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五十歲以上的單身男女的擇偶標準是什麼?

福泰山人


50歲以上的單身男女,他們大多應該是離異或喪偶的。要想再次步入婚姻的殿堂,他們會考慮得更多。

那對於擇偶問題,他們會有什麼樣的要求呢?有書君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要求有健康的體魄。

到了這個年紀,他們交往的目的當然是奔著婚姻而去的。

所以,他們不會像年輕人那樣浪漫、衝動,他們首先要關心的,是對方的健康狀況。

這個必須得在結婚之前先調查清楚。

如果對方體弱多病,甚至未入洞房,先進病房,估計沒有誰會是心甘情願服伺對方的。

只有雙方都健健康康的,才談得上婚後的生活質量,才能攜手看夕陽。

二、人品端正,能真心呵護對方。

年過半百,心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然平和了許多。

對於自己的再婚對象,會少了許多外在條件的要求,比如身高、外貌、經濟狀況等等。

他們更注重的,是人品及性格,這才是值得重點考量的。

有書君有個要好的同事王姐,她40多歲時,丈夫不幸患癌症去世了。

因為與丈夫感情甚篤,她謝絕了許多好心人的介紹對象。

在獨自度過了十餘年難熬的歲月後,女兒也漸漸長大。

隨著女兒離家求學、工作,孤身一人的她在無數個暗夜裡,只能獨自啃噬著那份寂寞。

我們也時常勸她,重新找個伴侶吧。她卻總是說:

不是沒有考慮過,只是“曾經滄海難為水”,總是念著前夫的好,怕再找的對象,不一定會珍惜自己呢。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遇上了老張。

這是一個憨厚老實的男人,其貌不揚,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吧。他也是喪偶獨居。

共同的命運,讓兩人有了同病相憐的感覺。

隨著接觸的增多,慢慢對彼此產生了好感。

雖然王姐感覺老張並非那種花心的人,但她的內心還是在猶豫,畢竟一把年紀了,不敢輕易賭上自己後半生的幸福。

兩人就這樣不冷不熱地相處著。

後來,王姐因意外發生了車禍。當時昏迷不醒好幾天,醫生都下了病危通知書,也告知家屬,即使搶救過來,也可能會留下後遺症。

我們都以為,老張會選擇離開,畢竟兩人還沒有婚約,離開王姐,也是可以理解的,並不會因此揹負道義上的譴責。

這時候,老張卻沒有放棄,他衣不解帶地照顧著王姐。

或許是他的誠心感動了上天,王姐安然度過了危險期,後來又在老張的照顧下,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治療,恢復如前。

在鬼門關前轉悠了一圈的王姐被老張感動得一塌糊塗。

在她的主動要求下,兩人去領了結婚證。婚後的日子,依然過得是甜甜蜜蜜的,羨煞旁人。

王姐常常動情的說:“在我這個年紀了,還能碰上個知冷知熱、疼你愛你的人,這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啊,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

由此可見,人品是最重要的。

半路夫妻能有這樣的情分,確實不易。有書君也著實替他們開心。

三、擁有共同的興趣、愛好。

雖說年過半百的人對再婚對象的要求相對會低很多,特別是物質方面,往往不是他們最看重的。

但在精神層面,有書君覺得,必須要擁有一些共同的興趣愛好。

否則長期相處一起,沒有共同的語言,將是多麼可怕。

雞同鴨講、話不投機,這估計也是讓人難以忍受的。要真是這樣的話,不如一個人樂得清靜。

再婚家庭,涉及的家庭成員關係會相對複雜很多。

所以,還要求雙方能顧全大局,一碗水端平。並且,這段感情最好能被雙方父母及子女認可。

至於經濟方面,不求富貴,雙方都能獨立,沒有太大負擔就好。

總之,50歲以上的單身男女,首先要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有資格進入下一段婚姻。

而他們的擇偶標準,要輕物質重精神,輕外在重實質。

如此,才能相知相守,共度餘生。

最後,有書君衷心的祝願:願所有50歲以上的單身男女,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愛;“願有人與你共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餘生幸福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