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六年蝶變,蘭州新區煥然一新!

開篇語

這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

初秋,從蘭州城區出發一路向北,會有碧綠和金黃闖入視野,會有林立的高樓和寬闊的街道讓你停下腳步。這就是蘭州新區,一座讓夢想起飛的新城。

短短六年,經過大刀闊斧的改革,蘭州新區煥然一新——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產業規模逐漸壯大,營商環境越來越好,生態綠化欣欣向榮。

短短六年,市民印象中“荒涼”“空曠”“陌生”的“秦王川區”變成“一日遊”首選地,變得熱情、平和,變得“宜居、宜業、宜遊”……

短短六年,蘭州新區已踏上了全新的發展歷程。

在獲批國家級新區六週年之際,本報特派多路記者趕赴蘭州新區,實地體驗、傾聽、座談,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地展示全新的蘭州新區。

六年蝶變,蘭州新區煥然一新!

六年蝶變,蘭州新區煥然一新!

六年蝶變,蘭州新區煥然一新!

六年蝶變,蘭州新區煥然一新!

從十年九旱的永登山區遷到秦王川、蘭州新區呱呱墜地且升級為“國字號”、住進了政府分配的樓房成為新區的第一批市民、新區短短六年成長為中國西部極具活力的城市……就這樣,王興義的人生在1998年、2011年、2014年、2018年的變革催化下開始脫胎換骨,住房從土坯房到磚瓦房再到四合院最後升級為樓房。就這樣,和他一樣的無數秦王川轉型居民實現“三連跳”,作為新區主人,他們是新區建城史最有話語權的親歷者和建設者。新區全面完成16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道路、給排水、燃氣、電力、通訊等基礎配套;加快推進教育、醫療、商貿、文化旅遊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蘭州新區城市服務功能逐步完善,城市更像城市……短短六年,當夢想照進現實,“宜居、宜業、宜遊”滲透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蘭州新區的城市水平不斷升級,城市吸引力顯著增強,居民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六年蝶變,蘭州新區煥然一新!

環湖賽新區沿線美景(周靖博 攝)

轉型居民的“三連跳”

1998年,王興義14歲,讀初二,全家5口人,住在永登縣大有鄉井灘村的土坯房裡。家裡雖有十餘畝地,但因為是山地,種植的小麥、玉米“靠天吃飯”,收成甚至無法滿足溫飽。那一年,聽說“引大入秦”貫通,王興義一家5口人決然地從山區搬到“川區”,定居位於秦王川的中川鎮陳家梁村,共分到12.5畝水地。

“產量能增加一倍。第一次一整年每頓都能吃飽,還有餘糧。”來到陳家梁,沒想到第一年種的小麥、玉米便是大豐收,全家人興奮地說:“搬遷搬對地方了!”

“新區開發後,對我們家影響特別大。”新區於2011年成立後,王興義家的耕地一次性被徵收,除了得到30萬補償款外,還得到了彩虹城小區的7套樓房。

從永登縣衛校畢業後,王興義便進入村衛生所工作,後遷到彩虹城小區東門處,如今已為衛生所負責人。短短10分鐘,已有近10位患者排隊等待王興義接診,見狀,採訪不得不提前結束。記者瞭解到,該診所每天的接診量超過100人,其中很多人是慕名來找兒科專家王興義的。

如今,王興義已有兩個孩子,全家生活水平已快奔小康了。二弟在新區方家坡安置房開了手機店,弟媳在新區遠成公司上班,有2個孩子。三弟在新區開了汽修店,弟媳在新區的一家雕刻店上班,有1個孩子,且已懷有二胎。20年時間,這個曾經的山區家庭從遷移前的5口人,變成了“枝繁葉茂”的13口人。

如今,很多時候,來自全世界的客商雲集新區參觀學習、洽商業務,感慨著“縱橫交錯的交通路網、鱗次櫛比的建築樓群、絢麗多姿的花草樹木”,感慨著人口積聚30萬的強大吸引力……和王興義一樣,這些轉型居民見證著新區的誕生和發展。

“剛搬進小區的時候很多人甚至不會按電梯,衛生條件也很差,現在越來越像市民了,文明、友善、和諧。小區現在已經是‘活動天天有,歌聲處處在’,也變成了現代化的城市社區,這就是小區和居民實打實的變化。”蘭州新區彩虹城中心社區黨工委副書記甘建廷說,小區從建設初期入住了僅僅3000多人,而現在已經達到了2萬多人,流動人口就有4000多人。五湖四海的車牌早已讓這裡“兼容幷蓄”,不同口音的人群匯聚於此產生了獨特的“彩虹文化”。

