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近日河南又出現一起因見義勇為而導致人員傷亡的事件,你認為見義勇為是應該奮不顧身,還是應該量力而行?

知否春不老


見義勇為是有風險的,我覺得應該量力而行吧!“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譬如,你不會游泳,當有人落水時,你跳下去救他,純屬送死。



又比如,一群人在打一個人的時候,你上去見義勇為,別人就會痛打你一頓,輕則受傷,重則送命。

“見義勇為”和“多管閒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同義詞,老百姓的處世哲學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或者說是“各掃自家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有時候見義勇為要付出很高的代價,不管不問反而平安無事。照這樣下去,誰還願意見義勇為呢?


最常見的見義勇為就是抓小偷,小偷一般都是團伙作案,很少單獨行動。你若阻止小偷偷盜,肯定會受到打擊報復,他們甚至會把你打殘疾了。遇到這種倒黴的事情,到底該願誰呢?

所以說,見義勇為不是不可以,而是要見機行事,結合自身的實力和周遭的環境來做判斷。見義勇為自古有之,“路見不平 ,拔刀相助”,是一種很英勇的俠義行為,是一種高尚的行為。如果你見義勇為成功了,國家也會給予你極大的榮譽。



見義勇為,非常值得提倡,如果人人都能夠做到見義勇為,那麼這個社會就會減少許多醜惡現象,增加正義的能量。見義勇為是一種弘揚社會正氣的行為,是一種大無畏的英雄主義。在見義勇為之前,一定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實力,再出手也不遲。


層城鵷雛


見義勇為是需要置生死與度外,是需要把他人(或其他生命)放在第一位,而把自已的生死放在其後。

如果見義勇為,患得患失,躊躇不前,遲遲不肯出手相救或者出手相助,那前會失去救助最佳時機,讓被救人或動物瞬間失去可貴的生命,也會讓自己遺憾或遺恨終生。

大千世界,人的技能或者說是所學到的本能有限,當別人或動物生命處在萬分危險時,急需要救助時,人性的本能會馬上伸出援救之手(比如:有人溺水、他人遭遇攔劫、小孩馬路玩耍卻不遠處有汽車急駛而來,少女受到色狼侵擾、動物正被渣人虐待、小偷正在行竊……。

……。這些都是突發事件,都需要有正義人士奮不顧身,勇敢挺出,及時伸手製止犯罪份子,維護社會良好秩序,發揚人間大愛精神。在助救過程中,或許把別人救活,而自已永遠長眠。

這種見義勇為的人雖然死了,但他(她)死的光榮,他將青史留名。

“有此人死了,但他(她)永遠活著”!

維護正義,弘揚善良是中華民族美德,希望遇到上述事件時,不要冷漠,該出手時就出手。

這樣社會風氣才能正,人類才能和諧。


用真愛給它們一片藍天


見義勇為,作為一個社會的傳統美德和淨化社會風氣的正能量,永遠值得弘揚。對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一向很明確:要見義勇為,更要見義智為;奮不顧身固然精神可嘉,但更應該提倡量力而行。

幾年前,江蘇一對父女,在街上看到3名小偷行竊,毅然當場報警,結果被小偷用刀刺傷。民警趕到現場處置後,提醒他們以後遇到這種事要“巧為”。父女倆覺得非常委屈,認為自己的見義勇為沒有得到民警的認可。

其實,這只是一種誤解。民警只是希望他們在見義勇為的時候,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免受傷害。

這件事曾在當地引起了廣泛爭論。一家報紙撰文指出,強調衡量危險程度和個人安全聲音的出現,是因為社會的價值取向出現了問題。如果在見義勇為之前先考量如何降低或減少風險,見義勇為就失去了血性、勇氣及原有的含義。

我不認同這種觀點。見義勇為這個詞裡面的“勇”字,應該不只是指“勇敢或勇氣”,也應該包括“智慧”。勇敢,體現的是一種精神,而智慧,考量的則是正確處理問題的能力。如果只有勇敢而沒有智慧,很多時候就無法達到預期目的。

我以為,見義勇為的目的,在於使他人的人身或財產安全免受損害,但見義勇為者的自身安全,同樣應該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否則,就也是對生命的一種不尊重。二者之間,不應該有輕重之分。

