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4年開店30家,單店日銷3萬元,叫板7-ELEVEN!

在零售業內有一種流傳甚廣的說法:世界上只有2種便利店,一種是7-ELEVEN,另一種是其它便利店。

的確,7-ELEVEN憑藉其簡約的店面風格、貼心的服務在零售業內獨樹一幟。

不僅佔領了日本本土,成為日本的“國民生命線”,還遠赴海外,在全球開了6萬家店。

這樣輝煌的戰績,讓7-ELEVEN成為了零售業的代表,才有了那句充分顯示其行業地位的零售業行話。

不過,這世上總有膽大的人,面對強大的前輩,他尊重佩服但卻更想超越。

4年開店30家,單店日銷3萬元,叫板7-ELEVEN!

在中國,這個人叫徐元文,便利店宜快宜慢的創始人。

從創業之初他就堅定了一個目標:希望將來中國的便利店也只有2種,宜快宜慢和其它!

辭職創業

2005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大學的徐元文進入了一家事業單位做記者。

工作努力的他沒過幾年就在濟南買了房,結婚生子,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滿。

這樣順風順水的人生是很多人可遇而不可求的。

就在家人、朋友都以為他會和大多數人一樣,幹著這份穩定的工作,過完平淡而幸福的一生之時,他卻做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決定!

他辭去了令人羨慕的穩定工作,開始艱難的創業。

讓親友更加難以理解的是,他的創業選擇是便利店,這個看起來毫無新意的點子。

身邊的很多親人朋友甚至直接當著徐元文的面笑話他,在他們心裡,這種隨處可見的夫妻小店都是小個體戶開的,能有什麼出息?

但是,親友眼中的夫妻店顯然不是徐元文的心中所想。

他想做的便利店是像7-ELEVEN那樣,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服務中心。這裡不僅可以讓顧客購物,還可以滿足顧客的餐飲、閱讀等生活需求。

讓他堅信這一理念可以在市場上行得通的信心,來源於他的生活體驗。

喜歡旅遊,再加上工作經常出差,徐元文免不了會在全國各地到處跑。

4年開店30家,單店日銷3萬元,叫板7-ELEVEN!

出差期間工作繁忙的時候,他的需求就是能夠吃上一餐實惠可口的飯菜,用餐地點擁有較為宜人的環境,可以在吃飯之餘休息片刻。

在他心裡,7-ELEVEN是滿足這類城市上班族需求的典範,但在國內並不普及,所以這是個巨大的機會。

開業之前,聽說徐元文要把便利店的選址確定在商業中心,身邊的親友再次反對。他們認為便利店就是個小超市,只有開在社區裡才會有生意。

2014年7月,按照徐元文的預想,第一家宜快宜慢開業了。

雙線發展戰略

開業的第一家店是一家標準型門店,面積在100到150平之間。

店面在經營模仿7-ELEVEN模式,並不僅僅只是解決顧客的購物需求,而是為顧客提供一站式的生活服務。

這樣的店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日銷售額可達到1萬,高於本土便利店的平均水準。

然而,缺少亮點加上規模有限,即便業績處於中上游水平,宜快宜慢依然被埋沒於本土大量的便利店之中,難以被消費者記住。

2016年,出於品牌形象建立的需要,徐元文在標準店的基礎上又打造了一種複合型門店。

接近400平米的店面中,除了貨架和用餐區,徐元文將一半的面積設為休閒區。

在這裡,顧客可以休息、聽音樂、思考,沒有人會打擾。

書架上擺放著精心準備的書籍,供顧客挑選。

4年開店30家,單店日銷3萬元,叫板7-ELEVEN!

這個看似無用的舉措,卻隱藏著徐元文更大的野心。

除了7-ELEVEN便捷、貼心的服務,他還希望把自己的便利店打造成類似星巴克的體驗式消費場所,顧客來到這裡不僅僅是為了消費,還是為了體驗這裡的環境和氛圍。

宜快宜慢允許會員外借書籍,鼓勵大家在這裡舉行書友會或者其他形式的聚會,把休閒區打造成一個社交場所。

7-ELEVEN+星巴克的模式,讓宜快宜慢的未來充滿了想象空間。

基於這一點,綠地、萬科等地產行業公司也開始關注這個新事物,宜快宜慢也能因此在物業方面獲得一些支持。

創業初期,由於資金有限,複合型便利店開在人流量更高的地段樹立品牌形象,標準型門店則開在各大商業中心,用以搶佔市場。

不得不說,徐元文的雙線戰略成效不錯。

經過4年時間的積累,截止到目前,宜快宜慢已經累積在濟南開出了30家門店,複合型門店的日銷售額更是高達3萬元。

宜快宜慢的優勢

儘管從創立之初就以7-ELEVEN為目標,但能夠在一大票便利店之中脫穎而出,除了目標的驅動,徐元文為宜快宜慢量身定製的諸多經營理念功不可沒。

1

貼心服務

作為挑戰7-ELEVEN的行業新秀,宜快宜慢首先就需要給顧客提供不亞於7-ELEVEN的貼心服務。

所以,宜快宜慢在經營管理上仿照7-ELEVEN的標準化模式,通過一些更加適合國人的改良,形成本土化優勢。

4年開店30家,單店日銷3萬元,叫板7-ELEVEN!

例如,貨架上的麵包和牛奶放在一起。這本是2種不同品類的商品,卻放在一起,就是為了方便早上趕時間的上班族。

在餐吧數量有限的品類裡,推出了飯、面等多種食材供顧客選擇。

便利店的貨架有限,所以很多產品都會根據市場反饋頻繁更替,但對於創口貼、碘酒等必須品,即使需求頻率很低,卻依然堅持保留。

這一系列的貼心舉措,不僅完善了服務,更得到了消費者的信賴。

2

品牌形象

標準型的便利店可以滿足需求,但卻被淹沒在潮流之下,難以樹立品牌。

徐元文為此打造了複合型門店,通過一系列設計,將自家門店與同行進行區分,加強消費者的印象。

複合型門店的體驗式消費+社交理念也讓宜快宜慢的前景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讓它迅速獲得了合作伙伴的認可。

3

有序擴張

雖然發展順利, 但宜快宜慢並沒有被衝昏頭腦,它的擴張依然是有序的。

宜快宜慢曾對外透露,目前已經開出2家加盟店。

為了在佔領市場之餘不損害品牌形象,宜快宜慢的加盟店要求較為苛刻,加盟成本較高。

這樣雖然減緩了擴張速度,但卻保證了服務質量,長遠來看利大於弊。

總結

深刻的洞察、堅定的信念以及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最終促成了宜快宜慢在便利店行業的突圍。

徐元文能夠從自己的生活體驗中瞭解到城市居民的需求,這已經比較難得了。

之後面對身邊親友的質疑和反對,徐元文沒有妥協,而是一條道走到黑。

這種孤注一擲的創業精神,加上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宜快宜慢,他的成功不是靠運氣!

作者:魏無忌|電商觀察網(ID:guancha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