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經濟如日中天,為何突然衰落了?

楚子牛


很多人都喜歡說,日本結束高速增長是因為”廣場協議“被美國狠砍一刀。


我也不否認這一點,但我要說的是:

一個崛起中的國家,一時受挫很正常,但一挫不起,甚至停滯近30年(1990-2018),很不正常!


想想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當時東南亞國家和韓國經濟幾乎破產,但都恢復了過來,而日本卻從1990年後經濟停滯快30年了,經濟增長一直什麼起色,不要跟我扯什麼日本人生活水平高什麼的,其實就人均購買力而言,日本跟其他發達國家比已經是逐步落後了。


按目前應用得更廣泛的人均PPP購買力計算,2014年的日本只有1990年的一半,雖然就人均而言這在中國看來仍然高不可攀,但實際購買力的逐漸落後是幾乎每個日本人都承認的事實。(堅持不承認現實的只有今天中國網絡上的日粉)


根據日本人自己研究,泡沫經濟破產,只能解釋日本1990-2000年這10年的經濟停滯,而2000年後的 近20年的經濟增長乏力,就和泡沫經濟破滅關係不大了。


其實到2000年以後,導致經濟停滯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內需不足,生產率低下。


而內需不足,則主要歸功於少子化現象。


實際上年輕人減少,帶來的最大問題不是勞動力不足,因為勞動力不足可以通過加強勞動效率來改善,而是消費者數量的下降( 因為勞動者同時也是消費者)


比如最明顯的,兒童出生數量少,孩子相關的產業, 諸如教育、休閒、服務等行業的萎縮.例如在 1950- 70 年代期間,日本的家庭數量倍增, 就帶動了如住宅需求等相關產業發展。而在今天,日本的很多小城鎮已經快成了空城,甚至出現金獎勵來定居的年輕夫婦。


實際上目前除了日本的一些主要城市,基本上絕大部分的小城市、城鎮,都處於幾乎街上看不到人的狀態,更不要提農村。


甚至在日本的一些農村,村裡的主要工業就是造墓碑:而工廠裡的工人普遍是60多歲,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是80多歲,一群60多歲的日本人為80多歲的人造墓碑,諷刺嗎?

有些中國朋友馬上說:人少好啊!人少的話多清淨!


但是人一旦少起來,就會不會停止,最後總會到達一個臨界點:活著的人繳納的稅收,再也無法維持城市基本的市政開支。 


比如1970年新見市人口為4.9萬,1980年約4.5萬,1990年約4.2萬,2000年3.8萬多,2010年近3.4萬,到2016年10月為3萬零131人。


未來20年,我們會看到不少日本城市開始被放棄,就像俄國西伯利亞地區一樣。

日本全國82.5%的市區町村人口在減少據預測,到2040年,日本全國城鎮(市區町村一級的自治體)中,有896個城鎮20~30歲年輕女性人口將減少一半,這樣的城鎮被稱為“將要消失的城鎮”。目前已經有很多地方甚至因為沒有選民投票,已經無法正常選舉,陷入政府難以運轉的窘境。


人都沒了,那還發展什麼經濟呢?我們只希望未來中國不會落到這一步。


閉家鎖的紅楓


現在再來看這個問題,對現實頗具借鑑意味。


這裡面原因複雜,日本經濟發展既得益於本國人民的努力,也得益於美國向世界轉移資本、技術與工廠。突然衰弱,既因為本國人民在成功面籤散失了冷靜,變得貪婪與目空一切,又還是因為美國使了個壞,做空了日本。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日本經濟之所以如日中天,起步當然是得益於朝鮮戰爭的爆發。二戰後,日本成為廢墟,但為了應對蘇聯,趁著朝鮮戰爭爆發之際,日本經濟迎來了朝鮮特需,鋼鐵產量一度恢復到戰前60%。


朝鮮戰爭結束後,美國開始把日本武裝成應對蘇聯的東方橋頭堡,安全保障上美國保衛日本,讓日本得以埋頭髮展經濟,將有限的錢投入到民生經濟領域。同時,隨著美國經濟發展成熟,美國也開始向海外轉移技術、資本與勞動密集型企業。


