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胡景暉似乎受了委屈 活生生把辭職做成一個行業事件?

關於租金上漲的爭論尚未結束,由原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離職衍生出的一場“羅生門”將中介之爭推向高潮。

昨日(8月18日),胡景暉在朋友圈發佈辭職聲明,並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遭遇公司“切割”,並透露左暉曾打給謝勇一個電話,說你能不能管一下胡景暉,如果管不住,鏈家將全面與我愛我家在輿論上開戰。隨後,事情反轉,左暉現身說法,出示與謝勇的通訊和微信截圖,自證清白。

當日晚上,胡景暉與左暉通了一個時長30分鐘的電話,他在朋友圈表示:感謝老左爆的料,讓我和全世界進一步瞭解了很多信息。按老左的說法,原來在昨天我愛我家前董事長劉田和現董事長謝勇在合謀收拾一個嘔心瀝血18年的說了真話老臣,這注定成為了我愛我家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說明我的辭職是完全正確的。我只是不知道我愛我家的員工看了會怎麼想?

胡景暉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今日(8月19日)上午,召開了個人離職發佈會,就外界關注熱點問題作出回應。

除了行業之爭外,這場發佈會也讓我愛我家版的“宮鬥”浮出水面,一場離職大戰,胡景暉似乎受了諸多委屈,不僅牽扯出左暉、謝勇、胡景暉三者誰到底在說謊的“羅生門”,還將我愛我家內部高管之間、股東與職業經理人之間的矛盾公開化。隨著今日上午胡景暉的各種爆料,他選擇相信左暉說法,那麼謝勇是否又將正面回應?這點小編雖然好奇,但並不是最關心的。

拋開個人恩怨和行業之爭,租賃行業並不像房產交易行業,全面炒房之際,投資投機行為盡顯,這個行業事關民生,對於租房者來說,皆是一場金錢付出有去無回的交易。因此,無論是資本的進入,還是對於房源的搶佔,抑或是供需的失衡等,多種元素下造成的房租大幅上漲,皆是租客們不能承受之重。因此,對於中介機構或者是企業來說,如何找到一個合適的經營和盈利模式,既有利於自身發展,更需有利於行業的健康。

胡景暉與自如熊林

一場關於房租的隔空“對壘”

據新浪財經報道,發佈會現場,胡景暉表示,自如、蛋殼、相寓都挺努力,長租公寓這個詞應該改一下叫住宅租賃運營。這其中有很多資本湧入,但不管什麼樣的資本都不能只為了賺錢,資本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如果資本挾持了許多企業,一定會跑偏。“我說了長租公寓爆倉,一定比p2p爆雷更厲害,這個一點也沒錯。我是在告訴政府,告訴同行,我們要老老實實地介入,不要看規模,一定要保證生意是安全的。”

發佈會上,胡景暉還表示:“北京市住建委的約談很有必要,我對房租有三點建議,一是通過全國的住建系統,迅速建立全國房租指導價,指導價每個月以各種渠道向老百姓(61.770, -3.54, -5.42%)公佈;二是如果有了指導價,出現了異常交易,老百姓可以向政府舉報,如果是哄抬房價,嚴處;三是建議住建部和各地的住建委員、一行三會建立聯合工作機制,嚴格監管進入到長租公寓的資本。

就在因炮轟長租公寓抬高市場租金價格而離職的胡景暉舉辦個人離職新聞發佈會的同時,自如CEO熊林也針對租金上漲及長租公寓行業做出了回應。

關於近日租金上漲的原因,熊林從三方面予以解釋,一是,從過去十年來看,北上深的走勢都是春節上漲、短暫下行、七八月最高峰,九月進入下行,無一例外;二是,過去三年,中國一線不同城市、不同區域、不同產品也呈現不同租金變化特點,一個巨量的市場,看點亦要觀面,後續會由團隊就此進行專門的深度報告分析;三是,租金與城市人口淨流入、就業率、租房供應的總量、結構、質量最直接相關,以今天中國一線城市的租住供需看,已經完全進入市場化階段。

熊林表示,6年發展,租賃機構化佔比也不足3%,自如在北京佔比也不過8%。“這個行業本質應該是靠規模化、精細化、低成本運營驅動的低毛利行業,如果只有一個管理指標,就是出租率,30萬間存量情況下,出租率降低一個點,月收入減少1500萬;而提高出租率最管用的方法就是抑制出房價,所以六年來自如客戶端的價格漲幅遠低於市場整體漲幅。”

隨後,鏈家董事長左暉隨後在其朋友圈表示:“昨晚和自如的夥伴們一起喝酒,我們都深深的理解社會的焦慮,也能夠理解對自如的質疑,但把任何一種社會現象歸咎於一種單方面的市場力量都是狹隘和不客觀的。這個社會應該去鼓勵那些積極正向踏實努力去做事的人,希望所有的自如同學如熊帥所言,不戀過往,不懼未來,堅定前行,創造價值。”

北京市住建委:

不得惡性競爭搶佔房源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近期媒體關於個別住房租賃企業哄抬租金搶佔房源的報道,北京市住建委聯合北京市銀監局、北京市金融局、北京市稅務局等部門於8月17日集中約談自如、相寓、蛋殼公寓等主要住房租賃企業負責人,明確提出規範住房租賃企業行為的“三不得”“三嚴查”。

