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從“糖果”到蘋果,巴菲特投資畫風悄變

從“糖果”到蘋果,巴菲特投資畫風悄變

隨著蘋果率先邁入萬億大關,巴菲特的精準眼光再次得到認證。在成為蘋果的第二大股東後,巴菲特還不滿足。美東時間8月14日,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向美國證監會遞交的報告顯示,該公司在今年二季度增持1240萬股蘋果股票,增幅5.2%。曾經對科技股避之不及的巴菲特似乎換了畫風,與其說這是對高科技產業的認可,不如說是將iPhone作為科技消費品的定位。

从“糖果”到苹果,巴菲特投资画风悄变

01

加倉新歡蘋果

在今年第二季連續增持蘋果之後,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目前共持約2.52億股蘋果股票,季末市值約466億美元。早在一季度,伯克希爾增持的7420萬股就使得蘋果取代了富國銀行,成為伯克希爾最大持倉。

“我們購買蘋果股票就是為了一直持有,雖然現在已經收購了大約5%的蘋果股票,但可以的話我甚至希望能夠將蘋果的股票100%全部買下來。我很喜歡蘋果的業績表現,也很喜歡他們管理的思維方式。”巴菲特在今年5月就曾公開表示過對蘋果的偏愛。

“爭氣”的蘋果沒有辜負巴菲特的這份厚愛。在科技明星FANG們紛紛因業績增速放緩而陷入股價下跌的困境時,蘋果的股價屢屢攀升,本週一市值達到1.01萬億美元,連續八天穩坐“萬億俱樂部”寶座。1萬億美元意味著,蘋果目前的市值,超過了兩個阿里巴巴(市值接近4700億美元),約為美國2017年GDP的二十分之一。作為公認的全球最賺錢公司,蘋果向外界證實了自己無可匹敵的吸金能力。

對於“舊愛”富國銀行,巴菲特表示,雖然曾經爆出虛開賬戶的醜聞,富國仍是有吸引力的長期投資。不過,巴菲特的實際行動卻顯示了他的失望,二季度伯克希爾減持富國銀行450萬股,減持股份數量為一季度減持規模172萬股的2.6倍,持倉降至約4.52億股,季末市值約251億美元,富國淪為其二季度末的第二大持倉。

手握大把現金流的巴菲特一直深諳花錢之道,一邊考量市場變化的風向,一邊找準時機調整伯克希爾1800億美元的股票投資組合,退出了包括IBM在內的一些長期投資,加大對蘋果等一些新領域的投資。

在巴菲特精準的眼光之下,伯克希爾-哈撒韋成為了“賺錢巨獸”,從2017年的收入來看,該公司的保險業務收入655億美元,佔比達27%,製造業板塊收入達504億美元,佔比21%,供應鏈巨頭Mclane則貢獻了498億美元的收入。

02

巴菲特的“護城河”

巴菲特從未愧於“股神”這個稱號。五十多年來,巴菲特獲取的年均投資回報率高達20.74%。期間,僅在2001年和2008年兩年分別錄得-6.2%和-9.6%的虧損。1964年開始,其年化收益率20.9%,累積收益達到2.4萬倍,相比之下,同期標普500指數的累積收益是155倍,平均年化收益率約9.9%。

這一功績與巴菲特的“護城河”理論息息相關。好行業、好管理層、大公司是巴菲特投資的基礎,也是他選股時的主要參考因素,好的企業應有強勁的品牌或商業模式,為競爭者設置更高的入場壁壘,即價值投資以“護城河”理論為基準。

今年5月5日,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哈馬小城的體育館內,座無虛席,數萬人參加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018年股東大會,一場股神和科技狂人馬斯克之間的糖果之爭,讓巴菲特的“護城河”理論再次吸引眾人的目光。

“公司當然應該努力修築護城河,時刻注意保持護城河安全。埃隆可能把某些領域的情況說反了,”巴菲特在奧馬哈的股東大會上表示。“我覺得在糖果行業他就不能這麼說。”但一向以狂傲著稱的科技狂人馬斯克卻認為護城河沒用,使一個企業有生命力最重要的是創新,“我要修一條真的護城河,裡面填滿糖果。沃倫•巴菲特肯定忍不住要投資!”