現在我們看日本是創新大國,實際上那個時候日本也生產了許多山寨產品,是名副其實的山寨大國。


經過60、70、80年代經濟的發展,日本經濟已經爬到世界第二。日本的汽車,半導體,生活家電在美國所向披靡,日美貿易出現了嚴重不平衡。日本從美國賺取了大量的外匯。這時候曾經幫助日本發展經濟的美國不幹了,幾乎和今天的套路一模一樣。


1983年9月19日,日美貨幣博弈前夕,艾斯拉·所羅門和迪彼得·馬切遜發表摩根報告書《美元日元的矛盾——現存問題和解決方案》,文中指出:美國企業同日本公司競爭處於不利地位的根本原因在於匯率問題。簡而言之,就是日元必須升值。


1985年9月,G5財政和央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達成廣場協議,各國一致承諾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修正高位美元,調節收支不平衡。因為日本貿易順差較大,要求日元升值。



1988年,美國單邊推出《綜合貿易與競爭法案》,裡面幾乎為日本量身打造,要求如果日元不升值,歐美國家將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迫於美國貿易制裁和政治壓力,日元大幅升值。1985年簽署廣場協議當月,美元日元匯率達到236.5,到1990年底達133.89,美元貶值了一倍。這給日本出口企業帶來了成本大幅上升,大量企業不堪日元升值而陷入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還使出301貿易條款,對日本密集發動產業調查,對日本半導體、日本衛星政府採購、巨型計算機政府採購等橫加限制,限制日本高技術產業的發展。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妥協,大力發展國內市場。那怎麼發展呢,就是降低利率,同時多向國內市場發錢,再加上境外熱錢流入,導致國內流動性氾濫,資金便宜,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日本房地產與股市一飛沖天,嚴重與實體經濟背離,日本人也因為勝利衝昏了頭腦,陷入貪婪的盡頭。


然後,美國開始了加息剪羊毛的遊戲,對沖基金做空日本經濟,讓美元迴流美國,這樣一來就導致日本股市暴跌、房地產價格大跌到鼎盛期的三分之一,日本經濟損失慘重,陷入失去的20年。而美國這一日本的兄弟,則開啟了90年代經濟繁榮。


這就是美日的那一段不堪的歷史,然而日本至今對美國還存在幻想,還在國內大力推行日美友好,這就是日本沒有獨立性,政治精英集團被美國徹底洗了腦的緣故。


現在來看美國的一招一式,是不是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北京不冷東京熱


王者昨晚看見一個視頻,內容是將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韓國、菲律賓等亞洲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數據用動畫上演,時間範圍為1949年至2017年,王者看見從60年代開始,中國經濟環暖增長,有停滯不前的陣勢,但此時日本收拾完二戰殘局,經濟開始蓬勃發展,就像開著火箭一樣飛速增長,幾年時間就成為亞洲第一,可見日本的修復能力是如此之強,日本強國地位又回來了?

情況並不樂觀,雖然日本人叫囂買下美國,但日本經濟遇見瓶頸。物價飛速上漲,通貨膨脹十分厲害,特別是房價已經達到崩潰的邊緣,全國步入中等收入陷阱,房價一陷進去就是三十多年,期間日本經濟增速長年保持0%,甚至有負增長,銀行利率也達到過負數,相當於你存錢在銀行,你沒有一分利息,反而要支付錢給銀行,日本的債市一直是日本經濟發展的最大威脅和風險。日本地界太小,資源有限,保持長期鼎盛是不可能的。

原創不易,王者一直在努力!歡迎左上角加“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王者最好的鼓勵和認可!

漲停王者


日本上世紀80年代的高速發展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之上的,看準這一點就知道它為啥現在會缺乏動力了。要說日本拓然衰落了,我想這是大中國的思維來看這個問題得出的結論。日本就1億人口,這麼小的國土,現在世界GDP排行老三。要是和中國一樣大,一樣多人口,或許就是現在GDP的十倍之多。日本現在人均GDP依舊是遠遠在中國前面。日本2017年人均GDP排名第25位,數目為38550美元,中國相應的是世界排名第74名,數目為8582美元,只有日本的1/4.5。所以要談衰落和突然衰落,那就是不著邊的事情了。