約談會明確要求,住房租賃企業不得利用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惡性競爭搶佔房源;不得以高於市場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搶佔房源;不得通過提高租金誘導房東提前解除租賃合同等方式搶佔房源。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同步對住房租賃企業啟動了聯合專項執法檢查,並提出“三嚴查”:嚴查不按約定用途使用融資資金的行為;嚴查哄抬租金擾亂市場的行為;嚴查不按規定進行租賃登記備案的行為。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點評稱,約談本質上是為促進市場健康發展,有助於長租公寓房源獲取的規範。此次約談提出很多原則性內容,對後續發展租賃市場有積極作用。預計今年下半年,包括中央和各地,會對長租公寓房源、租金、交易等進行管控,這也是落實“房住不炒”精神下的一個重要舉措。

就在同一天,我愛我家發佈官方聲明稱,胡景暉炮轟長租公寓推漲房租,此言論是胡景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媒體所節選的胡景暉個人對房屋租賃市場的看法,僅代表其個人態度,不代表公司觀點。

事實上,8月6日,我愛我家研究院發佈的7月北京租賃市場報告,和胡景暉的觀點相左。該報告指出,今年前7月,在兩個租賃旺季的支撐下,北京的租金價格持續上行,但整體幅度保持平穩。從普租、相寓的租金漲幅來看,普租價格主要由個人交易決定,所以旺季到來時的上漲幅度更大。相寓(公寓運營)由機構統一運營,所以租期相對更長,租金價格也更加穩定。7月旺季過後,北京租賃市場供需關係轉換,價格上升動力不足,租金價格下行趨勢將加強。

左暉也在朋友圈表示,對我愛我家這份報告內的觀點基本都認同:1、房租是不是有異常的漲幅?還是季節性階段性的波動?2、長租公寓通過對老舊房屋改造,提供更好的服務,是不是能夠滿足新時代下年輕人的新需求,從而更好的實現租購併舉?3、相比於分散式的C2C租賃方式,長租公寓是不是價格波動更小,更穩定?

群雄逐鹿長租公寓

盈利模式如何破

“這個市場較大,多容納一家長租公寓也沒問題。長租公寓房源收儲事件也是新出現的現象,各類批評聲和建議都會出現,需長租公寓企業積極對待,取長補短、合規經營、共同發展,從而搭建良好的生態圈。”嚴躍進表示。

事實上,在“房住不炒”的政策風向下,目前排名前三十的房企中,至少有三分之一已涉足長租公寓,其背後不乏政策端的支持和需求端展現出藍海的吸引力。業內稱,如今的長租市場就像兩年前的眾創空間,以及一年前的特色小鎮,各路資本都進來了。不管是圈地需要,還是資本催生,很多企業還沒有梳理清晰,便開始規模擴張。

一經營長租公寓品牌的業內人士稱,長租公寓首先需要自己“玩”明白,才可以複製擴張,否則會面臨相關風險。“如果槓槓用的特大,同時經營出現問題,出租率、租金差表現不好,相當於邊跑邊失血,就有可能面臨資金斷裂的風險。”不過,上述人士也坦言,這或許是很多企業沒有辦法的競爭策略,“可能某個階段是以規模為王的,即便運營很差。如果連基礎的規模也沒有,可能就失去在資本市場尋求資金支持的機會。”

在長租公寓風口下,殘酷的洗牌也在同時進行。去年一年,包括GO窩公寓、Color公寓和好熙家公寓等幾個長租公寓品牌因經營不善而退出市場。還有一些公寓選擇被併購,例如深圳的V客青年公寓被魔方公寓併購。

事實上,運營和盈利模式仍是長租公寓普遍存在的難題。來自貝殼研究院的《集中式長租公寓白皮書》顯示,有產權證的物業,無論是售價還是租賃成本在近兩年攀升明顯,熱點城市普遍年均漲幅在30%以上,在市場租金增幅不大的情況下,本就不高的租金回報率持續走低。市場租金回報率尚可的物業,比如,前幾年低成本拿房的項目,存在業主毀約風險。而工廠、城中村等合法性存在缺陷的項目,後續經營尤其是政府監管方面存在風險,投資回報週期也不穩定。

貝殼研究院院長楊現領曾指出,第一個5萬級別的門檻是最難跨越的,這也是為什麼95%的品牌公寓企業規模都小於這一量級的原因。同時,這一量級也是大量企業的“死亡陷阱”,擴張過快,試圖快速突破,特別是高槓杆驅動的擴張,基本都要以死亡為代價。

問題在於,長租公寓如何盈利,如何找到真正的藍海?“這是品牌加資本的行業,不是簡單裝修與物業管理,未來要拼的還在於品牌與特色。”業內人士指出,開發商一直在為家庭蓋房,而租賃者更多的是年輕、單身群體,目前產品供應側,針對這一群體的居住產品是稀缺的。

長租公寓與資本的關係密不可分。作為“重資產”的長租公寓,資產證券化普遍被認為是未來的一條出路。不過,細究下來,我國的REITS尚處在初級階段,正從類REITS向真正REITS過渡中,仍存在部分問題亟待解決。業內人士稱,我國的類REITs如果要發展成為真正的REITs需要政策的多重補給、明晰化,重中之重是建立良好的稅收和法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