據瞭解,除了彩虹城中心社區外,蘭州新區目前建設蘭石家園、瑞嶺、新舟、文曲、新安、祥和景苑、保稅區、吉利家園、經緯印象等14個城市社區,其中11個建成投入使用。此外,建成新區社會福利院、彩虹城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和25個農村互助老人幸福院;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5.5萬人,基本實現全覆蓋;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1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技能培訓、就業見習、崗位補貼、社保補貼、就業援助、孵化基地建設等措施,六年來,蘭州新區累計創造就業崗位6萬多個,實現新增城鎮化就業6萬人以上,開展各類培訓2.68萬人次,有9000多名城鄉勞動力取得職業資格證書。

就這樣,這些秦王川轉型居民有了生活、就業等全方位的保障,人生隨著蘭州新區的“升級”而不斷“升級”。

六年蝶變,蘭州新區煥然一新!

市民休閒

宜居、宜業、宜遊

隨著地球村的形成,每座城市的現代化水平都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使得人們對生活水準的要求越來越高。採訪中記者瞭解到,短短六年,新區全面完成160平方公里範圍內的道路、給排水、燃氣、電力、通訊等基礎配套,基礎設施網絡基本完備,且已開通公交線路30條、運營公交車329輛;吸引全國、省市優質教育資源向新區聚集,建成現代化標準幼兒園56所,中小學44所,總學位達到3.8萬個,覆蓋幼兒園、小學、中學的教育體系基本完善。蘭州一中綠地實驗學校、蘭州六十一中新區分校、蘭州十一中新區分校、蘭州實驗幼兒園新區分園等優質資源均落戶新區,甚至建成了甘肅省乃至西部最大的職業教育園區;建成二甲醫院2所,在建三甲綜合醫院1所,總床位達2100多張,醫療衛生體系逐步健全;建成大型商業體30多家,建成或在建準三星級以上酒店25家、經濟型商務酒店70多家。

如果玩微信,你肯定看到過朋友圈有刷新區旅遊的人,且能持續一整年,西部恐龍園、長城影視城、晴望川民俗文化村都是他們唸叨的對象。同時,在旁人看來,不生產流行音樂的蘭州竟然因為新區洋氣了起來,只因新區在短短半年時間承辦了“絲路明珠蘭州新區”群星演唱會、2018“蘭州新區BrightFuture美好未來”音樂節等大型節會,汪峰、李志等一線歌星親臨獻唱。就這樣,新區逐漸成了蘭州人心中的演繹之城,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六年蝶變,蘭州新區煥然一新!

六年蝶變,蘭州新區煥然一新!

短短六年,蘭州新區已迅速成長為蘭州市民短途遊的首選地,旅遊產業也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僅2018年上半年,共接待遊客192.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77億元。

隨著彩虹城社區周邊學校、醫院、餐館、商鋪、超市、酒店、影院等一系列配套設施的完善,已經習慣這裡生活的成都商人王凱告訴記者,住在這裡,已經有了強烈的歸屬感,“感覺自己就是蘭州新區人,曾經不願來,現在不想走。”

如今,走在蘭州新區的大街上,不難發現,除了明顯感覺到馬路寬、不堵車、高樓多、綠化好之外,和你問路的外地人越來越多了,出差的、旅遊的、經商的……時不時還有一波外國人與你擦肩而過,這個昔日的“大山村”,變得越來越現代化、國際化。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共享幸福美好家園

蘭州市公安局

—— 提升服務便民措施 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優化交通組織提高文明城市交通通行率

在道路資源緊缺的情況下,蘭州交警積極挖掘管理潛力,進一步優化交通組織,提升文明交通秩序,相繼在通渭路北口、南濱河路與銀灘大橋東進口設置了可變車道。在天水北路雁灘路十字、通渭路、城關黃河大橋等10個路口增設可變車道和二次通行等待區,優化後的通渭路路口總通行能力提高10.6%,天水北路-雁寧路路口通過車輛數左轉提高35%,直行提高8.4%;南濱河路與銀灘大橋東路口總的通行能力提高約8%,其中東向南左轉的通行能力提高約31%,大幅提高了通行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