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主要是靠白色家電,什麼松下電器,東芝電器,聲寶電器,三菱機電和三菱重工之類的家電企業,豐田汽車,日產汽車,馬自達汽車等汽車企業。但是日本在相關專利上的基礎大家是很明白的,那是真不多。而更重要的是在科技,尤其是互聯網科技方面,日本缺乏領軍企業,主要依舊集中在互聯網科技的部分硬件上。而互聯網科技的大部分軟件和硬件專利都不在日本。這就導致2000年以後,日本缺乏繼續高速發展的能力。

現在像瑞士這樣的傳統制造業相當發達的國家,他們生產的精密加工機械在世界上有很高的美譽度,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也努力朝著互聯網科技,價值互聯網的方向推進。而日本依舊沒有什麼領軍的企業,和先進的科技。日本在完成產業轉移到人力成本更便宜的中國和東南亞後,國內的轉型升級的確是做得慢,也沒有什麼建樹。所以,可以估計的未來十年二十年,也不會有大的經濟的提升能力。


大舟財經觀


日本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1985年“廣場協議”頒佈之前,靠工業製造業得來的大量海外利潤已經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強國。我們說不好是不是西方國家的陰謀。但是1985年的“廣場協議”真的徹底改變了日本國家的命運走向。我們知道日本是四面環海的島嶼國度,自然資源急劇緊缺。在土地,原材料,石油等天然資源緊缺的情況下,日本必須靠製造業的產品的附加產值得到社會財富。所以從二戰結束一直到泡沫經濟時期,日本一直以工業產品輸出和設備大規模投資作為國家的經濟發展模式,這個也就照應了日本科技興國的基本國策。但是由於對日貿易赤字和國內政府財源的雙重赤字的逼迫下,美國主導西方世界五大經濟強國簽訂了“廣場協議”。簡單說就是主導西方各國進行本幣升值來迫使別國工業產業競爭力下滑來拯救國內製造業輸出。在這些國家中本幣升值幅度和速度最快的就是日本。剛才說了,資源極度緊缺的日本非常的依賴海外產品輸出的產品附加產值。但是由於日元大幅度升值,使得日本工業產品原材料,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使得日本產品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大幅度下滑。日本不得不尋找其他的經濟發展方向來刺激經濟增長。1985年年末日本首相頒佈了叫做“前川報告書”的未來經濟發展計劃書。這項計劃書的頒佈標誌著日本即將改變一直以來的經濟發展模式。簡單說就是把海外輸出附加產值的經濟模式轉換為刺激國內投資,投機,大規模建設和消費的經濟發展模式。在同一時期,由於日元升值,日本的煤礦,造船,海運,造鋼等國家第二產業都遭到了巨大的衝擊。日本因為天然資源緊缺,所以第一產業沒有競爭力。通過改革日本進入大規模發展第三產業(服務,金融,醫療等)的時期。但是因為制度的失誤,日本金融快速進入自由化,社會資金流動充裕。在海外產品輸出大衰退的時期日本選擇了世人熟知的兩大極易生成經濟泡沫的產業。那就是房地產和金融證券業。大量充裕的流動資金進入房地產和金融證券產業後的結果大家都熟知,就是大幅度的催高了土地交易價格,同時同期日本幾大國有企業民營化,為了解決財政赤字日本大量發放國債。使得投機交易和土地買賣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的時期。因為日本土地尤其是首都圈中心部的土地及其稀有緊缺,所以日本人認為土地是絕對不會貶值的資產。在1985到1991年的五年之間,日本土地價格成幾十倍的速度快速暴漲。1989年年末泡沫頂峰時期日本僅僅只有美國幾十分之一的陸地面積的整體土地交易價格競暴漲到了美國的四倍多。日本進入了史無前例的泡沫膨脹頂峰階段。我們知道一旦金融,證券等虛業的產業值得不到實體產業的支撐併發生膨脹,就會生成巨大的經濟泡沫,而日本的泡沫值比例應該是歷史上所有生成過泡沫經濟的國家裡邊最高的,一旦實體經濟有一天崩潰,日本的經濟會瞬間進入癱瘓狀態,而且還有可能轉變日本國運的走向。