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中國經濟未來需警惕的兩大風險

從7月份數據來看,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仍處於合理區間。下半年,我國面臨最大的不確定性是中美貿易摩擦的演變,因此未來經濟會面臨兩大風險:一是低估貿易摩擦帶來的衝擊,導致政策反應遲鈍,經濟可能出現斷崖式下滑;二是高估貿易摩擦帶來的衝擊,導致政策反應過度,有可能重蹈日本覆轍。對此,政府應充分利用內部信息優勢,強化市場監測預警能力;做好情景分析、壓力測試,制定和完善應對預案;保持政策定力,堅持深化改革,以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清晰政策目標,加強市場溝通,避免市場預期不必要的波動。

本文作者系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研究助理劉立品

中国经济未来需警惕的两大风险

當前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未來需警惕兩大風險

by 劉立品

01

當前國內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工業運行較平穩,製造業成支撐項。7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與上月持平,但1-7月份累計增速繼續下行。分三大門類看,7月份採礦業和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速分別較上月回落1.4和0.2個百分點,製造業同比增速則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成為工業產出的支撐項,且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1-7月份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11.6%和9%,分別高出全部製造業4.8和2.2個百分點,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圖1: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

中国经济未来需警惕的两大风险

資料來源:WIND;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消費整體偏弱,汽車消費有所改善。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為8.8%,實際同比增速降至6.5%,分別較上月回落0.2和0.5個百分點。在主要消費類別中,家電音像大幅走弱,成7月份社零總額增速主要拖累,這一定程度是受6月份零售業促銷的短期因素影響;汽車消費受主動擴大進口政策落地影響,7月份降幅收窄至-2%。

圖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

中国经济未来需警惕的两大风险

資料來源:WIND;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投資繼續下行,基建為主要拖累項。1-7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為5.5%,較上半年回落0.5個百分點,延續今年3月以來持續下跌態勢。三大類投資中,製造業投資呈溫和增長態勢,顯示前期盈利改善和信貸政策支持對製造業投資形成提振,且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長明顯,1-7月份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12.2%和10.0%,快於全部製造業投資增速;地產投資累計增長10.2%,較前值小幅回升,保持較強韌性;而融資收緊影響下的基建投資繼續下行,1-7月份累計增長5.7%,較前值回落1.6個百分點。

圖3: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

中国经济未来需警惕的两大风险

資料來源:WIND;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出口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以人民幣、美元計價的出口金額同比增速分別為6%、12.20%,較上月增加2.9和1個百分點。7月6日,美國正式開始對34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因商品價值覆蓋面較小,因此7月份數據反映貿易摩擦對我國當前出口的實際影響有限,但由於人民幣貶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貿易摩擦對出口的影響,如果美國進一步加碼,貿易摩擦的影響可能會逐漸顯現出來。

圖4:出口金額同比增速(%)

中国经济未来需警惕的两大风险

資料來源:WIND;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M2增速回升,社融增速回落。7月份,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8.5%,較上月回升0.5個百分點,為今年2月份以來最高值。7月份,央行將“存款類金融機構資產支持證券”和“貸款核銷”納入社融統計,新口徑下當月社融規模增量為1.04萬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42億元,這主要受表外非標融資的負面影響;當月社融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0.3%,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7月份,新增金融機構貸款1.45萬億,同比增加6245億,增長主要來自於個人短貸和企業票據融資增加。

圖5:社融規模增量與M2同比增速

中国经济未来需警惕的两大风险

資料來源:WIND;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財政收入回升,財政支出回落。7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461億元,同比增長6.1%,較上月回升2.6個百分點。7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3944億元,同比增長3.3%,較上月回落3.66個百分點。1-7月份累計赤字3746億元,小於去年同期6217億元。1-7月份,全國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6680億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31548億元,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29.2%和35.1%,延續回落態勢。

圖6:一般公共預算盈餘情況(億元)

中国经济未来需警惕的两大风险

資料來源:WIND;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圖7: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和

國有土地出讓收入累計同比(%)

