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脾氣不好,不會說話的人!認真讀!

儘管某些情緒可能是我們所不想要的,但每一種情緒背後都有其自身的含義,

不能簡單的將某一種情緒完全消除。如果忽視了情緒向我們傳遞的信號,不但可能會影響到生活抉擇,也有可能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脾氣不好,不會說話的人!認真讀!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情緒是不可以被管理和控制的。

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先要從捕捉它們開始

心理學家認為,識別自己的情緒、給它們打上準確的標記是情緒管理的開始。

這是因為,當情緒發生時,你需要知道自己經歷了什麼,才能把握好自己可能出現的生理、行為反應,也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應對每一種具體的情緒(Barrett, 2016)。

比起那些能夠準確的描述自己的情緒的人,那些“感到糟糕”,而不能準確辨認自己所經歷的情緒究竟是什麼的人,更容易陷入一種“被情緒控制”的感覺。就好像題主所說的那樣,只知道自己很緊張,卻不知道如何去處理這種情緒,甚至會陷入這種情緒內無法自拔,更無法處理其他生活、工作上的事務。

而人們是否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和個人的情緒粒度(emotional granularity)有關的。所謂情緒粒度,指的是一個人區分並識別自己具體感受的能力。

那些情緒粒度高的人,更能夠分辨並表達自己的情緒,知道自己究竟在經歷什麼,才能把握好自己可能出現的生理、行為反應,也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應對每一種具體的情緒(Barrett, 2016)

如果你天生情緒粒度不高的話,在談及控制情緒之前,你更需要去識別自己的情緒。學習更多的情緒詞彙或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表達自己的內心。耶魯大學情緒智能中心的研究顯示,學校裡的兒童僅僅是通過學習更多的情緒概念,也能夠改善情緒管理能力,提高行為表現。

除此之外,學會監控情緒也是一種幫助我們辨別情緒的好方法。一種行之有效的情緒監控方法是,在日常生活中,時不時地評估自己的情緒狀態。你可以用數字1-10,給自己情緒的激烈程度打分,1表示“很輕微”,而10表示“極度激烈”。 一旦發現情緒達到6、7分,就需要注意自己的情緒狀態,並進行深入的分析了。

脾氣不好,不會說話的人!認真讀!

在識別自己的情緒後,我們可以怎樣處理自己的情緒?

如果你已經能夠準確的辨別自己的情緒了,我們就可以開始談論如何控制情緒了。這裡列出了一些調節情緒的常見方法,供大家參考:

1. 學會多種情緒管理的方法,建立自己的情緒管理工具單

要知道,情緒是不能被消除的。一個人不能否認自己的情緒的存在,而要學會和這些情緒共處,即便這些情緒是自己所不想要的。為此,我們需要更多的情緒管理方法,例如,用運動(比如“出門散步”)、感官知覺(比如“泡熱水澡”、“聽音樂”)、調整呼吸等方式來調節情緒。你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調節自我情緒,這樣就能清楚,哪些方法對你有效、哪些方法不適合你。

建議製作一張自己的情緒管理工具單:在紙上寫下“當我____(情緒)的時候,我會______(健康的情緒管理方法)”,將

工具單貼在家中顯眼的地方,或是帶在身邊。因為有時我們並非不清楚應該用哪些方法來進行情緒管理,只是在情緒激烈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忽然忘了怎麼做。

記住:千萬不要憤怒的時分,做任何抉擇方案!

人的高雅關鍵在於控制自己心境,用嘴損傷人,是最愚笨的一種行為。我們的不自由,一般是因為來自心裡的不良心境左右了我們。

記住:一個能控制住不良心境的人,比一個能拿下一座城的人更健壯。

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 我們花了兩年時間學說話,卻要花數十年時間學會閉嘴。

記住:說,是一種才幹;不說,是一種才智。

2. 列出利弊清單

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它們都是在提醒我們對這件事情的真實態度,指導我們下一步的行動,但在執行之前還需要問自己:這個選擇從長遠來看利大於弊嗎?