所以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日本決定刺破泡沫。1989到1990年末,日本出臺了“控制土地交易量”“控制金融投機”“大幅度加大利率”等一系列緊急手段刺破經濟泡沫。但是由於劑量過大,強度過強,使得日本經濟軟著陸失敗,進入了影響歷史走向的大蕭條時期。由於泡沫刺破,土地,金融證券斷崖式大幅度下滑。大量的金融證券和土地所有權都變成了不良資產。泡沫膨脹期貸款購買土地等待交易的人們因為土地價格大幅度下滑全部都變成了負債狀態。在這期間營業金融證券和房地產交易的無數公司都變成資不抵債狀態,1992到2003年的大約十年間是人們稱之為的日本第一個失去的十年,在這期間無數的企業倒閉,重組,日本經濟進入二戰結束後最混亂,衰退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美國進入了互聯網革命和新時代工業體系改革時期。中國,韓國等後起國家在這一時期也一同進入了比較艱辛的改革期。這個時期為後邊的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工業4.0時代的開啟打造了堅實的基礎。但是日本在這一時期因為泡沫經濟破滅的影響,企業資金極度緊缺。因為金融證券副業的營業額而發展的企業都因為泡沫經濟破滅而衰亡倒閉了。日本在泡沫經濟時期達到頂峰的國家平均股價(日經股價)從頂峰的四萬日元左右瞬間跌落到兩萬左右,甚至一直到新世紀的二十一世紀最初日經股市一直衰落,最低值達到了不到一萬日元。從1985年開始膨脹的泡沫產值一瞬間就破滅殆盡了。最直觀的數據就是,日本國民平均GDP從泡沫頂峰的將近五萬日元瞬間跌落到了泡沫生成前的三萬日元左右。1991到2010年被人們稱之為是日本失去的二十年,在二十年中日本艱難的度過了泡沫的破滅,修復,改革,重組。進入新世紀以來日本又出現了一個非常嚴峻的社會現狀-少子高齡化。為了支撐這一現狀,不得不大力推進社會福祉建設的發展。政府財務中被用在養老保險和設施建設的比例越來越多。年輕人人口數越來越少,老年人人口數越來越多,過了2010年之後日本進入了人口負增長的時期。現在日本每三個人裡邊就有一個是老齡人口。大大增加了青年勞動群體的負擔。在這之上,進入新時代以後,物聯網,智能生態圈,工業4.0等等新興的產業模式越來越多。但日本企業尤其是電子產業相關企業因為財務問題,創新遲緩,閉關鎖國,自大誤判,戰略失誤等等原因進入了沒落,赤字,衰亡的階段。目前觀察日本工業產業結構我們可以發現在所有出口產業中對國家經濟貢獻比例最大的產業僅剩汽車和相關周邊這一個單一產業鏈了。所佔比居然達到了一半左右。是實實在在的國家最後的經濟支柱產業。因為泡沫經濟提前消耗了日本企業的投資基金,再加上日本年輕人創業精神的缺失,日本在最新型產業的發展中幾乎毫無建樹,大量的企業赤字,倒閉,造假,或被收購。在2013年到今年年末的這一階段日本發生了高田氣囊倒閉,三菱報表,排氣情報造假,夏普被收購,東芝多部門賣身,神戶假鋼,英國高鐵事故等等製造業醜聞。我們真的想說日本最後一個賴以生存的國家產業一旦走向沒落死亡,日本的未來將會如何生存。把日本當作一面鏡子照亮自己,不讓我們的國家重蹈覆轍,中國經濟的崛起和發展需要我們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


健康good666


準切的說日本經濟衰落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也就是常說的日本泡沫經濟,具體是1986年12月到1991年2月。

日本為什麼會發生泡沫經濟,我們就要從源頭上開始說,二戰結束後,日本被美國佔領,因為美國想要通過日本牽制社會主義陣營,二戰結束後,大量物質援助日本做戰後重建,日本也在當時有思潮開始反思導致的影響,也就在那是整個日本社會都把所有精力放到戰後重建上,特別在上世紀60年代後,日本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也轉眼間成為世界經濟強國,也在後來發展中,日本社會也開始慢慢積攢下了資金,後來,社會資金開始慢慢重,製造業逐漸轉移到了,房地產這一類的行業,並且由於社會資金積累,日本社會開始出現投資熱,瘋狂開始買房地產,土地,買股票,一些大公司整棟的買寫字樓,偏遠地區的土地也通過旅遊市場炒到高價。