就像遇到有人落水,施救者首先應該考慮的不是怎麼救,而是自己會不會游泳,有沒有能力救。如果不會游泳或沒有施救能力,最應該做的馬上尋求他人幫助。

我們應該對見義勇為的行為給予褒揚,更應該提醒他們注意自身安全。


老方GG


見義勇為是我們所提倡的,然而見義勇為者在不知危險係數以及自身確實沒有能力救人的情況下不應該貿然去行動,否則不僅救不了遇難者,更是會將自己陷入不義之地,甚至會失去自己寶貴的生命。

這不,近日就有新聞報道河南一個年齡僅有21歲的小夥子為了救釣魚的落水者,最終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落水者生還了,然而這位年輕的小夥卻永遠的離開了,他的生命就定格在了21歲。相信很多人看了之後都會覺得非常的難過,可是我們無能無力,只是希望這樣的事情以後儘量不要再發生了,救助了別人自己卻失去了生命這本來就不對等,這種見義勇為我們不提倡,絕對不提倡。

真心希望通過此事件能夠引起大家對“見義勇為”的正確理解,我們鄙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路人,但是我們也不提倡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取遇難人員的生命。在遇到此類事件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去救別人,我們可以呼喊有相關技能的人前來救助,再緊急呼叫相應的救助團隊,這才是最佳的處理危險情況的方法。切記,救人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命搭上,那樣就真的很不值了。

再次希望這件事能夠引起大家的重視,不要讓自己白白的失去生命。此時,這位少年的父母一定悲痛萬分,也希望被救人員和相關部門能夠給這位少年的家人送去一些溫暖,讓孩子的家人儘快的從悲傷中走出來。

這是大貓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在文章下面留言評論。

大貓聊三農,我是王大貓。喜歡大貓的可以關注一下啦!

大貓聊三農


河南小夥可以講奮不顧身在救人!可這種情況你要熟悉水性,否則救不了落水人自己生命不保!不可為之!

其實他當時他不會水的情況下,所能做的只有大聲呼救,尋找熟悉水性的人來救最好的辦法!也是唯一辦法!救人要量力而行。

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不能做冷血之人!

舉幾例子,見老人摔倒,怕被惡詐不敢扶先拿出手機拍照取證,見別人打群架我報警!見落水之人如不會水性,我呼救,尋找附近人幫忙!

河南小夥是見義勇為!奮不顧身這樣的英雄!他沒想到個人安危!只有救人!可惜了一位好小夥(流淚)英雄一路走好!


義良8


見義勇為是社會一直提倡的弘揚社會正能量的話題。在人民群眾生命受到不法分子侵害時,它是抵制邪惡,弘揚正氣的一種社會行為;在人民群眾因自然的原因,生命財產處於萬分危急的關頭,而有人挺身而出,把生死置之度外,這種行為都是社會所提倡的。而今天我們所說的見義勇為的行為,就是我們描述的第二種情況,當然,河南小夥在他人落水後,命懸一線,下河奮勇救人的壯舉值得大家欽佩,但最終我們不願看到這樣的結果,人沒救出來,反把自已也搭進去了,得不償失,結果令人扼腕。因此,我認為:當你遇到上述緊急情況時,你應當機立斷,根據以下幾方而的情況,迅速做出選擇。

一、當發現有人跳河、投江或掉河裡的情況時,你想救人,必須迅速考慮,你個人具備救人的條件不?你會不會游泳?如不具備,千萬不要貿然一個人下水,但並不是你因此放棄了見義勇為們行動,你可以就近喊人來救,或在落水現場尋找有沒有能夠救人的I具,比如,繩子或長木棍等,或迅速撥打119電話施救等。

二、遇到有人受到歹徒傷害時,假如你一個人身單力薄,不要直接迎上去,而是就近喊人幫忙共同制服歹徒,或快速撥打110進行報警。

三、在緊急情況下,遇到特殊情況,需要你見義勇為施手營救時,你一定要以不同的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不可盲目而為之從而釀成更大的損失,這樣的話是一切善良正直的人們所不願看到的悲劇!





人生探索號



原名紅雨隨心


我非常不贊同其他嘉賓的話題,見義勇為是一種傳承!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結晶!我們應該讚揚每一個見義勇為的英雄!而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站在一個路人的角度去評判是與非,對與錯!如果只是如果,我們的先烈也抱著這樣的想法的話,還會有我們評論的機會嗎?


好想去看日月潭


如果遇到別人落水情況,不要貿然前行,查看周圍有沒有可以利用的東西,比如樹幹~~~~如果真的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呼叫迅速聯絡周圍的人,:一群人的力量總比一個人穩靠得多!!!(在你跳下去施救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