中国经济未来需警惕的两大风险

資料來源:WIND;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當前國內外形勢嚴峻複雜,在外部不確定性增強,國內結構調整持續推進的大背景下,雖然7月份投資、消費數據有所放緩,但從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以及投資增長情況來看,產業創新升級和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總體來看,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仍處於合理區間。受益於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未來積極財政政策有望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隨著補短板相關政策落地,基建投資有望出現回升;貨幣政策轉向邊際寬鬆,強調由之前“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轉為“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02

未來我國經濟面臨的兩大風險

從下半年來看,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就是中美貿易摩擦的演變。這種情況下,經濟會面臨兩種風險:一是低估了貿易摩擦的衝擊,導致政策反應遲滯,經濟出現斷崖式下滑;二是高估了外部衝擊,導致政策反應過度,甚至有可能重蹈日本覆轍。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日美貿易摩擦的經歷可知,日美貿易摩擦確實對日本經濟造成了一定影響,但並沒有使日本經濟增長出現趨勢性改變。為減緩貿易摩擦帶來的衝擊,後期日本政府採取了財政貨幣刺激政策,促生了嚴重的資產泡沫。泡沫破滅後,加之當局沒有及時清理銀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導致日本經濟長期停滯。

圖8:日本經濟增長情況

中国经济未来需警惕的两大风险

資料來源:WIND;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從歷史來看,在政府過度關注經濟增長的導向下,由於我國經濟中存在大量預算軟約束部門,貨幣政策始終是“易松難緊”。隨著貿易摩擦不斷升級,我國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加,不排除成為去槓桿政策改弦更張的新壓力或者新藉口。7月份,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經濟工作做出部署後,市場就有政策全面修正的評論,外界對於中國三大攻堅戰的定力也重新持觀望態度。

03

政策建議

第一,利用信息優勢,加強監測預警。相對於市場而言,政府掌握更多高頻的內部數據,因此政府可以充分利用這些信息優勢,及時跟蹤市場預期變化,強化監測預警能力。例如,根據跨境收支日度數據,政府可以及時瞭解資金流動情況;根據海關獲取的報關數據,政府可以及時判斷中美貿易情況變化是否與市場預期一致,分析加徵關稅後產生的實際影響等等。要基於紮實的數據研究市場拐點變化,而不是基於輿論或市場預期對當前經濟形勢做出判斷。

第二,應對貿易摩擦,預案比預測重要。關於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國內外有很多預測,但不確定性環境下的預測是否精確,只有在事情發生之後才能夠加以驗證。隨著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各方在做好預測和動態評估工作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做好情景分析、壓力測試,制定和完善應對預案,以做到有備無患。尤其是在推出一些改革或調整措施時,要事先做好政策評估,明確政策目標和政策成本。在政策實施過程中,要對市場衝擊和政策衝擊、預料之中和預料之外的問題有所區分。對於預料之中的問題,則大可不必過於緊張;對於未預期到的問題,才有必要調整政策的力度和節奏。

第三,保持政策定力,堅持深化改革。面對外部不確定性,在堅持擴大開放的同時,還要堅持深化國內改革。在間接融資佔主導的金融體系下,由於不對稱效應存在,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重現,這是去槓桿政策下的自然結果,事前應該有所估計。要堅定結構性去槓桿政策不動搖,集中力量清理國有企業和地方融資平臺債務。同時,要區分政府和市場的邊界,用改革與發展的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

第四,提升政策透明度,有效引導市場預期。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預期管理事關市場信心。有信心不一定能贏,但沒有信心就一定難贏。為此,在政策目標多元的情況下,應明確政策目標的優先次序,及時做好市場溝通。同時,要言行一致、行勝於言,堅決落實中央有關部署,在改革開放和宏觀調控方面抓早抓實。要通過取信於民有效引導市場預期,減少預期紊亂造成市場出現不必要的波動。中國經濟未來需警惕的兩大風險

近期文章精選: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立於2008年4月12日,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非官方、非營利性金融專業智庫平臺,專注於經濟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與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兩大實體型智庫系列,分別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發展基金會、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與國家開發銀行、清華大學、絲路基金、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共同發起成立了“絲路規劃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開雙週圓桌會議、金融四十人年會、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等百餘場閉門研討會,開展課題研究近30項,出版週報、月報、要報、《新金融評論》以及經濟、金融類專著共計100餘冊,受到決策層領導重視和經濟金融界人士高度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