上世紀80年代後,美元匯率開始一路上漲,這就會產生貿易逆差,(美元很少買的東西很多,日元很多買的東西很少),由此,當時的經濟強國開始介入匯率市場,當時最能替代美元的就是日元,並且日本經濟當時很活躍,由此日元匯率開始飆升,一年翻了一倍,同時期美國國債虧損,引發世界金融機構的恐慌,大量資金湧入日本,日本政府想要通過財政政策干預,但是已經不可控,市場出現大量流通資金。

另外上世紀80年代末,東歐劇變,美國經濟也受到影響,加上國內社會信用危機出現,似乎當時的日本由於政體的穩定,社會活躍被當成了全球經濟的出路,到了1989年,日本各類經濟指標已到達頂峰,然而正如我上面說的,日本大量資金已經從製造業轉移到了不動產,股票裡,投資過剩卻沒有實業支撐,(特別說明,很多投資者因為之前投資,獲利,表面上變有錢了就開始借錢,貸款加大投資,事實上已經是負翁了),新投資行業已經飽和,逐漸失去投資熱情,同過拋售之前的股票還債,甚至還不了破產,日本銀行也開始施行財政緊縮政策,加速了泡沫的破裂,從1989年末到1992年兩年,日本股市大盤跌了兩萬多點,也就導致之前投資熱產生的賬面資本化為烏有。

所以主要原:1.社會流通資金過多,大量投資房產和股票,沒有實業支撐

2.匯率大幅上升,導致國際資本湧入,進一步加大了泡沫,

3.受世界形勢印象,全球金融低迷,東歐劇變。


玄坤文史


提到日本經濟,真的是說來話長,褒貶不一。目前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亞洲唯一真正意義上的發達國家。人均GDP世界前列,科技工業發達。二戰後由於國際環境利於日本發展(這裡就不詳細說明了),國內工業製造業基礎較好,造就了日本八十年代的鼎盛時期,當時經濟總量一度要超越美國。看看這些企業就知道了,豐田本田,三菱雅馬哈,松下東芝夏普索尼,佳能尼康,任天堂等等。日本幾乎每個重要行業都處於領先位置,試想全世界都在開你國家的汽車,用你國家的家電和相機,工廠用的都是你家的機器,小孩子都看你家的動漫。什麼感受?





然而日本九十年代開始衰落。衰落的最重要的伏筆,是 80年代日本幾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時候,美國人一邊勾引日本人瘋狂的購買美國的實業,股票,資本,吹噓什麼“日本人幾乎要把整個美國買下了”;一邊無恥的動用政治和其它非經濟手段逼迫日元升值,恰逢90年代日本房地產業出現巨大問題, 即後來舉世聞名的“房地產泡沫”引發的“泡沫經濟",隨即日元急速貶值,日本從那時開始陷入衰退期,進入了"失去的十年"。直到02年才開始復甦。直到08年金融危機出現,又開始了負增長。家電和手機通信行業也開始衰退。從此日本經濟一蹶不振。


左手槍炮右手玫瑰


樓主你好,我是愉見財經的小編FAY,關於日本經濟發展的歷史之前有了解過,今天看到你的問題我也想談一下我的看法。

關於這個問題本身,我想補充一點,日本從70年代開始經濟就已經開始出現了衰落的具象,80年代之後經歷了短暫的十年經濟繁榮期。之後的房地產使它真正地走向崩潰,可以說,日本經濟的不景氣在70年代顯現,80年代復繁榮,90年代真正走向衰落。

二戰之後,日本的經濟經歷了空前的繁榮,從1955年開始到1970年持續的15年間,日本經濟在高速增長時期平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但是,70年代以後,經濟發張速度減慢,日本經濟進入了穩定發展時期。1970年到1980年,日本經濟的平均增長率大約在4.8%左右。

70年代------初露不景氣

造成這種狀況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對外依賴性極高的日本經濟在世界經濟波動中受到了震盪從而走向了不景氣。

