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新學期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優秀班主任總結的四種方法

新學期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優秀班主任總結的四種方法

在學校教育中,班主任與學生接觸最多,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工作作風、學識教養等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面將做班主任的幾點體會簡要總結一下。

一、精幹有力的班委會是管理好一個班級的關鍵。

班主任要善於發現那些學習好、守紀律、有管理、組織能力的學生讓他們加入班委會。班主任還要提出以中隊委為核心,其它多種領導機制並存的管理體制(班幹部督查隊、路隊隊長、紅領巾糾查隊)使他們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為了使中隊委有較強的領導能力,我採取競選的形式競選班級幹部。要求:①關心愛護班集體,樂於為集體做事。②團結同學,自願為他人服務。③不怕困難,樂於奉獻。④對同學能做到公正無私,不講個人得失。只有這樣的同學才有資格競選。競選會上同學們熱情洋溢的演講,令其他老師大飽眼福,一位旁聽的老師直誇學生素質高。有同學說;“我要密切配合老師,架起溝通老師和隊員、中隊和大隊委的橋樑,為隊員服務,為集體爭光,把我們中隊建設成為‘先進中隊’、‘文明中隊’,成為名符其實的‘隊員之家’”;又如顧靜靜提出了班幹部為差生補課的1+1方案”,結尾她這樣說:“一人栽下一棵樹,沙漠也能變成綠洲。我相信我們班級的幹部有一份耕耘.就會有一份收穫,爭創一流中隊的口號,一定能落到實處。”還有同學提出了中隊的幹部要有明確的分工,這樣才能各盡所能,各盡其職。通過競選不僅可以選出一批有所作為的班級幹部,而且還能收集到學生對管理班級的好想法和好意見。

新學期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優秀班主任總結的四種方法

二、平時工作中要注意“四有”,使用好“三寶”。

“四有”,就是有準備、有目標、有動員、有獎勵。每一次開展活動,我總是對活動的整個流程、活動中必須採取什麼活動模式、學生在活動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做到心中有數,這是心理準備。活動中所需的材料,活動前老師和學生都要準備好,這是物質準備。四有中的“有準備”包括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有目標即每一次活動前,我總要提出奮鬥目標:一個總目標和若干個階段性目標。在一個階段性目標達到或未達到後還要積極分析形勢,佈置下一步工作,對下一階段作出最好和最差的估量,以及在最差情況出現時所採取的對策。做到每一次活動都有所得,且無憾無悔;有動員,即活動開始前,我總要作一番動員。活動之前.動員是“四有”中的重要環節。動員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勝心,激發學生的鬥志,使每一個學生都圍繞教師轉,每個學生都圍繞活動轉。動員時我總是提出我欣賞的幾句話:勝利永遠屬於奮鬥者”、“在學習上、在活動中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等。我覺得一個渙散的、不要求上進的班集體是不能取得優異成績的;有獎勵即當學生取得好成績時,我總和他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為他們鼓勁兒,為他們叫好,給他們鼓勵和表揚。如果做到了

“準備充分、目標明確、動員有力、獎罰分明”,則一定能取得優異的成績。“三寶”即爭當小博士、輪迴箱、小丑帽。我還編了一個順口溜:牆邊一張背書表,爭當博士個個要,同學們個個都心齊,字紙都進輪迴箱,第三件兒法寶好可怕,一頂醜帽牆上掛,提醒大家別犯錯,勝過獎狀大紅花,遲到打架和罵人,誰都怕戴上小丑帽。“三寶”的推出,班上同學“髒、亂、差”的現象得到明顯的扭轉,學生學習更加積極了。

三、批評學生方法要得體。

班主任批評學生時,要把他們當作朋友,對他們要十分誠懇,批評的話語好像朋友之間的忠告。批評時不能辱罵他們,而是像在談心。批評後學生要有一種“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只有這樣的教育才算到了家,學生才會信任你、佩服你。那些內向型、自尊心極強的孩子犯了錯誤,教師不能在大庭廣眾之下直接批評,可採取個別談話的形式。必要時可“放學生一馬”,這樣反而會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如果犯錯誤是普遍現象.那麼可採取以退為進的方法。如有一段時間學生自習課上的紀律比較差,我想了一個好辦法.即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音樂欣賞課。在一次晨會課上我對同學們說:“今天我給你們上一堂音樂欣賞課,好不好?”同學們都非常開心。我打開錄音機,一段優美的音樂過後,錄音機裡傳出同學們的大叫聲、嘰嘰喳喳的議論聲、嘻嘻哈哈的打鬧聲“啊!你這猴頭”一聲尖叫,似乎壓倒一切。至此學生才明白過來.這段音樂是他們自己的傑作。最後.我乎靜地說:“剛才的音樂好聽嗎?我希望以後不要再聽到這樣的演奏會,你們說好嗎?”教室裡鴉雀無聲.淡淡的一句話是批評、責備還是期待,學生為自己的行為深感慚愧。以後的自習課上,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的現象。

新學期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優秀班主任總結的四種方法

四、對待特殊的家庭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作為社會、學校、家庭三者結合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一一家庭環境,他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毋庸置疑,良好的家庭環境有益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每一個家庭提供給孩子的不一定是完美成長的家庭環境,教師必須多做工作,改善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對待“離異型”家庭的孩子,教師要多做彌合工作。父母離異後.孩予成了犧牲品,孩子的心理創傷很大,對於這一類的孩子,教師不僅要在學習上給予幫助,還要在精神上給予體貼和關懷。對於“娛樂型”家庭的孩子,教師對家長要多做說服,規勸類的工作。希望他們能為孩子著想,給孩子們一個和諧安靜的環境學習。對於“疏教型”家庭的孩子,教師要多做督促和幫教工作。

古人云:“善救物者無棄物,善救人者無棄人。為有春風巧著力,朽木也能綠成蔭。”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做一個“善救人者”,要相信這樣一句話: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