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溫故知新」湖濱一週662期三版

「溫故知新」湖濱一週662期三版

「溫故知新」湖濱一週662期三版
「溫故知新」湖濱一週662期三版

磁鍾鄉愛心超市“兌換”文明新風尚

“愛心超市讓貧困戶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比以往強多了,發展產業、整治環境衛生、參加義務勞動等都爭著幹,進一步激發了內生動力,為磁鍾鄉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磁鍾村支書趙和平高興地說。

位於磁鍾街的“愛心超市”是按照“政府搭臺、社會參與、貧困戶受益”的模式,通過磁鍾鄉黨委政府共同牽線搭橋,多渠道籌措資金而建。愛心超市面積約50平方米,貨架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有油鹽醬醋、牙膏牙刷、衛生紙、電水壺等生活用品。貧困戶可以通過做一些公益活動或為脫貧鞏固工作出力賺積分,積攢一定的積分後,便可到扶貧超市兌換商品。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深化脫貧攻堅工作,弘揚時代新風,推進移風易俗,磁鍾鄉著眼群眾所需,從細微處發力,充分整合社會幫扶資源,建立愛心超市,用積分兌換商品,激發貧困戶脫貧的志氣和致富的決心,實行扶貧與扶志雙軌並行,物質脫貧和思想脫貧並行。

“愛心超市”自近期運營以來,有40戶貧困群眾通過積分卡,兌換到自己需要的物品,價值超過1200元。同時,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和支持,有多家企業表示要向“愛心超市”捐獻愛心。

如今,愛心超市在鄉域內全面推廣,該鄉黨委政府積極探索創新鄉風文明建設新方法,通過開辦愛心超市、積分有禮等方式,引導廣大群眾做勤勞節儉、樂於助人、誠信友善、尊老愛幼的模範,破除陋習,引領新時代的鄉村新風尚,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實的精神基礎。

(張海燕)

“遇見•東坡”經典詩詞誦讀會舉行

東坡詩詞,穿越千古歷久彌新;

東坡魅力,橫絕八荒活色生香。

8月13日,區公共圖書館上演了“遇見•東坡”經典詩詞誦讀會。此次活動是該館2018“暑期繽紛季”系列活動的一部分,旨在打造“書香湖濱”,涵養城市文明。區文化旅遊局幹部職工及東坡詩詞愛好者50餘人參加。

活動現場,“大江東去浪滔盡”“明月幾時有”“莫聽穿林打葉聲”以及《豬肉頌》等50餘首耳熟能詳的經典詩詞被深情演繹,不同的年齡層次,不同的職業素養,同樣的是對蘇東坡的敬仰和愛戴。通過誦讀、討論、互動,一個人見人愛的蘇東坡湧現在人們面前。

一提到蘇東坡,總會引起人們親切敬佩的微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文學藝術上的天才和全才,士林領袖,世俗與方外的頑童,貶謫與流放的達者,這些光環映照下蘇東坡深受百姓喜愛。近千年來,他的形象,不斷地被呈現、描繪和刻畫。人們誦讀蘇東坡的詩詞,臨摹他的書法,解讀他的人生,傳承他的精神。

活動現場,穿插蘇東坡人生各個階段的經歷介紹,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達觀從容,曠世奇才,一個熠熠生輝光彩奪目的形象重新被人們認知。許多參與者在活動結束時仍意猶未盡,表示“活動讓我收穫了許多精神感悟,願意多參加這樣的讀書活動!”

(呂瑩)

我區第三屆暑期少兒公益藝術培訓班

圓滿結束

8月15日,區文化館演出大廳內熱鬧非凡。歷時一個月的暑期培訓,學員們在此舉行彙報演出,向觀眾們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為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普及藝術知識、提高青少年藝術修養,區文化旅遊局連續三年舉辦暑期少兒公益藝術培訓班。此次培訓班由區文化旅遊局、區扶貧辦聯合舉辦,為期一月,針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開設舞蹈、美術、曲藝、笛子班4門課程。區文化館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篩選優秀輔導老師授課,為學員進行免費培訓。本期共80餘名學員參加培訓。

此次彙報演出由學員們自己主持,自己演出,歡歌盛舞,其樂融融。舞蹈班小學員們的基訓組合串燒拉開了彙報演出的帷幕,站姿、推腰、踮腳,一招一式,有模有樣;笛子班學員的笛子基礎訓練《天上有顆小星星》《金蛇狂舞》曲調精準、流暢自然;曲藝班學員的快板《花唱繞口令》吐字清晰、語句流利。隨後,學員、老師帶來的精彩節目輪番上演,讓現場觀眾大飽眼福。此外,三門峽日報小記者到演出現場,觀看演出,表演節目,還進行了互動,採訪了小學員。

區文化館負責人表示,孩子們用自己精彩的演出向老師和家長們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在一個多月培訓過程中,孩子們不但收穫了藝術的享受和興趣,而且還提高了藝術素養。