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和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日本倡導貿易立國,不斷擴展海外市場,戰後日本出口產品得以大量出口,除了其高質量和低價格以外還受惠於之後以美元為主導的固定匯率制度。1949年以後,日本對美國的匯率一直固定在1美元等於360日元的水平上,一直持續到1971年。1971年8月15日,美國的尼克松總統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預示著戰後固定匯率制的瓦解。之後各國匯率制度相繼向浮動匯率制變化。固定匯率制崩潰後,日本從1973年2月開始實行浮動匯率制。在實行過程中,基本上是向日元升值的方向發展。日元升值對依靠出口來帶動的日本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其結果是導致在國際市場上日本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的下降。

在70年代中,除了固定匯率向浮動匯率變化以外,在世界經濟中另一個大事件是石油危機。1973年11月6日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的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國家宣佈削減石油生產,停止對以色列支持過家的原油供應。這個措施將一直持續到以色列軍隊從阿拉伯領土撤退,回覆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權利位置,同時OPEC(石油出口組織)決定將原油價格提高70%,而且在73年的12月23日宣佈從1974年1月1日開始將提升價格兩倍。這將是1年以前原油價格的4倍。而日本在高速經濟發展時期徹底完成了能源從煤炭向石油的轉變,在一次性能源中,石油的依存率在世界各國中最高在1973年為77.6%,而且日本的石油的99%依賴進口,所以石油危機對日本的打擊尤為重大。

面對突入起來的石油危機的衝擊,日本政府實行緊急的經濟緊縮政策,提高利息,控制銀行貸款,削減財政支出,這樣需求驟然下降,日本初相了戰後最大的經濟過剩的恐慌。石油危機以後,使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時代結束,之後實際的增長率在3%到5%之間。

由此,日本進入低增長時代。

80年代

八十年代前半期的日本經濟也深受高利息,高美元和高原油以及由此造成的發達國家經濟低迷的影響。國內財政赤字大幅度惡化,景氣低迷。在通貨膨脹上,批發物價與上一年度相比受到石油漲價的影響的79年和80年高達13%。但是由於金融緊縮政策的效果,在1981年以後減低到1%以下。在消費物價方面,80年是近8%,之後也急劇下降到2%左右。

1985年9月21日和22日在紐約的廣場酒店,五國財長(美,英,法,德,日)召開財長會議。最終在各方的努力下達成協議同意美元對日元以及其他國家的貨幣的匯率下調。根據此協議,貨幣比較強勢的日本和西德賣出美元,購入本國貨幣,而貨幣弱勢的其他國家則實行逆向操作,這就是“廣場協議”。以此為開端,日元開始升值,美元開始下跌。

廣場協議後,日元升值。日本經濟進入了泡沫生長期。從1986年開始,經濟景氣繁榮一直持續到89年8月,約四,五年的時間。日本的股票也急劇上升,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89年底。日本出現了短暫的繁榮期。

90年代------徹底崩潰

但是89年後股票急劇下跌,90年8月的海灣危機加速股票的下降速度。93年以後大城市圈低價還在持續下跌,泡沫經濟徹底崩潰。

泡沫經濟的發生原因十分複雜,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超寬鬆的金融政策:日元上升以後,日本經濟的主要政策目標有二:一為日元急劇上升導致出口減少,如何阻止經濟下滑是一個課題。另一個是防止美元暴跌,為此日本從1986年1月開始到1987年1月連續5次下調利息,從原來的5%下調到2.5%,達到了歷史上的最低水平。同時為了阻止日元升值美元下跌,日本銀行持續購入美元。這樣的超寬鬆的金融政策直接導致了股票以及房地產的價格上漲。

利息下調使很多企業很容易從銀行取得資金,這些資金的一部分購買機器設備進行投資,但絕大部分都流入到股票和房地產市場,導致股票和房地產資產的上升,企業又可以一次為擔保從銀行裡接待到更多的資金,由此日本的經濟進入了一種股票和房地產的上升又帶動股票和房地產上升的自我升值的循環之中。這些直接造成了泡沫經濟的生產。當時隨著股票和房地產的持續上升,日本國民對資產價值的升值的期待也越來越高,不僅是個人,更多的是企業和金融機構。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都參與到那場資產增值的遊戲之中。

資產價格下跌之後,泡沫經濟崩潰,日本經濟又進入了另外一種惡性循環之中:股票,房地產價格下跌使投機性的需求減退,金融機構的不良債務增加。

由此開始,日本經濟真正開始進入經濟低迷期,整體的經濟競爭力也在下降。

綜上,希望對你的問題有幫助!


