造更高的價值,抱著追求小確幸和穩定生活的目標,比如面臨很大的風險。更別說人工智能時代的突如其來,到時候搶走你飯碗的可能就是異常聽話的機器人了。

在中年來臨的時候,你沒有做好任何準備,還在輕鬆地做著基層工作,自以為有點資歷,拿著差不多的薪水自得其樂,可能公司正準備對你動手了!

你在工作中有過中年焦慮感嗎?留言分享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