(張宏勃)

市一小圓滿完成招生工作

8月17日,經過五天的努力,市一小一年級新生招生工作圓滿完成。

市一小秉承“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辦學宗旨,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陽光”的原則,努力踐行“人人享有平等上學機會”的莊嚴承諾,認真辦學,嚴格從教。

招生期間,市一小為駐守一方、保家衛國的駐地部隊軍人和武警支隊的適齡兒童設立報名綠色通道,積極推進學校“雙擁”工作,密切軍民關係。同時為服務政府拆遷工作,確保上村拆遷戶的適齡兒童按時入學,市一小也專門為拆遷戶設立了報名專用通道。

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市一小招生工作人員不辭辛苦,挨家挨戶進行實地走訪調查,杜絕假證件事件的發生。

(鄭園園)

區農牧局小小農技服務卡 架起“連心橋”

“邱站長,我的蘋果樹最近總是落葉和有病蟲,不知道怎麼防治,您給我指導一下。”8月12日13時30分,區農牧局植保植檢站站長邱強正在家中午休,自己的電話突然響了起來,接通電話聽磁鍾鄉貧困戶薛付年說。邱強仔細詢問了果樹落葉和病蟲具體情況後,當即就給他的果樹“開方”。

為助力脫貧攻堅戰,早日實現貧困村、貧困戶同大家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區農牧局精心組織了一支農牧業技術扶貧團隊,並編制了農牧業技術服務熱線卡,將政策法規、農業生產知識、服務承諾以及專家姓名、聯繫電話、服務內容印製在上面,並將熱線卡發放到每一個貧困戶家中。貧困戶對黨的惠農政策有疑惑或在農業生產中遇到技術難題,只要撥打一個電話,農牧專家隨時都會認真解答或免費上門服務,讓貧困戶足不出戶就能就地解決問題。

小小熱線卡,架起了農技專家與貧困戶聯繫的橋樑,解決了農技服務貧困戶“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曹忠尚)

「温故知新」湖滨一周662期三版

8月13日,區人民檢察院到高廟鄉李家坡村向村民宣傳掃黑除惡相關的法律法規,為村民展示“黑惡”的表現形式,向村民講明掃黑除惡打擊重點,鼓勵村民積極揭發檢舉黑惡勢力犯罪線索。此次活動不僅提高了基層群眾的法治意識,還為深入推進基層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創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圍,打下了堅實的法治基礎,形成了全民共同參與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濃厚氛圍。活動現場發放宣傳手冊60餘份,接待群眾法律諮詢30餘次。

張盼 攝

高廟鄉貧困戶黨員助推易地扶貧搬遷

脫貧攻堅中,高廟鄉黨委注重發揮黨員示範引領,有效破解了易地扶貧搬遷搬不出、穩不住難題,確保脫貧攻堅紮實開展。

建強隊伍,組織引領有“高度”。該鄉易地搬遷涉及448戶貧困戶,包括18名黨員。鄉黨委組織18名貧困戶黨員成立了易地搬遷黨員先鋒隊,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有效凝聚黨員、發動群眾。

盡銳出戰,黨員帶頭有“力度”。易地搬遷中,所有黨員首先搬入新居、騰退舊房,為其他搬遷戶示範帶頭;同時,村黨支部和幫扶單位黨員參與搬遷並發動黨員入戶宣傳搬遷政策、解決群眾困難,通過“現身說法”有效消除貧困戶疑慮,在一個月內實現全員搬遷入住。

認崗定責,貼心服務有“溫度”。結合“一編三定”,18名黨員帶頭認領服務崗位,併為黨員家庭掛牌亮身份、明職責,公開黨員服務電話,提供24小時服務。今年以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同心.砥柱社區黨員共開展集中志願服務17場次,化解矛盾40餘件,為推進脫貧攻堅、優化社區管理提供了強大助力。

(常飛)

社會扶貧出新出彩

貧困戶送錦旗表謝意

“以前院裡亂的還不如收破爛的院子,現在改造好以後,進到院裡面,有條有理的,每天心情都舒暢了,這一切都多虧了您的愛心幫助。”8月14日,崖底街道陳宋坡村貧困戶陳水壽的老伴賈毛女和親戚孟桃芬,將一面“賢誠相助 精準扶貧”的錦旗送到區工商聯副主席、賢誠汽車維修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相偉手中,以表感激之情。

今年72的陳水壽,是崖底街道陳宋坡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家裡共兩口人。2013年陳水壽因腦溢血導致二級殘疾,家裡的經濟來源全靠老伴賈毛女四處打零工維持。

今年7月上旬,趙相偉出資把她的家徹底變了樣,修建了院牆,屋頂加層做了防水處理,室內外也重新粉刷一新。“前前後後,趙經理跑了有十七八趟,花了15300元,真是打心眼裡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愛心企業家趙經理啊!現在生活環境好了,日子也有奔頭了。”賈毛女臉上露出了笑容。