愉見財經



日本一向以科技先進自詡,號稱以技術立國,而且確實是一個科技強國。2001年就推出了手機3G服務,比美國還早。10多年前就可以利用手機購買車票,在超市結賬,在自動販賣機上購買飲料。在日本人眼裡,只有美國才能算是先進國家,其他國家根本就不入他們的法眼。

日本人口1.26億,相當於英法兩國的人口總和。這個國家本身市場並不小,所以日本企業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贏得日本國內市場。作為企業的經營策略,這無可厚非。但是長此以往,使日本很多公司固步自封,形成了相對封閉的經營局面,在技術上也是如此。

上個世紀末,日本的移動電話技術不可謂不先進,世界上首款攜帶拍照功能的手機就誕生於日本,北京中關村當時達到了一機難求的地步。可是當蘋果手機面世後,直接衝擊了日本人的手機使用習慣,年輕人更喜歡蘋果手機。目前,日本各大手機廠商,不僅在中國市場全部退出,就連日本國內市場份額也逐漸被華為,中興,小米擠壓蠶食。

日本人的做事風格也是日本企業的弊端之一。下級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向上級請示。久而久之,反而變成了推卸責任的工具。下級不願意承擔責任,把責任統統推給上級。一個公司大部分的員工都不願意積極思維,這對於一個公司來說是很危險的。不光是頭腦僵化,更嚴重的是效率低下。時至今日,很多日本企業也在反思這個問題。

年功序列,則是日本企業的又一個弊端。只要加入了一家公司,就會論資排輩,按照資歷年齡晉升。如果你忠於公司,退休後會得到一大筆金額不菲的退休金。這對於職工的安定感是好的,但是也催生了一大批能力不足卻依靠工齡提升的平庸之輩。很多外資企業進入日本後,打破了這個規定。像微軟日本公司,一次性裁員幾百人,震動了整個日本社會。

日本經濟衰落最直接的原因,還是廣場協議的簽訂,促使日元不斷升值。當時日本經濟發展過熱,日元升值可以幫助日本拓展海外市場,成立獨資或合資企業。廣場協議簽訂後,日元大幅升值,國內泡沫急劇擴大,最終由於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日本陷入了長達十年的經濟停滯,即“失落十年”(The Lost Decade)。縱觀日本經濟近三十年來的發展,1985年的廣場協議的確是一個轉折點。有分析指出,廣場協議後,受日元升值影響,日本出口競爭力備受打擊,經濟一蹶不振了十幾年。


體育一席談


題主的表達不算準確。日本的經濟並沒有存在突然衰落的情況,只是增長速度較以前有了大幅度下降。

戰後,日本從1950年代開始一直到1990年代初期的將近40年時間裡,年均增長速度達到了9%。但從90年代開始,日本的經濟增速一下子下滑到了2%左右。日本經濟學界一時難以接受這樣的經濟困境,所以把這一段時期稱之為“失去的20年”。

這20年內,雖然日本經濟增速出現了大幅下滑,但是它的產品質量卻在不斷提升,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科學技術在不斷積累。

至於日本為什麼會出現突然失速,由80年代之前高速增長,轉入90年代之後的低速增長。

第一,日本已經經過了40年的高速發展,經濟增速下滑是一個必然趨勢。這是那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經濟發展都避免不了的。就是今天的中國也出現了經濟增速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階段,增速由前幾年的兩位數增長,下降到現在的7%左右。

第二,日本發展的是外向型經濟,產品高度依賴外貿。美國逼迫得日等國簽署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出現大幅度升值,導致日本出口受到極大創傷。由於日本出口商品對價格特別敏感,因此他創傷程度比德國更加嚴重。

第三,日本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經濟出現了虛假繁榮,泡沫成分很大。一旦經濟出現增速下滑,這個泡沫就被刺破,導致經濟出現斷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