此時,你需要思考是哪個,或者哪些行為使你產生的這種情緒,然後寫下這個行為讓你感覺良好,或是為你帶來好處的方面,再寫下該行為讓你覺得不舒服的地方。有時,我們會因為過分開心或者激動而沒有仔細的思考,做出某些衝動的舉動。而另外一些時候,我們會因為急於緩解某種負面情緒,而匆忙地做出一些對自己不利的改變,因為在做很多必須要完成的事時,一定的負面情緒是不可避免的。

3. 傾聽內心的“應該”

我們內心常會有一些告訴我們“應該”做什麼的聲音,在恰當的時候聆聽它們很重要。比如,在同學聚會上,一個許久不見的老同學興奮地和你分享她的喜事——最近工作升職了,戀愛了,過幾天要和男友一起去度假。

你越聽越不爽,甚至突然不太待見這個人了。那麼,你可能是在嫉妒。而你內心的聲音在說:你應該更加努力工作,應該多社交才有機會脫單,應該對自己好點……此時,這個內心的聲音可能是在指導你下一步應該怎樣做,而這個指示常常是有價值的。

4. 想象“與孩子對話”

想象如果一個孩子和你身陷同樣的情緒中,而你需要幫助Ta,那麼你會怎樣寬慰Ta,給Ta什麼樣的建議呢?你不會鄙視、無視或責怪那個孩子,你會認真傾聽,耐心開導。

比如,當孩子因為自己最好的朋友懷疑自己而憤怒,你可能會先表示理解,建議Ta不要在憤怒的當下做衝動的決定,會陪Ta一起梳理這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看這件事可以如何解決,憤怒如何消散。然後你需要以同樣的方式對待經受這一種情緒的自己。

脾氣不好,不會說話的人!認真讀!

  • 幾個情景建議

1、急事,慢慢地說

遇到急事,如果能沉下心考慮,然後不急不躁地把作業說清楚,會給聽者留下穩重、不激動的形象, 然後增加別人對你的信任度。

2、小事,詼諧地說

尤其是一些好意的提示,用句玩笑話講出來,就不會讓聽者感覺生硬,他們不但會欣然接受你的提 醒,還會增強相互的接近感。

3、沒把握的事,穩重地說

對那些自己沒有把握的作業,如果你不說,別人會覺得你虛偽;如果你能遣詞慎重地說出來,會讓人 感到你是個值得信任的人。

4、沒發作的事,不要胡說

人們最厭煩無事生非的人,如果你從來不隨意臆測或胡說沒有的事,會讓人覺得你為人老到、有修 養,是個幹事細心、有責任感的人。

5、做不到的事,別胡說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不簡單許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會讓聽者覺得你是一個“言必信, 行必果”的人,甘願相信你。

6、損傷人的事,不能說

不簡單用言語損傷別人,尤其在較為接近的人之間,不說損傷人的話。這會讓他們覺得你是個仁慈的 人,有助於維繫和增進感情。

7、哀痛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人在哀痛時,都有傾訴的願望,但如果見人就說,很簡單使聽者心理壓力過大,對你發作懷疑和疏離。一同,你還會給人留下不為別人考慮,想把苦楚轉嫁給別人的形象。

8、別人的事,小心腸說

人與人之間都需求安全間隔,不簡單議論和傳達別人的事,會給人來往的安全感。

9、自己的事,聽別人怎麼說

自己的作業要多聽聽局外人的觀念,一則可以給人以謙善的形象;二則會讓人覺得你是個明事理的人。

10、老一輩的事,多聽少說

年長的人往往不喜歡年輕人對自己的事宣佈太多的議論,如果年輕人說得過多,他們就覺得你不是一 個尊敬老一輩、謙善好學的人。

11、夫妻的事,協商著說

夫妻之間,最怕的就是遇到作業相互指責,而相互協商會發作“共情”的作用,能增強夫妻感情。

12、孩子們的事,勸導著說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非常變節,選用溫文又堅決的心情進行勸導,可以既讓孩子對你有好感,甘願 和你成為朋友,又能起到說服的作用。

讓步的男人,是最可交的男人。一個不懂得為親人讓步、為朋友讓步、為女人讓步、為合作伙伴讓步的男人,是短少胸襟,最無能和最不可交的人。

長不大的男人最重要的標誌:就是跟自己人,跟自己所愛的家人,無謂的爭長短、論輸贏。

那些看起來很愛面子的男人,其實是他們心裡充滿著不自傲、充滿著懼怕。那些裝成硬漢、從不會認錯和讓步的男人,他們的心裡往往充滿著妒忌和狹窄,陽光很難走進他們的心靈。

一個懂愛、懂讓步的男人,是最可交的男人。遇見了,就是你的福分,是終身的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