在實施人居環境扶貧試點工作中,賢誠汽車維修有限公司表現突出,共捐助26000元,請專業人士進行設計籌劃,於7月上旬開始對崖底街道陳宋坡村陳水壽、磁鍾鄉楊窪村楊建池2戶貧困戶的庭院進行改造提升。

經過半個月的緊張施工,日前2戶貧困戶的庭院已經順利改造提升到位。

趙相偉表示,通過赴蘭考考察學習,明白自己肩負的責任,只有為貧困家庭獻上一份愛心,才是我們企業回饋社會的最好表達。同時,也希望更多愛心人士能參與到社會扶貧工作當中,貢獻一份力量。

“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開展以來,區工商聯轉變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提出“商會結對深度貧困村”的幫扶工作思路,採取“一商會一策、一村一策、一企一策”,充分發揮商會獨特優勢和作用,多渠道、聚合力深入幫助貧困村和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實現脫貧致富。

今年以來,共連續召開4場基層商會與貧困村結對幫扶工作推進會,實現全區8個商會與7個深度貧困村結對幫扶全覆蓋;組織各基層商會分管領導、商會會長等一行10餘人赴蘭考縣學習社會扶貧工作及愛心超市經驗模式;基層商會積極募集愛心企業捐款籌建愛心超市;同時,愛心企業賢誠汽修公司、百勝商貿有限公司積極響應號召,助力人居環境提升,圓夢微心願。

(閆莉霞)

弘揚焦裕祿同志的“三股勁”讓文化旅遊工作更加出彩

區文化旅遊局局長、黨組書記 範欽勝

5月14日,省委書記王國生在《河南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努力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的“三股勁”》,深切緬懷焦裕祿同志,號召全省黨員幹部進一步激發“三股勁”,使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活動再次在神州大地掀起熱潮。作為文化旅遊系統的一員,我們應當以焦裕祿同志的“三股勁”為引領,紮實踐行於實際工作中。

對群眾的親勁,彰顯的是人民立場。焦裕祿同志正是因為人民立場站得穩,才能和群眾心連心,他的名字才能深深刻在人民心底。作為一名公職人員,在自己的崗位上,要把群眾的笑臉作為價值標尺,把與群眾同甘苦作為自覺追求,對職工群眾,在感情上再親近一點,在態度上再和藹一點,在工作效率上再高一點,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發自內心地為群眾排憂解難,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抓工作的韌勁,展現的是優良作風。作為文化旅遊系統的一員,肩負著繁榮全區文化旅遊事業的重任,在日常工作中,面對工作壓力、挑戰或挫折、失敗等,都不可縱情任性,放任自己屈服於工作壓力而推諉懈怠,要培養自己抓工作的韌勁,面對各種誘惑和名利得失,始終保持平和心態,經常掃掃心靈上的灰塵;始終守住底線,對認準了的事情,心無旁騖、一干到底;撲得下身子,踏實工作,從小事細節做起,抓緊每一天、幹好每件事,“千磨萬擊還堅韌”,在崗位履職中不斷獲得成長與進步,收穫工作成果與充實的快樂。

幹事業的拼勁,詮釋的是堅定信念。要增強忠誠使命的自覺擔當。習總書記說:“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也是幹出來的。”這個時代,是奮鬥者綻放光芒的時代,也是幹事者創事業的時代。我們要以“拼”字當頭,“幹”字當先,“實”字為基,在思想中厚植拼搏實幹精神,讓拼搏實幹成為工作的風向標,不圖虛名,只爭朝夕。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砥礪意志品質,敢於挑起重擔,敢於克難制勝,敢於奮勇爭先,在奮鬥中鍛造自己。要敢於擔險,平常工作“看得出”、關鍵時刻“站得出”、危難關頭“豁得出”;要堅定信念,勇於拼搏,對工作不找藉口、只找辦法,以踏實肯幹、拼搏向上的作風創造出優異的成績,為我區文化旅遊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才智。

學習弘揚焦裕祿的“三股勁”精神,要深刻理解、透徹參悟“三股勁”精神的內涵,深入學習焦裕祿同志的“三股勁”與學習《共產黨宣言》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提出的“四個著力”、打好“四張牌”要求結合起來。結合近期全區重點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學習領會黨員幹部如何保持“三股勁”、如何激發“三股勁”。要圍繞省、市、區對文化旅遊工作的部署要求,學習政策,研究政策,進一步明確目標、突出重點,推動文化旅遊及當前各項工作落實。

焦裕祿同志的“三股勁”精神,具體到當前文化旅遊工作實際中,就是要求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能退縮,要勇於踢開工作道上的絆腳石,迎難而上,敢於與困難爭高下、決雌雄,要像焦裕祿同志那樣“敢教日月換新天”,把對群眾的親近、抓工作的韌勁、幹事業的拼勁融入當前工作謀劃。

「温故知新」湖滨一周662期三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