對時思糖果公司的花生薄片糖情有獨鍾的巴菲特認為護城河相當重要,“時思糖果就是家護城河很寬的公司,因為客戶非常忠誠穩定,尤其在美國西岸,其他巧克力連鎖店對手很難搶生意。”1972年伯克希爾-哈撒韋收購了時思糖果,後者在1972-2013年的42年間,年均收益增速為20.9%,略超過伯克希爾同期20.2%的年均收益增速。

時思糖果因而也成為了成為巴菲特搜尋好公司的模板。在“護城河”理論的指導之下,巴菲特入股了一系列有著高護城河,能憑藉較少資本實現快速增長,並且有優質管理層的公司,覆蓋保險業、製造業、能源業、傳媒業等各方面。

目前,巴菲特在全美擁有32家日報,伯克希爾不僅持有美國四大航空公司以及七大銀行中的四家銀行的可觀股份,還是多個汽車品牌的經銷商,包括美國福特、凱迪拉克、日本豐田、韓國起亞等,甚至連DQ、可口可樂、時思糖果等都是巴菲特陣中的一員。

03

老古董的轉變

馬斯克的攻擊不無道理,高科技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已經超超出了華爾街的預期。如今美國十大市值最高的股票,幾乎大半都是幾十年前沒有見過的高科技公司。五家科技公司(Facebook、蘋果、亞馬遜、Netflix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獲得的收益約佔標準普爾500股指所獲收益的一半。蘋果坐擁萬億美元市值,亞馬遜緊隨其後,市值超過9400億美元。

就連曾經對科技股避而不及的巴菲特也坦言低估了亞馬遜的潛力,“我在谷歌和亞馬遜上做了錯誤決定。我們曾經考慮投資。我犯了一個錯誤。”不過,“老古董”其實並沒有老,年逾七十的巴菲特一直在以積極的心態擁抱這個已經變化的“新世界”,不斷突破和完善自己的投資體系。巴菲特早前曾表示不碰科技股,因為這並非自己“能力圈”之內的投資。

一直以來,巴菲特的投資都集中在傳統行業,更青睞必需消費品,像可口可樂、糖果都是必需消費品,還有富國銀行、高盛等公司屬於金融品,再加上第三個領域報業,如華盛頓郵報,構成了巴菲特的投資體系。

數據顯示,目前必需消費品的收益最高,達到13.57%,波動率僅有15.76%,僅次於公用事業,而公用事業的波動率最小,只有13.69%。這是巴菲特穩賺不賠的價值投資,巴菲特曾說,“我選擇的公司,都是淨資產收益率超過20%的公司。”而像互聯網科技公司這樣的輕資產行業,很難滿足他過去的投資標準。2009年,他還以約300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美國的北伯林頓鐵路公司。

不過,沒有人可以永遠站在時代前列,在錯過互聯網的高速列車之後,巴菲特似乎也在逐漸轉換觀念。從2016年起開始買入蘋果。併成為了蘋果的粉絲之一,“它是一家令人難以置信的企業。我們非常喜歡他們活動的經濟效益,也非常喜歡這家公司的管理層和他們的思維方式,”巴菲特當時表示。

其實,巴菲特轉換的畫風並未偏離自己的“價值投資”軌跡。巴菲特認為蘋果的科技產品具有極強的消費黏性,這家科技公司已經不單單是一隻科技股,而是實際上成為科技股與消費股的合體。“蘋果生產的是我能理解的一種消費產品”。近年來,巴菲特投資風格有很大改變,開始重倉IBM、蘋果、比亞迪等科技股。雖然巴菲特承認對IBM的投資頗有“看走眼”的意味,但這並沒有阻擋他對科技股的傾斜。

不過,對於科技公司而言,巴菲特一直強調的“護城河”比其他任何行業都要更加難以建立,空前激烈競爭的市場,技術迭代的速度超乎想象,行業霸主地位將更難取得。但對巴菲特來說,他的投資理念早已從通過投資公司來獲得收益,向持有公司而提升其價值的方向轉變。押寶蘋果,也許正是看中了其長遠的價值。

从“糖果”到苹果,巴菲特投资画风悄变

精彩回顧

从“糖果”到苹果,巴菲特投资画风悄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